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湘政发(2023)4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湖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湖南省人民政府2023年3月23日(此件主动公开)湖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2年,全球经济贸易领域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疫情影响超出预期,经济发展环境复杂严峻。全省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人民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
2、,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稳、进、高、新”工作思路,认真执行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力抓好“两个统筹”,有效应对多轮多地新冠疫情和历史罕见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等冲击,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8670.37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进出口总额增长2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居民消费
3、价格指数(CPI)上涨1.8%;新增城镇就业73.65万人;生态环境指标有望完成国家下达任务。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总体部署,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2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600亿斤以上,生态环境指标稳步改善。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坚持把握“稳”的要求,找准“进”的方向,盯住“高”的目标,谱写“新”的篇
4、章,着力打好“发展六仗”,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一、充分挖掘内需潜力,积极融入经济发展新格局持续促进消费恢复。组织一批促消费专项行动,加强我省名优商品的推介。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家级示范步行街试点创建,支持长沙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继续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以城镇居民小区、高速公路、国省干道为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办好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推动旅游消费恢复。促进养老、教育、医疗、体育等服务消费。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等消费,充分释放消费潜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强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以“十大基础设施项目”为引领,推进一批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
5、重大项目。加快长赣铁路建设,加快推进邵永、铜吉、宜常等铁路前期工作;争取官新、白新等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快京港澳扩容、衡永、醴娄、桑龙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新开工岳阳机场改扩建工程,实现湘西机场通航,加快娄底机场前期工作;建成湘江永州至衡阳三级航道二期工程,加快沅水洪江至辰溪项目、虞公港建设。推进洞庭湖重点垸堤防加固一期工程、犬木塘水库、大兴寨水库建设,加快推进金塘冲水库、梅山灌区、“四口”水系综合整治、洞庭湖堤防加固二期工程等前期工作。建成5G基站10万座,同步配套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实施物流发展“强基补链”工程。积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认真研究国家五个方面的重大政
6、策,结合实际争取政策支持,强化政策配套和落地落实,用好用活用足政策。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的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争取国家、央企在湘布局建设新的重大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债等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使用,切实管好用好专项债资金,坚决杜绝挤占挪用,足额保障项目建设。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协调做好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同时,加强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严格落实“投资管理五举措”(政府性投资项目“要件立项制”、中央预算内项目“负面清单管理制”、专项债券项目“四库管理制”、重点建设项目“视频监测制”、概算管理“双责任制”),严肃整改专项债券资金等领域审
7、计查出的问题,提高投资效率。二、培育壮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力争制造业增长8%左右,新增百亿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60个。集中优质资源合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攻关。加快传统优势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好制造强省等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整合资源支持一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支持产业链领军企业做大
8、做强。继续以“十大产业项目”为引领扩大产业投资,力争产业投资增长8%左右,加快推进岳阳乙烯炼化一体化、长沙比亚迪和湘潭吉利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涟钢冷轧硅钢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同时,要立足现有基础和禀赋,超前谋划布局一批支撑未来发展的大战略、大产业,开辟发展新赛道。加大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四算一体L建设全国先进绿色算力枢纽和国际领先的算法创新中心。发展“大智移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硬件、基础软件、基础电子元器件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基地,搭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一批
9、数据中心建设,打造数字湖南十大应用场景,力争数字经济增长15%以上。提升数字经济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合规发展。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以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导向推进两业融合试点,创建10家左右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开展省服务业示范集聚区提升工程,打造30家以上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推进大健康、通用航空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五好”园区建设。完善园区综合评价体系,提高园区发展质量效益,力争营收过4千亿园区实现零的突破,产业园区亩均税收增长15%o持续推进园区闲置国有资产处置盘活,稳步有序推进园区调区扩区。创新园区管理模式,推广运用园区数字地图,加快智慧园区建设。
10、持续抓好助企纾困。常态化“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持续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给直兑工积极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用能等生产经营成本。三、持续深化经济改革,全力推动发展环境新提升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以要素配置6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革,推进长株潭要素市场化配置国家综合改革试点,落实国家授权改革清单。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新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科技成果权益分配改革和科技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评”改革。加快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创新人才薪酬分配改革,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和以知识价值为核心
11、的新资本市场改革等。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股权投资做引导、债权融资做增信、资本市场募资做培育。探索打造中西部科技金融中心。深入开展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国企现代公司治理。健全完善鼓励省属国有企业敢闯敢为机制。持续抓好民营经济“六个一”行动,实施民营企业培优育强行动,主动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落实促进民间投资各项政策,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加强政策和舆论引导,切实落实好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基础制度。加强信用监管
12、和信用核查,推广“湘信贷”,积极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落实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制度,持续开展不当市场干预行为清理整顿,保障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使用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落实“十个坚决”措施,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各地大胆创新体制机制,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构筑发展新优势。持续打造“一件事一次力、”升级版。建好用好“湘易办”超级服务端。开展涉企“政府承诺、拖欠账款”历史遗留问题清理行动,推行“首违不罚”等柔性执法。纠治部分地方和部门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线审批、执法人员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
13、问题。创新市县、园区营商环境评价。四、推动科教强省建设,助力开辟创新发展新赛道推动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6.5%左右。支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调整学前教育资源,重点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强县域高中建设,增加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推进高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持续改善本科高校办学条件,持续提升本科录取率。力争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稳步提升。推动“双减”走深走实,加强校外培训监管。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集中力量在种业、计算、智能制造、
14、北斗应用、生命健康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力争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4200件左右。持续开展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实施100个“产品创新强基”项目。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全覆盖。发挥好省属国有企业在增加研发投入方面的引领作用。统筹推进“三区两山两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四大实验室”“四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加快建设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高标准规划建设湘江科学城。推进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体系向区县延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赋权改革试点。清理修订现有创新政策,深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打造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促进创新合作的高端会展平台。强化人才引进培育。深入实施“芙蓉计划”,大
15、力推进创新人才工程,围绕人才团队和人才家庭基本单元,营造良好人才生态。打造高层次专家服务基层的常态化平台,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激发区域经济新动能融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落实中部崛起战略,协同推进长江中游三省高质量发展,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和鄂南湘北跨省协作示范区建设。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推动强省会和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全面落实“1+N”政策,持续打造一批长株潭一体化标志性工程。优化调整绿心总体规划,加快推进绿心中央公园建设。加快建设临园、临江两个融城片区和临空、临港两个产业片区。研究制定户籍、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
16、服务同城化政策。推动长株潭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省内区域联动协调发展。推进岳阳、衡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创新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机制。组织实施好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推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城市等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县一策”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实施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加强城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实施县以上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攻坚行动,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六、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推动形成乡村振兴新局面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水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完善农业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135万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