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550582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根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根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根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根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根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根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根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根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根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根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根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的政治要求,进一步推进根河市防震减灾事业健康发展,全面提升根河市地震灾害防治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划。一、现状与形势(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地震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市地震监测速报能力不断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全面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升,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成效显著。地震监测速报能力不断加强。“十三五”期间,积极推进地震台网建设,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根河监测站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开展

2、根河市地震监测台站环境提升工程,改善地震监测环境。完善台站运维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持每月巡查,确保台站和数据处理中心正常运行并提供准确数据。坚持多物种地震前兆观测,强化宏观观测点管理,提高观测准确性。坚持群测群防工作,积极引导群众对动植物异常现象的观察,密切关注相关地区震情,及时处理地震舆情。1.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全面提高。“十三五”期间,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得到全面落实应用,抗震设防监管进一步加强。将抗震设防管理纳入建设工程图纸设计、施工图审查、质量监管、竣工验收等环节,确保全市新、改、扩建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全面检查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情况,规范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

3、工作。在全市民居自建和公共建筑抗震安全试点工作,提升民居抗震设防能力。2 .地震应急救援体系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间,完成了根河市地震应急预案修编,全市有关部门立足自身行政职能和技术优势,制定了部门应急预案。建立多部门地震应急联动协调机制,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更新完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积极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共建成3个固定防灾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达到L85万平方米,有效避难人数达到3.5万,灾后综合应急保障能力大幅提升。3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我市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并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

4、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人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1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基础薄弱。目前,我市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工作未完全开展,区划不够精细。城乡房屋建筑和重大工程设施抗震设防能力和隐患底数不清。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管有待加强,部门协作机制有待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尚不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城市老旧房屋、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仍然较弱,防震减灾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2 .“抗大震、救大灾”应急能力不足。全社会大震巨灾防范意识不强,大震救援装备物资储备不足,地震

5、次生灾害防范能力有待加强,应对大震巨灾的机制体制不够完善。主动防灾、充分备灾、有效减灾的理念需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区应急响应能力有待提高,乡镇防灾避难场有所缺失,应急保障能力较为薄弱。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大力推进根河市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防治能力,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根河市做出贡献。(二)基本原则1 .以人为本,服务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

6、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服务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引领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全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2 .预防为主,防范风险。牢固树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理念,排查全市地震安全风险隐患,关口前移,主动防御,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3 .开放合作,创新驱动。积极协调防震减灾事业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震减灾事业。大力推进地震科技创新,积极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着力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展现新作为。4 .平震结合,综合集约。牢固树立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的理念,在现

7、有资源的基础上,挖掘新的防灾功能,坚持常态化地震安全保障工作,促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三)规划目标至“十四五”期末,初步形成以监测智能、防治精细、服务高效、科技先进、管理科学为标志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体系。1.地震监测预报。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L5级,5分钟完成地震烈度初报,10分钟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地震监测布局合理,监测水平全面提升。5 .地震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强制标准、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监管到位。全市新、改、扩建工程达到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新建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重要基础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按照相关法律

8、规定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并进行抗震设防。6 .地震应急体系。具备高效的地震灾害应急工作机制,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完备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健全的救援力量及其相应的信息、资金、物资等保障体系。7 .防震减灾素质。全市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受众面达到80%以上,中小学开展应急避险安全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并定期开展地震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全民防震减灾素质显著提高。三、主要任务(一)完善地震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地震监测台站、地震数据处理中心日常维护,升级软硬件系统,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完成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根河市监测站建设工作,加强“三网一员”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9、,推进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探索新形势下宏观观测工作模式,增加地震前兆观测手段,提升宏观观测点规范化建设及管理水平。(二)提升工程抗震防御能力推进城乡建筑物抗震风险排查,深入开展城乡老旧房屋、学校、医院及重要基础设施等建构筑物抗震能力普查,建立抗震风险监督平台及城市防灾能力档案和信息管理制度。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开展城乡老旧房屋、学校、医院和重要基础设施等隐患排查、除险加固和拆迁改造。(三)加强地震安全监督管理增强全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力度,新、改、扩建工程必须满足抗震设防标准及相应技术规范要求,强化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管理。(四)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防震减灾

10、信息数据库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利用多元化手段向社会公众发布地震监测预警信息服务和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拓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提高政府管理效能。(五)提升应急处置水平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完善消防救援、工程抢险、次生灾害特种救援、医疗救护等专业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多部门协同演练。建立基层应急抢险救灾队伍,依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建立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日常管理和培训,形成广泛参与的社会动员机制。建立市、乡镇(办事处)各级应急指挥技术平台体系,统筹各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快构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提高我市整体应急保障水平。(

11、六)推进科普宣传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列入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工作计划。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形成学校一学生一家庭一社会相互配合、有机联动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氛围。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发挥各类新媒体作用,拓宽宣传面。深化地震安全示范社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四、重点工程(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根河市监测站为基本实现全自治区的地震烈度速报,初步形成地震预警服务能力,根据自治区地震局关于开展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新建台站场址勘选工作的通知,“十四五”期间,完成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烈度速

12、报与预警工程根河市监测站建设工作。(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平台建设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是抗震救灾决策指挥的基础。在震后短时间内可基于GIS系统空间分析查询与图形绘制功能,对地震灾害进行盲估,得出震害评估结果,为抗震救灾决策指挥服务。建设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构建震害分析模型,开发相应模型分析软件,建立根河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系统。(三)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提升工程继续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等抗震防灾主题活动,依托科技场馆为宣传平台开展“防震减灾”相关主题展览。每年组织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活动,包括地震逃生演习、应急避难场所平灾转换、急救技巧培训等。进一步联合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扩大宣

13、传范围,使更多的人民群众懂得灾害预防,学习急救技巧。推进科技馆相关展厅更新工程,更加清楚详细的展示地震灾害的发生过程及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整体素质。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和完善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完善各级防震减灾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加强考核和督查。健全各级地震工作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把人员配备落到实处。切实建立“政府领导、分级管理、部门负责”的防震减灾工作机制。(二)完善政策配套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

14、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法律监督。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法制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法律意识。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赠等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防震减灾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为防震减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三)强化队伍建设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评价机制。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精干高效的防震减灾工作队伍,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四)建立评估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与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评价相结合,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加强评估结果的应用,促进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俄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