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建局在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住建局在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市住建局在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省市“两会”都明确提出,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宜居之城。住建系统素有“铁军”之称,一直是城乡建设
2、的先锋队、主力军,我们将锚定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竞逐新赛道、勇当绿色低碳示范排头兵。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瞄准沿海中心城市定位,提升城市综合能级。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建设好管理好一座城市,要把菜篮子、人居环境、城市空间等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实抓好。一是建设城北绿色宜居示范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至八年基本建成”的总体目标,年内重点实施推进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市政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开工项目*个,竣工项目*个,总计完成投资近*亿元。2023年计划重点实施八大类129个项目,项目总投资*亿元,年内完成投资*亿元。
3、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吸引更多实体经济落户城北,真正让产业和项目成为支撑城北地区改造的不竭动力,打造“产业蝶变”新样板、“北部崛起”新高地、“低碳发展”新标杆、“人民城市”新典范。二是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以老旧住区街区宜居改善、低效产业用地活力提升等为重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坚持充分利用、功能更新原则,高质量编制城市更新总体规划,不搞大拆大建,推进历史地段、老旧小区、工业厂区等提升改造,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建筑。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城市更新实施路径,开展城市更新体验评估,扎实推动省、市两级*个试点项目建设。重点打造朝阳片区更新等项目,建设我市首批“宜居、宜业、宜游、宜感”且充满温度的城市综合
4、性片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及省级海绵示范城市,启动创建国家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创成省级人居环境奖。三是系统建设片区。同步拓展提升城南,加快建设城东,整体开发城西。实施建军路商圈等老城区改造,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片区组团之间的协同联动发展,持续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坚持串场河、通榆河、新洋港“三河”全域治理,推广口袋公园、林荫片区,不断增加碳汇空间,塑造蓝绿交织,城水相依,绿廊环抱的美丽生态宜居新画卷。二、加大推进人居环境改善,满足群众宜居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重视解决
5、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系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以打通“断头路”、配套服务成片开发项目为目标,高起点集中规划建设,推动城市道路尽快成网成环。指导各地每年都打造一批宜居宜业特色街区,服务推动城镇夜经济发展。加快全市城镇污水处理一体化建设运营管理步伐,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全力构建“源头管控到位、厂网衔接配套、管网养护精细、污水处理优质、污泥处置安全”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新格局。二是加快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实施安置房
6、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落实棚改、老旧小区“543”要求,利用三年时间,推动总人口100、60万左右的县(市、区),每年分别实施50、30万平方米左右的老旧小区整治和5000、4000、3000户左右的棚户区改造。大力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加快住有宜居步伐,每年改造城镇老旧小区*个以上,创建*个市级以上宜居示范居住区项目。三是不断推进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全面启动“乐享绿城,提升活力园林空间行动”,着力打造“三川映瓢城、滨水镶慢廊、沿路织林带、绿意饰城厢”绿色空间体系,建设“口袋公园”、林荫空间等*个民生项目,实施*个“公园+”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公园绿地便民惠民服务功能,建设沿河
7、沿路生态廊道,构建城乡一体绿道,加大立体绿化实施力度,构建蓝绿交融高效节约生态网络,打造*特色绿色开放空间新样板。创成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发挥城市绿化系统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汇碳功能,打造省绿色低碳园博会。三、聚焦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联动实施乡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搞乡村振兴,不是说都大拆大建,而是要把这些别具风格的传统村落改造好。一是持续推进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在已完成改善*万户基础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有序开展规划发展村庄改造提升,通过原地翻修老房、插花建设新房等方式,实现新老村庄融合发展。立足300-500户规模标准,着力扩大已建成新型农村社区规模。继续加大引导力度,鼓励有
8、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民进城入镇,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二是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按照美丽宜居村庄创建标准,巩固提升已命名的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成果,加快推进未建成的规划发展村庄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和环境整治等工作,确保年内完成剩余614个村庄集中整治任务,力争在全省首个实现美丽宜居乡村全覆盖。加大规划发展村庄和新型农村社区创建特色田园乡村培育力度,打造县域特色鲜明的田园乡村示范带。三是打造沿海特色风貌。深入开展“生态百里”行动,构建特色风貌塑造体系,完善景观设施配套,增加绿色生态屏障,推动全域旅游发展,集中打造一批滨海风情渔港小镇、特色村落、生态景观,“串点、连线、成片”,
9、放大示范效应,彰显“鹤乡湿地”“盐垦文化”“红色之城”底蕴特色。发展蓝图已经绘制,砥砺奋进正当其时。我们住建人将认真学习贯彻市党代会部署要求,将精神刻在心中,将要求写在大地上,守初心、担使命,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的住建篇章!汇报完毕,谢谢大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近年来,县通过抓住“关键少数”,逐步打造平安小区、平安院落和鼓励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采取试点引领,逐步推广的方式,完善基层治理。一、县城以小区为抓手,依托打造并举提升治理能力以县城东城为蓝本,依托东城原有的设施设
10、备,采取依托与打造并举形式,通过“四化建设”即:“治安防控立体化、服务触角网格化、居民参与自治化、文化建设多元化”,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一是加强人防技防物防,推进治安防控立体化。不断完善人防、技防、物防措施。人防上在原有的10人治安巡逻队伍常态化巡逻基础上,增添志愿者服务队(以党员、热心青壮年为主)组成的楼栋长巡逻,提升巡逻守护密度,最大限度减少犯罪率;实现“四类人员”(网格员、业委会、物业公司、治安巡逻队)集中办公,并为其落实办公地点及相应办公设备。技防上实施“雪亮工程”入户,升级小区74个监控摄像头,增添闭路电视监控及手机APP监控,居民下载监控
11、APP可实现对整个小区监控画面实时观看;利用新媒体,建立由镇综治办监管的小区微信群、QQ群等,政府、社区、司法、派出所、物业、业委会等派员进驻,开展日常工作。物防上通过升级门禁、增添防盗设施等措施,最大限度实现违法犯罪行为物理隔断。二是建立网格员梯次管理,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效能。建立凯涪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站统筹管理下的“三级”网格员队伍,一级网格员为该小区专职网格员,二级网格员为志愿者服务队组成的楼栋长,三级网格员为治安积极分子。凯涪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站负责对各级网格员采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流。网格员级别按照职责进行划分,级与级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联动,防止出现服务死角和漏洞,提升服务管理效能。
12、三是鼓励小区居民自治,提高居民自治化水平。鼓励小区居民自己管理好自己,还权于小区居民。小区居民自行建立“东城小区居民自治委员会”自治组织。XX镇综治办指导自治组织完善了小区居民自治议事制度、安全防范制度、应急事件报告制度、小区安全管理制度、物业联席会制度等,为小区管理人员提供免费学习、培训等机会,提升小区居民自治化水平。四是注重平安教育潜移默化,加强多元化文化建设。以“平安”为核心,做好环境保护、消防、防盗、食品安全“四大安全”的日常宣传;以“平安”为主题,打造平安牌坊、平安长廊、平安屏风、平安亭等,让“平安”文化在小区“随处可见”;以评选“平安之星”“平安家庭”等为平台,提升小区居民幸福感、
13、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渲染平安小区建设的良好氛围。二、乡村以贫困村为平台,自建帮扶并重提升治理水平总结东城平安小区试点打造经验,结合县政法委帮扶贫困村镇三湾村实际,鼓励村民自行建立各类治理制度,同时加大以驻村领导小组组长牵头的帮扶建立各类治理制度,在建立过程中,突出“建、助、联、评”,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一)采取多措并举,“建”立平安乡村。充分利用6995移动平台,建立十户联防网络。十户联防涉及面很广,小到偷鸡摸狗,大到农村黑恶势力防范,以至森林防火,水源投毒,聚众赌博,封建迷信,群体斗欧等等,在农村治安群防群治防控中起到很好作用,三湾村共计700多人口按照“人员相熟、地缘相近”原则,建立十户
14、联防队伍134个。建立治安巡逻队。建立以村书记为队长,治保会成员为队员的5人治安巡逻队,实施区域化巡防模式,维护村内社会治安。实施“雪亮”工程建设。在全村重要路口及村委会架设摄像头,推进“雪亮”入户工程,融入党建、医疗、司法、民生等模块应用,实现监控、报警、处置、应用一体化,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抓准扶贫契机,“助”推平安乡村建设。在结对帮扶扶贫中,政法委扶贫扶智两手一起抓。完善的村社道路解决了村民平安出行;“村村响”广播、村委会办公地点设施完善等确保在发生灾害、事故、犯罪等紧急情况时能第一时间预警、处置,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农民夜校课堂讲座强化平安院落知识宣传,提高村民防火
15、、防盗、防邪意识,推动平安院落快速建设。(三)发挥集体力量,“联”创平安乡村氛围全村村民在村书记带领下,积极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发挥村民集体力量,联合治理本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村两委和村小组带领村民积极开展“环境联治”,维护村内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村民认真做好家庭环境卫生。开展“平安联创”。村小组积极组织村民参加由县委政法委业务骨干授课的农民夜校,让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开展“困难联帮”,着力强化互相关心帮助的行动自觉,对困难成员提供物质、就业、劳动力和精神帮扶。开展“致富联带”,因地制宜,加强对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动村民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本村产业,实现共同富裕
16、。(四)实施评比考核,“评”提平安乡村水平县综治办对镇乡综治办开展平安乡村创建考核,镇乡对各村小组进行考核,各村小组再对以家庭为单位的村民进行考核。设置“光荣榜”,对在考核中比较优秀的村民在党员发展、小额贷款、项目资金等方面优先考虑。在村委会门口设置公示栏,对评定为差的进行公开曝光,让其知荣辱、受监督、促整改,有效增强基层群众的自觉性,激发群众对建设幸福美丽家园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三、重点行业以化矛盾为突破,专业与第三方调解齐抓随着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发展迅猛,行业性矛盾呈现不断变幻、升级和多元等特点。从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个初衷出发,县大力鼓励建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三化构建”:人员准入集优化、调解模式程序化、机制衔接无缝化,将行业性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一)中立调节,人员准入集优化一是在人员构成上。倾向考虑行业专家、律师等专业人员,以便更准确划分、评估当事双方权责,使调解工作更加公平、公正;无职党员、退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