《新形势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效能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效能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三三下中国文开究【摘要】敦煌文化是多元文明长期交融荟萃的结晶,至少自汉代以来,敦煌始终以中华传统文明为根基,汲取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明精华,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敦煌文化是继往开来的典范,更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先声。新形势下,亟须着力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使敦煌文化生活化、具体化、生动化,不断扩大中国文化传播的国际影响力,由此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再上新台阶,唱响新时代国际传播大合唱。【关键词】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效能;敦煌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应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
2、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同时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然而面对西方的话语压制,中国文化的全球化、区域化以及分众化表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而敦煌文化是在继承本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纳外来文化而不断创新发展的“最佳范本”,更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好底本”,其国际传播路径可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能的提升提供思路,并借此完善国际传播体系,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华灿烂文化,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一、敦煌文化所传播的文化内涵“华戎所交一都会”的敦煌,是古代中国认识世界的前沿与窗口。在这里,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平等对话、相互碰撞,催生了以敦
3、煌莫高窟为代表的石窟群和丰富多彩的敦煌文化,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文化交会特征决定着敦煌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2敦煌石窟造像、壁画与藏经洞文献中保留的大量文化元素有着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历史积淀,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内涵。在敦煌文化的传播中,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内涵值得关注。一方面,应关注敦煌石窟包罗万象的历史文化内涵。敦煌文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历史、地理、音乐、舞蹈、戏剧等诸多学科领域,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信息。敦煌文书所包含的诸如古藏文、突厥文等古文写卷是研究中国与北方各少数民族交往的重要文献,也是认识古代欧亚历史与各类宗教文化的珍稀史料;各类宗教典籍、儒家经典孤本、官方与私人文书等未能传
4、世的文字文献,堪称文化交融的“百科全书”。此外,洞窟所见各类传神的雕塑、壁画艺术也弥补了汉文传世文献的空缺,这些图像重构并复原人类活动的历史影像,更是为后世了解中古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鲜活范本,尤其是藏经洞的发现,在中华文化谱系中催生了举世瞩目的“敦煌学”,极大充实着敦煌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应关注敦煌文化背后蕴藏的精神内涵。敦煌文化依靠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同时又闪耀着古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古希腊文明的璀璨光芒,通过不断孵化、过滤、吸收、再造异域文化,形成了举世瞩目、特色鲜明的丝路精神,彰显着华夏文明博采众长的自信与襟怀。3新形势下,不仅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的历史文化精髓,还应深刻理解敦煌文
5、化的思想价值。敦煌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虽屡历兵燹,但并未阻止其强大生命力的延续,集中反映出中华文化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顽强生命力,最终造就千余年各朝开窟不辍和百余年来的研究盛况。二、敦煌文化的国际传播价值(一)在“自塑”与“他塑”的国际传播互动中构建中国符号敦煌石窟既是视觉形象,更是文化符号。敦煌作为古代中国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蕴含着极有价值的信息源,历经千年所提炼出的中国文化符号,可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依据与思想支撑。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认知直接决定着其面临的国际舆论氛围,因此在国际活动中应主动展现中国文化,不仅要展示中国文化所提供的知识与技艺,更要传播其背后的文化自信、
6、文化包容。而敦煌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能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因此我们可在中国坚定自身的“自塑”立场和国际传播互动的“他塑”进程中构建中国符号、彰显中国气质。以敦煌文化的艺术高峰隋唐时期为例,流光溢彩的大唐长安景象虽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当中,然而这一时期敦煌洞窟内的壁画与雕塑却极为丰富,“万国来朝”“万国医冠拜旅”等图本再现了丝路盛景,是唐代繁华历史景象的重要见证,既有强烈的中国符号印记,又不断与其他文明有着丰富而深入的交流互鉴,处处展现着那个时代的开放与包容。又以敦煌石窟所蕴藏的区域历史特色为例:西夏文化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中形成的,杂糅了汉、党项、吐蕃、鲜卑、回鹘等多民族文化元素,而中原
7、漠族文化始终是西夏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更是西夏主流政治文化。敦煌石窟的图像使民族间的文明交流大融合得以印证,复原了真正意义上的西夏艺术精神与面貌,甚至可以说重写了西夏艺术史。进入辽宋夏金时期的中国,无论是契丹建立的辽朝,还是党项建立的西夏王朝抑或是女真建立的金朝,都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多民族政权,其文化在多元杂糅的基础上,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有意思的是三个政权也都自认为源自中国而非夷狄。4这种文化认同是历史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也是能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二)在“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中推动全球人类文明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能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
8、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揭开敦煌石窟的神秘帷幔,各类壁画折射着当时的现实世界,是中古时期社会发展演变的图谱,延续千年至今仍有极强的生命力与传承力。从敦煌30个洞窟高清图像和全景漫游视角的全球共享,到数字敦煌文化代言人“伽瑶”的吸粉无数,再到“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的正式上线,如今敦煌研究院已经建立起一整套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加工、展示等核心技术体系。建立基于区块鞋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海量数字化资源内容以开放、共创的模式实现文物数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鲜活范例。虚拟AR技术结合空间定位、虚实融合等技术,使得精妙绝伦的壁画、彩塑变得似
9、乎触手可及。5数字赋能莫高窟,使窟内文物变得可感化、具象化,洞窟实景的1:1还原更是可以直接俯瞰远在大漠中的千年瑰宝。以敦煌文化为核心,携手中国其他优秀传统文化齐头并进,打造“大外宣”工作格局,可促进国际传播效能的全面提升。目前,敦煌文化在“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相关研究上存在一定争议,有研究认为敦煌文化的传播渠道日益多元,但文化原有的深刻内涵却有流失、走样的风险。笔者认为,只有在“传统内容”与“现代手段”间取得平衡,敦煌文化才能作为多样化的文化信息传播符号“延年益寿”,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三、敦煌文化国际传播效能提升路径(一)强化联合,精准聚焦重要领域新形势下,可进一步主推以
10、敦煌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联合各种新时代传播手段,从两方面入手聚焦敦煌文化重要领域,共同打造国际传播品牌。第一,以敦煌文化为领头雁,可向世界传递出中国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决心。几代先贤的隼路蓝缕,淬炼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使得千年敦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焕发出熠熠光彩,成为彰显中国学术自信最切实的典范。第二,聚焦敦煌文化本身的学术研究价值以及其背后所体现出的文化包容、文化自信,这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符号。如敦煌文献中包含不少有关商业纠纷的文书,体现着中华文化根深蒂固的契约精神;石窟内丰富的壁画汇聚着相应时代最先进的绘画技法与理念,是中国美术史的缩影
11、;乐舞形象融合各地区的题材与类型,展现着中华文化自信创新的恢宏气度、包容并蓄的文化胸怀可见,敦煌文化为我们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撑。正是因为这种自由、包容的文化逻辑,才会有中国文化的蓬勃发展,将敦煌文化的“冷门”和“绝学”作为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领域向国际传播,可以成为国外打开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新窗口。中国可依据自身国情探索出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路径。以敦煌文化为突破口,强化联合多方力量,完善人才培养激励体制,吸引更多国外学者参与敦煌学研究,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以敦煌文化传播的强大动能带动中国各类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助力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可持续发展,为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
12、识提供历史借鉴。(一)坚定立场,打造多维表达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要想以敦煌文化为中心增强我国国际传播效能,须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植根中国历史文化沃土的前提下,提炼展示能够代表中国的文化精髓,多维度打造表达体系。敦煌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孕育出的价值观念,与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主张高度契合。以敦煌文化为中心,借敦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展现中国形象或有以下途径:第一,更新话语表达方式。在国际传播中找到软、硬语态间的平衡,不光只是让人“听得见”,更要让人“听得懂”“有共情”,在对外宣传敦煌文
13、化的过程中,应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比如影像的呈现往往能打破语言、地域区隔,让全世界的人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做到石窟文物保护和旅游经济圈建设双赢。从视听化传播的角度出发,可持续出品一系列敦煌与世界各大文明对话的纪录片,将敦煌莫高窟与各地文化遗产共赴一场千年之约,形成文明对话新IP,在超越时空的对话中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第二,敦煌文化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国外受众难免会因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导致“编码一解码”过程中出现偏差与误读。针对不同国家、群体传播策略的精准应用上遵循一国一策、一区一策甚至一群一策的原则,是实现敦煌文化“定制化传播”的有效路径,也能有效避免在国际舆
14、论场上出现“说了白说”的被动局面。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敦煌文献的挖掘,加大与国外高等院校、研究所协同保护传承的力度,在文物保护理念与管理经验的更新上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在文明互鉴的过程中推陈出新,共同打造国际传播品牌。(三)技术赋能,搭建科学评估体系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与迭代,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渠道呈现出新的特点,这需要我们积极、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赋能传播渠道和平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中国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以敦煌文化为例,或许可以从“以效能体系建设为导向的科学评估体系”“以效能提升为导向的多元传播形式”和“以效能闭环为导向的精准传播与反馈机制”三个部分搭建敦煌文化国际传播价值评估体
15、系,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首先,以敦煌文化为突破口,充分利用技术对各种传播形式的赋能,搭建科学评估体系大有可为。“效能”涉及认知、态度、行为三个层面,参考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的传播五要素,“国际传播”与传播的主体、内容、渠道、受众、效果相关联,可由此分层分级设立科学的国际传播效能评估体系,将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效能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评估体系,这是增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一步。其次,信息在电子疆域的无远弗届为信息平权和国外地区的信息接触提供了便利,绝大多数人不可能驱车至大漠深处实地探访,而是把社交媒体当作国际舆论交锋的重要战场,不受
16、时空限制地进行意见立体交互表达,而技术赋能拓宽了国际传播新空间。在评估形式上,可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大数獴监测、传播力指数研究,内部与外部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估互补,根据不同对象采取分众化评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受、反馈中”。建立科学反馈体系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最后一环,也是形成传播效能的重要“闭环”。新形势下敦煌文化的国际传播应树立受众思维,做到先研判国外受众对敦煌文化的兴趣点、疑问点,再利用算法技术进行精准传播,以提升传播效率。如此一来,根据特定受众的反馈信息便可构建更加精细的传播方案,国际传播效能评估也在大数据技术的“全程、全息、全员、全效”中进行分区域、分类别的精准评估,最终建立回溯性评估、跟踪性监测机制。定期跟踪评估可以根据评估情况调整传播策略,持续优化国际传播效果。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