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A组03号参赛选手,很荣幸有机会参加此次说课比赛。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课设计做以说明。培养教育人就像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育,即“因材施教”。一、首先来介绍一下我可爱的学生们(学情分析)他们是2023级汽车电器维修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该专业男生居多,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实践、合作研窕能力强。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对知识的储备,我认真分析了教材。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
2、和作用该课选自高教社出版的由周南岳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Office2003(第二版)。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编写上以任务为引领,以行动为导向,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任务分析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是第1章第2节任务一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工作原理的重要基础,也是了解计算机各个常用部件及功能的认识基础,更是应用好计算机必要的前提。中职学生需要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首先从认识计算机的组成开始,知道计算机各外围设备的基本功能,建立基本的概念,为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更为深
3、入的学习计算机的相关专业知识打下基础。4、教学目标的确定在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大纲对本课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D知识目标:1 .认识计算机主要部件并了解其作用;2 .分辩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组成;3 .初步了解软件应用的范围。2)能力目标:1 .通过对照与识别计算机的设备,学生能够全面认识电脑的组成及其作用;学生能够区别计算机的各种软件、硬件;2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提升自己的协作与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养成自身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提升计算机素养。3 、根据教学实际,确定重、难点如下:重点:1. 了解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
4、件及其作用;2. 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组成。难点:1 .能够明确认识主机与裸机;2 .能够分析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关系。三、教学策略1、学法指导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J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因此,本节课我指导学生使用探索发现法,合作学习法,反思法,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达到“会学、会做、会用”的能力。探索发现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学习计算机的组成,通过对问题的主动探索,可以自行发现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合作学习法:指导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组成进行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合作
5、相互学习,不仅可以理解、发现、感悟、反思、建构知识的意义,还可以获得知识的更新和情感的升华反思法:设计好帮助学生反思学习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2、教法分析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J现在,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做中学、做中教”。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我充分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启发诱导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在课程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计算机软、硬件的笑话,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
6、析,更直观、更生动的学习相关知识。启发诱导法:在课程导入环节,我设计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层层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交流与讨论,师生共同解惑。任务驱动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本课中我给学生分配了三个任务,“各部件对号入座”、“软件连连看、“我的理解与感受”,学生通过任务引领,分别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软件的分类以及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三大知识。教师则走下讲台完成了角色转换。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四、说教学过程本堂课教学过程共分为五大环节。(一)案例分析,导入新课上课之初
7、,我从生活中的一则关于计算机软、硬件的笑话入手,让学生们分析笑话的笑点所在。笑话内容是这样的“一天,小张去电脑市场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机器上标有2.3kg的字样,买回家后,他自己装好了WindOWSXP系统和很多计算机软件,一天他不经意地又将该笔记本电脑放在自家的电子秤上称了一下,结果发现却是2.4kg,他怀疑是计算机销售商卖给他的是另外一款笔记本电脑,于是又拿着笔记本电脑去找销售商,结果销售商问了他一些问题后又问到:你是不是装了很多软件啊?小张答道:是的。”销售商又说到:“这就对了,你装了很多软件,笔记本电脑当然会变重了”学生通过阅读笑话,纷纷指出:“电脑不会因为装了软件而变重的,如果那样的
8、话,家里的电脑安了那么多软件岂不是要重的搬不动吗?”。然而大家又无法解释其中的原因,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其中的奥秘,甚至有的学生提出:“硬件是什么,和软件有什么区别?”大家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而我也顺势导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二)启发诱导,释疑解惑要想解决新课导入环节学生的疑惑,需要宏观地为学生讲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并且让学生能够清晰地区分硬件与软件的特点。因此,在本环节我通过形象比喻,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将计算机的组成与人类身体的组成联系在一起对比分析,创设问题,层层递进,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思考中主动探索建构知识。首先,我给学生抛出第一个问题:“生活中,我们评价某人的时候,从哪些方面评
9、价呢?”学生依据自己的认知,回答有外表、体格、思维、学识、气质等方面。接下来,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那么,如果将大家所说总结为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的话,你们认为哪些属于硬件,哪些属于软件呢?”学生脱口而出“外表、体格是硬件,思维、学识、气质是软件这样一来,学生对人类身体硬件与软件的区分认同感提升了。这时,我马上提出第三个问题:“总结一下,硬件和软件的区别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回答起来有些难度,但是也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思考。终于,大家得到了共同的结论:“硬件是实实在在的,能看到的;软件是能感受到的。”此时,学生感到豁然开朗,纷纷表示终于明白案例笑话中蕴含的道理所在。有了硬件、软件知识的铺垫,我将带
10、领学生一起走入微型计算机的世界,具体分析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组成。在出发之前,我和学生先制定了一个探索方向:首先,要明确硬件的组成,因为硬件的具备是计算机正常使用的前提;其次,探索计算机软件的分类,软件是使计算机“活”起来的动力;最后,确定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明确只有硬件与软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三)逐步突破、完成任务1、硬件组成探索有了方向后,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出发了。此时,我下发本节课第一份任务书一一“各部件对号入座”。请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观察面前的电脑,将备选部件名称,填写在表中空白处。任务完成后,各小组加以展示说明。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枯燥的,传统的做法是将理论的结果直
11、接告知给学生,让学生记忆、背诵。而我的做法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对任务书要求的分析与思考,在“做”中学会知识,在动手中学会学习,在体验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学生通过这个任务不但认识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部件名称,而且进一步了解了各部件的作用。然而,此时,学生对硬件组成知识的掌握是零散的,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概念。因此,我结合各部件的作用,为学生呈现一个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与此同时,各小组通过我的总结,也可以对本小组的任务进行评估,并加以修改,达到知识的系统性及连贯性,便于学生掌握。2、软件分类探索软件的使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们能够很快说出多种多样的软件,然而在归类
12、上略显吃力。此时,我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一一“软件连连看”,将软件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三大类,并提供不同软件名称,让学生进行连线归类。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结合各软件的用途完成任务,在游戏中收获知识,达到知识内化的效3、硬件与软件关系确定学生通过以上两部分的探索,对硬件、软件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结合日常使用经验,具备了分析硬件与软件关系的能力。所以,此环节下发本节课的最后一份任务书一一“我的理解与感受”。让每位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将自己对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的理解与感受加以总结,并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任务表格当中,完成这个过程是对本节课的内容的回顾总结及反思,达到了知识内化
13、的效果。这时,我们也达到了成功的终点。(四)总结梳理、巩固提升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一一知识总结。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最后一份任务书的要求,实现了组内自评与互评并加以整合,推选出代表进行知识的总结梳理,学生们的理解与感受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统一的,即电脑的软硬件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电脑系统,两者缺一不可,没有软件的电脑等于一堆废铜烂铁,无任何功能,同样没有硬件只有软件,软件无立足之地,就像一张报纸,纸张作为硬件,报纸上的信息作为软件,两者互相配合,才能更好的实现彼此的价值。总结梳理是一个互相分享与借鉴的过程,通过这个小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在分享体验中取长补
14、短,在其中得到的经验也可用到今后的学习及计算机使用中。(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课下作业是课堂知识的延伸,在这一环节,我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抛出问题:“如何选购一台微型计算机?选购时需要注意的硬件参数有哪些?”学生带着问题查阅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为下节课知识的理解做好准备。(六)板书设计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简洁明了地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点。我设计了板书:五、教学反思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很好的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有序的教学设计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在合作探究中体会成功喜悦。2、注重任务的设计,任务难度符合学情,学生积极性高,参与度高,有利于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3、课程的设计注重思维的发展和方法的总结,有一定的思维量,锻炼学生的思维技能。并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