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论文.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564591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聚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聚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聚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聚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聚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摘要:本文通过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解读,聚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新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基本理念和主要任务分析,明确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和课程结构,同时对原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思考了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关键词:信息技术大概念,核心素养,基本理念,课程结构,教学实施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基本理念和主要任务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全面考虑了信息技术变革、信息社会需求和高中学生发展等现实情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公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面对网络和数字

2、化工具不断普及的现实,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敏感度和适应性,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利用信息社会中的海量信息、丰富媒体和多样化技术工具,优化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个人与社会关系、思考信息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履行个人在信息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效的技术使用者、创新的技术设计者和理性的技术反思者。2、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和发展。信息技术变革加快了现

3、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生态环境,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针对新技术环境下信息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生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从而提高国家数字化竞争力。3、满足全体高中学生发展的需求,从“数字土著”成为“数字公民”伴随着数字化工具成长起来的“数字土著”天生具备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不过,从“数字土著”到“数字公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需要后天的教化和课程学习。“数字土著”一代尽管在日常生活和应用中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但缺少了针对性的教育

4、,在数字化环境中也会表现出自我约束力弱、沉溺网络游戏、不负责任地发布网络信息等问题,而且单靠“土著”那种原生态式的自发摸索,也难以让全体学生完成适应信息时代所必备的计算思维的养成。因此,按照数字土著一代在信息社会中成长的需要,引导全体高中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理解人、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成为合格的信息社会公民。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和课程结构根据以上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任务,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人与技术”“人、技术与问题解决”“人、技术与社会”等层面分析信息社会公民必备的信息素养,界定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要素:1、信

5、息意识;2、计算思维;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4、信息社会责任。按照高中生认知特征建立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梳理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核心概念,按照信息技术课程特征和知识技能的逻辑体系明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大概念:数据、算法、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分析信息技术课程大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核心内涵,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信息技术课程概念体系。高中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表现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核心要素。四个核心要素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从中我们能够看出本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重构

6、了信息技术课程结构与内容,更加突出信息技术学科的本质,突出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体系,突出主干知识,突出课程整合性。同时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确定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习程度,目标更加细化。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都有其内涵和具体表现,同时进行了预备级、水平1、水平2、水平3四个层次的水平划分和描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分成必修、选择性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类别。1、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强调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是每位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学习的基础。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包括“数据与计算”和“信息系统与社会”两个模块。2

7、、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课程是根据学生升学、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计的,分为升学考试类课程和个性化发展类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旨在为学生将来进入高校继续开展与信息技术相关方向的学习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创造提供条件。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数据与数据结构”“网络基础”“数据管理与分析”“人工智能初步”“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六个模块。其中,“数据与数据结构”“网络基础”“数据管理与分析”三个模块是为学生升学需要而设计的课程,三个模块的内容相互并列;“人工智能初步”“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三个模块是为学生个性化发展而设计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进行选学。3、高中信息

8、技术选修课程是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选择而设计的自主选修课程,为学校开设信息技术校本课程预留空间。选修课程包括“算法初步”“移动应用设计”以及各高中自行开设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环境的升级,高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施要关注在新的核心素养培养的指导下如何有效开展。1、原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问题:原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实施上存在着重复、陈旧、测试评价功能不足、高校对接不上等问题。重点表现在教材中概念模糊,结构松散,基础软弱,特色缺失;初高中的学段衔接上有很多重复的内容;学科框架结构上必修核心缺失,选修难度不一;教学资源建设上形式单一

9、,内容陈旧;学业评价上内容与课标脱节,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效能不足等。2、新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思考:对于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我认为教学中应该突出培养核心素养。“信息意识”的培养上注重对信息、信息问题的敏感程度,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计算思维”的培养上注重将一个问题清晰、抽象地描述出来,并将问题的解决方案表示为一个信息处理的流程;“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培养上注重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实现信息处理方案的能力;“信息社会责任”的培养上注重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合乎信息伦理,维护合法权益。3、通过核心概念培养核心素养:前文中所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大概念:数据、算法、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在教学中可以围绕这些信息技术大概念逐步渗透对四个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信息技术课程“算法”概念中就涉及到很多的思想方法,诸如“变量赋值”、“多次循环”、“枚举”、“递归”、“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程序调试优化”、“面向对象”等。通过这些概念在教学中的讲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总之,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信息素养既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总的课程目标。这就突出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更着重强调了教师要担负起学生的学习经验重组以及学生进行创新的责任。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标准理念,拓展思维,优化教材,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