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词两首》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苏轼词两首教案北宋苏轼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了解苏轼与苏轼词作的写作背景,驾驭苏轼创作的有关学问。2、驾驭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艺术风格。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词作所要表达的思想领袖人物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2、鉴赏词的写作技巧,学习烘托的手法和从生活小事中提练哲理的方法。3、通过引导学生品尝语言引导学生体例词作中的“画面美”,品尝词作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4、通过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理解词作中作者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的英雄气概。5、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进一步理解苏轼与其豪放的诗词风格。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相识苏轼,了
2、解其曲折起伏的人生经验,感受他即使面对打击、身临逆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潇洒、乐观的人格魅力,培育学生他俩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教学重点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两首词,理解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看法,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教学难点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探讨、比较、合作沟通探究。教具打算PPT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学问预热】(参见优化探究第37页“双基集萃”。)辨别字形,辨识词义,分析驾驭词中特别句式,积累名句。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大家还记得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的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背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
3、也,驰舶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因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寥寥数语,一位纵横驰骋的政治家、诗人曹操的英雄便跃然纸上。我们惊羡一代文豪苏轼非凡的笔力和同样不俗的气概。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二、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终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
4、弊政的要求。他在散文、诗歌、书画方面均有成就。背景资料: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轩练副使。黄州旁边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巡游,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接受当时的传闻,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三、诵读赏析、探究1、放录音。2、初读“感基调,明词意”一一反复诵读,理解词意整体感知性诵读提示:全词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即情感基调如何?)全词该用昂扬激起的语调来读,不是用沉郁舒缓的语调来读?上下阕有没有区分?
5、最终一句呢?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学生自由诵读,同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作,然后概括词的主要内容。【明确】词的上阕咏赤壁,以写景为主,描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壮丽景色,引发以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词的下阕主要刻画了周瑜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并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慨叹。3、再读“品语言,入意境”(1)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起下文的?应当以怎样的语速、语气、语调去读?【明确】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
6、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间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同时将下文“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大江”二字应缓势低起,“东去”重读且拖长,“东”字音调渐扬至高,“去”字音调本为仄音,应渐渐转入降调,似有极目远眺、不舍逝去之恋;“浪淘尽”语速稍快,“尽”字重读,似有无力挽狂澜之势,“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千古”“风流”二词渐渐加重语气,“风流”拖长,应充溢对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2)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属于哪种
7、表达方式?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应当怎么读?【明确】这一句属于表达中的记叙,点出了作者怀古的内容,交代出词人心中的英雄一一周瑜,确定了本词要塑造和歌颂的对象。这两句中速、较为平直、客观的叙述性语气朗读即可。(3)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请你绽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说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对下文周瑜形象的刻画有何作用?该如何朗读?【明确】动词“穿”“拍”“卷”与形容词“乱”“惊”“千堆”等最具表现力。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似千军万马在奔腾、百万雄师在咆哮的壮阔江面,耸入高空的悬崖峭壁拦住了长江的行程,一层又一层的滔天大浪
8、被激起,它们气概磅礴地冲击着两岸的礁石,又被一层层地击碎成千堆万堆的雪沫,寒气扑面而来,轰鸣声响彻云霄,大地瑟瑟颤抖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画面,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而这恰恰就是英雄当年活动的典型环境,作者也是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这三句动词重读,语速急促,充溢气概,语调慷慨激扬,很好地渲染出了那种雄浑、壮阔的意境。(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全词中起何作用?如何朗读?【明确】本句对景抒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括,将这些详细景物收拢起来,成为一幅雄浑壮丽的图画;“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
9、周瑜的详细刻画。本句紧承前句急促紧凑的语速之后,渐渐转入舒缓,充溢豪迈之情。(5)小结上阕。3、三读“展想象,塑形象”(1)“遥想”的内容有哪些?【明确】遥想始终到“灰飞烟灭”。(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他心目中的英雄的?【明确】先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以美人衬英雄,突出他年少风流、奋勉有为。“雄姿英发”是刻画周瑜形象的关键句,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羽扇纶巾”描绘他的服饰装扮,现其儒雅娴静之风度;下阕“谈笑间”写其神态,突出他大敌当前的心中有数、指挥若定、从容潇洒;“橘橹灰飞烟灭”与前面的“谈笑间”又构成了时间短而战绩丰的显明对比,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3)绽开丰富的联
10、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瑜的形象与赤壁之占的场面,细致体会作者为我们塑造的这位古代英雄形象。【明确】请学生自由绽开联想和想象,描述“赤壁之战”时周瑜的形象。若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更好,可结合小说与词作以与自己的理解去描述。老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上诸方面进行充溢,可适当地加入一些斗争场面的描绘,力求生动、详细、形象地再现周瑜的英雄形象。(4) “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几句该如何读?【明确】“遥想”二字为领起词,故应稍缓、延宕,有追忆之感;“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以比较平直、舒缓的叙述性语调语气朗读;“雄姿英发”语调上扬,重音在“雄”和“英”上,充溢仰慕歌颂之情;稍事停顿之后,“羽扇纶巾”渐入
11、平直,到“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时,语调渐升,充溢豪情与歌颂。4、四读“析主题,悟情感”(探究沟通)对主题的理解以探究为主,激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5) 赤壁之战中,有则多的英雄,包括我们在赤壁赋中作者极力歌颂的“一世之雄”曹操,作者为什么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最终几句的感慨有何关系?【明确】作者没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肃穆,年纪也不小了;没有写曹操是因为曹操在这次斗争中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备了,完备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工作者通
12、过周瑜这一形象,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作者本人,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花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2)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赤壁赋中的哪些语句表达的情感有相像之处?联系全词内容与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你觉得作者此时悲观消极吗?【明确】这两句与前赤壁赋中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有,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子与子之所共适”所表达的感情有相像之处。联系全词内容来看,诗人在上阕中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赤壁江山图,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酷爱,其实更是作者旷达胸襟的体现;下阕又集中笔力刻
13、画出少年英雄的周郎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功业早成的周郎的仰慕、憧憬,借此表达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叹。在这种意义上,“人生如梦”不是一般虚无的消极,而是对时间疾逝、功业不成、“早生华发”的感喟,多少有些低沉,但与其说是消极,还不如理解为作者借“酹江月”找寻到了一处宣泄苦闷的出口。最终的这一举动,传达出的是一种与山河、明月、自然完全融合的达观、超脱、豁然情怀。(3)最终几句应当怎么读?【明确】语速放慢,语调稍低沉,充溢感慨、缺憾、喟叹之情,但不行太过低沉哀痛。5、五读“评词作,知手法”(1)老师供应以下诗论,引导学生更深化地理解苏轼“豪放”的词风。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
14、何如柳七?”对日:“柳郎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苏辛,词中之狂。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以上则摘自王国维人间词话)(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营造出这种豪放、壮阔的意境的?【明确】先是描绘一幅宏伟奇峻的赤壁江山图;接着塑造了英姿勃发、才华过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古代英雄周瑜的形象;最终直抒“人生如梦”的苍凉慨叹,以与“一尊还酹江月”的豪举,融景物描写、人物刻画、情感抒发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壮阔、雄浑的和谐意境,不愧为“豪放派
15、”的代表作。(放录音,师生齐背全词。)四、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词,细致品尝词作雄浑壮阔的意境。2、绽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将词作中描绘赤壁景物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景散文,或者将刻画周瑜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人的记叙类短文。字数200以上。其次课时一、复习、沟通、检查1、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背诵)2、沟通“联想与想象”短文。(自由沟通)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燧魅喜人过J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志向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风波。三、放录音,沟通初读印象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2、请学生沟通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四、自由朗读词作,并结合注释了解词意、内容【明确】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五、鉴赏分析,探究沟通1、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突然遇雨这件事怎样的看法?【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安静、旷达、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