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每个人的喜、怒、哀、乐表达着内心的独特感受,表达着个人的需要和愿望,同时也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喜怒哀乐就是情绪的形式,情绪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可见,情绪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研究发现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也是容易拉近关系受别人影响的时候。因此教师首先要识别情绪。许多教师时刻关注着中学生的情绪,这是人之常情,因为他们怕情绪影响到了学生们的学业。教师一旦发现中学生的情绪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都希望马上把它调整到最好。但是中学生的情绪波动与成人不同,由于中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而且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的
2、稳定性较差;他们的情绪波动幅度较成年人大,频率也较成年人高;其情绪波动,甚至有时候消极情绪的产生,都属于在中学这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出现的正常现象。如果情绪波动在正常的范围内,不会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当情绪波动超出正常范围,产生过度的不良情绪时,教师才有必要进行干预。如果教师过于干涉中学生正常范围内的情绪波动,反而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对于成年人来讲,情绪管理主要通过本人身体力行来进行。但是中学生正处于发展时期,心理仍不够成熟,他们虽然有一定的自主管理情绪的能力,但自我调节的力量毕竟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协助学生管理情绪,尽可能地防止他们产生情绪问题。教师要会定情,即稳定学生情绪;教师要会共情
3、,即理解学生情绪。教师要有激情,即激发学生情绪。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使他们能有一个宽松健康的环境,降低他们产生情绪障碍的概率。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多举办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例如:教学实践体验,班会,运动会,拔河比赛等。中学生不良情绪的调节措施在各类活动中以及教学中对学生的指导具体方法如下:L教会学生自我认知。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自己认识自己才能加以及时调整。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之中,自我感知能力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情绪变化的规律,确认这种不良情绪是客观存在的。告诉学生,我们不应逃避,而是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手段来减轻其带来的影响或预防不良情
4、绪的产生。例如,两个同学犯了同样的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其中一个同学很快认识到是自己做得不好,决心改正,情绪很快恢复了平静。另一个同学则不然,他认为自己倒霉,运气不好,老师偏心等等。这种外归因造成他事事在别人身上找原因,人际关系也随之紧张,人际关系紧张又影响到他的情绪,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认清自我,示范良好情绪的表达,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客观对待自己,接纳自己。认清自己情绪变化规律,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学会适应,学会把握自己的不良情绪。像这类孩子,需要老师家长培养孩子情感上的自知之明,只有正确感知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的驾驭自己的生活。2.培养学生自我调控。学会自我调控
5、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改变自己不良情绪的有效办法。对初中生而言,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相对较弱,平时家长和老师都可以进行必要的渗透,指导学生学会不良情绪的自我调节。不良情绪是不能完全预防和消除的,那么当不良情绪产生时,我们要教学生懂得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场合,对适当的人,能够适度的宣泄,这是使不良情绪消失的最好调节办法。比如有的学生突然遭遇亲人亡故,变得不爱言语、孤僻、甚至进入恐慌状态,这就需要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大声哭泣,释放痛苦。又如遇到紧张不安的情绪,就要学生学会放松:找个安静地方,从头部开始,依次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脚,让每一块肌肉紧张再放松。深呼吸,仔细体会放松的感觉,每天坚持10分钟
6、训练,不仅可以缓解紧张,还有利于身心健康。情绪不好时,还可以有意识地让自己转移注意力,如看电影、听音乐、健身、参加自己喜欢的公益活动等等,都会使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同情心和理解力去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找到自我调控的窍门。3 .锻炼学生耐挫能力。挫折是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遭遇障碍,心理需要无法满足时,人所产生的失望、不满、沮丧、焦虑、恐惧、气愤等不良情绪反应。相对挫折,有的能随遇而安,有的就经受不住。所以,我们应有意给学生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独立去判断,去选择,去行动,在经受磨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过种种磨练,才能克制各种不良情绪的爆发。一
7、个孩子能够面对非常喜欢的玩具而坚持先把作业做完,在没人督促的情况下认真把教室打扫干净,在被人错怪时仍心平气和,在获得好评时不忘感恩,同时看到别人身上自己所没有的优点时而没有嫉妒,这种懂得控制自己欲望和冲动,坚决按正确的规则去做的孩子,是良好情绪的体现,他们对挫折会有种天生的抗体,会很好地克服诱惑、欲望、冲动、惰性。初中生在平时生活、交注、学习中产生的不良情绪问题,要依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耐挫训练,对症下药,如有的需要加强“失望、落后”的磨练与引导,有的需要进行“自卑、受委屈”的磨练与引导等等。4拓展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当不良情绪产生后,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就会使自己的情绪随着活动的进
8、行而得到调节。二战最艰苦的年代,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时常强迫自己挤出一个小时集邮,他把自己关在一幢房子里,摆弄各种邮票,借此摆脱周围的一切。去的时候,他满脸阴沉,心情忧郁,疲惫不堪。离开的时候,他的精神状态完全变了,似乎整个世界变得明亮了。学生时代是培养兴趣爱好的良好时机,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可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这样就可以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有利于良好情绪的保持。我们应认识到要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首先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宽广的胸怀,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还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拓展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增添生活情趣。5 .保持愉快的情绪。
9、愉快是最有益于健康的情绪,愉快能使人在紧张中得到松弛,产生满意感和满足感,对外界产生亲切感,使人更容易与人相处。学生在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会感到思维活跃,记忆敏捷,学习效率高。那么如何保持愉快的情绪?(1)建立适当的需要。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切忌期望过高;要引导他们实事求是,不作非分之想,不苛求自己,尤其是优等生或争强好胜的学生,不要为小事而过于自责,凡事要放宽心,想得开。(2)寻找乐趣。教师要让小学生保持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对各种活动都倾注热情,积极参与,享受生活的乐趣。学生还要培养自己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从中获得快乐。(3)自信。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教师
10、要教会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可爱和可造就的一面,要经常肯定他们,鼓励他们。(4)多与人交流。许多学生还不善于与人交流,其实小学生多与家长、教师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增长知识,受到启迪,增进友谊,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和快乐。6 .控制和调节消极的情绪。教师要教会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消极的情绪,主要有以下方法。(1)宣泄调控。宣泄调控就是当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产生消极情绪时,把它释放出来。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宣泄即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感,间接宣泄是通过其他途径使情绪得到释放。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在遇到不愉快的
11、事情时,可以自、已痛哭一场或把心中的不平事向教师、家长或好朋友说出来,请他们开导,也可以在他们面前哭一哭,以减轻心理压力。(2)遗忘调控。遗忘调控就是当某种事情引起你的消极情绪时,最好能把这件事尽快地遗忘掉,不要老去想这件事。不愉快的情绪郁积于心,耿耿于怀,放不开,丢不下,只能使这种消极情绪不断蔓延且日益加重,久而久之会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习。所以,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善于遗忘消极情绪。(3)转移调控。转移调控就是当人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可做一些别的事情,通过注意力转移而使消极情绪得到缓解。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不要老想这件事,可以看电影、打球、下棋、唱歌、画画等,通过其他活动来
12、缓解消极情绪。7 .多种方法综合指导。在校内,我们要开展积极心理学相关活动,积极做好心理咨询、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组织心理主题队会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我们要告诉学生正确处世态度,遇事要达观,凡事三思而后行,学会适当宣泄,比如狂怒时大叫一阵或逛奔,情绪低落时向朋友倾诉,出去散步等等,平时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学会放松,学会寻求帮助,寻找支持,避免不良情绪的压抑。如有的孩子敌对情绪明显,或者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不理不睬,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朋友式地谈心,有针对性地梳理,耐心启发,正确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产生这种心理问题对自身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又如有的孩子对考试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这就需要老师给这类学生多创造成功的机会,并善于等待,允许学生情绪缓减的过程,已达到解决情绪问题的目的。这里有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情境转移法、理智制怒法、评价推迟法、情感宣泄法、目标升华法、转移刺激法、转移注意法等等。方法引导不是一蹴而就,不能急躁,不能过分地批评指责,更不能讽刺挖苦,教师要在平日的工作中从点滴小事上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