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瑞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征求意见稿).docx(6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瑞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一、总体要求4(一)指导思想4(二)基本原则5主要目标6三、重点任务6(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7(二)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9(三)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14(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17(五)节能降碳增效行动21(六)循环经济降碳行动24(七)科技创新引领行动27(八)固碳增汇提升行动30(九)绿色低碳全民行动33(十)实施试点示范行动36四、政策保障37(一)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37(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38(三)积极参与碳排放权市场交易39五、组织实施39(一)加强统筹协调39(二)强化责任落实40(三)严格监督考核40附表:瑞昌市碳达峰实施路径及重点任务清
2、单42瑞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我国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九江市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赣府发(202
3、2)17号)和九江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九府发(2022)27号),结合瑞昌市实际,扎实推进全市碳达峰行动工作,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整体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围绕瑞昌建设“绿色示范”的发展定位,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
4、动工业、科技、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领域低碳发展,加强节能降碳增效、循环经济降碳、生态系统碳汇等,加快形成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有力有序做好碳达峰工作,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基本原则一一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全面准确认识碳达峰行动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坚持系统观念,全局统筹、战略谋划、整体推进,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总体设计和统筹协调,科学系统制定全市各领域、各行业碳达峰策略,规划部署重点任务。节约优先,提质增效。坚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5、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双轮驱动,协同发力。坚持双轮驱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以碳减排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市场主体低碳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先立后破、安全降碳。有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处理好降碳与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确保安全稳定降碳。二、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煤炭消费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
6、的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供应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7.7%,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省市下达指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耗能行业能源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新能源占比大幅增加,煤炭消费占比逐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实现普遍应用,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全面建立。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
7、消费比重达到省、九江市确定的目标值,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省、九江市下达指标,确保实现碳达峰目标。三、重点任务将碳达峰的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循环经济降碳行动、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固碳增汇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实施专项碳达峰试点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要坚持安全平稳降碳,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1.
8、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强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不断推进节煤提效,严控新增耗煤项目,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推动全市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持续下降。推行清洁能源替代,加大电能替代力度,深入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工程,推动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的提高。按照煤炭集中使用、清洁利用的原则,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支持建材、化工等行业重点用煤企业加快煤电机组改造提升,推进自备燃煤机组的锅炉掺烧沼气工程,进一步降低平均供电煤耗,推动煤炭清洁化改造,实施重点企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推广余热发电、余热供暖,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技改投入,改善能耗指标。统筹推进城
9、乡燃气站和燃气管道建设,完成市政燃气管线连头成环工作,提高城市管网整体覆盖率和使用率。加快天然气发展利用,保障民生用气,推进瑞昌市码头调压站工程建设,稳步提升工业用气比例,支持机动车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加强成品油质量监督检查,持续开展对加油站、储油库的油品质量抽检,依法查处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保障合格燃油市场供应。(市发改委、九江市瑞昌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国发天然气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提高新能源利用占比编制瑞昌市可再生能源开发方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光伏、水电、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配置
10、效率,分片促进瑞昌光伏产业发展,分类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经开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完善“绿色能源+”发展模式,提高新能源在工业领域消费占比,打造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渔业养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农业光伏产业链;大力推进风电开发利用,加快特变电工瑞昌横立山风电场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特变电工瑞昌横立山风电场二期项目;统筹推进生物质和城镇生活垃圾发电发展,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跨越式增长。鼓励企业建设厂区光伏电站和能源管理中心,优化工厂用能结构,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到120万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产量在一次能源生产中占比大幅提高。到2030
11、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和非化石能源占比进一步增长。(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林业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各相关乡镇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推动源网荷储各环节的新型技术应用和运行模式创新,推动新型储能系统建设,推广以分布式“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微电网,探索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试点,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依托数字化、智慧化等先进的前沿技术,加快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系统建设,不断优化整合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侧资源,探索构建具有绿色高效、柔性开放、安全智能等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到202
12、5年,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显著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初步建立。到2030年,电网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字电网全面建成,全市电网具备5%左右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国网电力瑞昌分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工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对全市整体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影响。工业领域要加快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1.构建“3+N”产业发展体系聚焦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目标,按照“高大上、链群配”的思路,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构建“3+N”产业发展体系。提
13、升主导产业绿色制造水平。构建以LED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充分发挥临汾接汉区位优势,加快融入武汉光谷经济圈,在培育龙头企业和做优产业配套上双向发力,积极创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积极申报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加快打造长江经济带(瑞昌)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构建智能化为代表的木业家居产业,坚持发挥港口优势、打好板材基础、做强市场终端,在延链补链壮链上持续发力,对接引进木业全国20强企业,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增资扩能,重点发展实木套房、全屋定制、红木家具、智慧家居,推动产业“制造”变“智造”,打造长江中游知名的中高端实木家具生产基地。构建以高分子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电
14、池材料等,聚焦产业链发展闭环和企业间产品互通,全力引进新材料头部企业,推动产业纵向链接、横向配套,打造工业增长极。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加快培育新经济新动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打造中国管网产业之都。进一步推动全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纵深发展,继续实施电子信息、木业家居、新材料、现代轻纺等八大产业链链长制,进一步补链稳链强链延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及产业链之间低碳协同发展,推动产业循环链接,提升产业绿色配套水平。(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经开区、码头工业城,重点产业链链长单位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提升工业绿色低碳水平继续实施园区屋顶分
15、布式光伏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释放能耗空间,促进工业能源消费低碳化。强化用能管理,完善新引入项目能耗评估机制,鼓励已建企业优化工艺流程,排查淘汰落后工艺产能,推动低效企业“腾笼换鸟”,提升全产业低耗能设备配备比例。以龙头企业为引领,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与传统化石能源使用密切相关的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打造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示范区。实施中小企业绿色发展促进工程,开展中小企业节能诊断服务,在低碳产品开发、低碳技术创新等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推动中小纺织企业整合重组,推进纺织行业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促进纺织产业低碳升级。采取“一企一策”方式,
16、为重点企业量身定制降碳解决方案,挖掘能耗潜量。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和绿色供应链企业,推进原料无害化、能源低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加大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不断提升绿色化水平。(市发改委、市工信局、九江市瑞昌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经开区、码头工业城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快数字化赋能低碳发展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抢抓国家“新基建”投资和省获批“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契机,积极搭建功能平台,强化要素支撑,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着力引进一批物联网、区块链、5G通讯技术等,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和智能制造升级工程,积极推动5G与电子信息、木业家居、化工、建材、纺织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企业上云、两化融合、智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