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规程标准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规程标准文本.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CS07040CCSA78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XXXX-2023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3dgroundpenetratingradardetection2023 -XX-XX 实施(征求意见稿)2023-XX-XX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一般规定25探测准备46探测流程67数据处理与资料解译78风险管控及处置措施129成果提交13附录A(资料性附录)成果报告编写15附录B(资料性附录)三维地质雷达探测记录表17附录C(资料性附录)三维地质雷达探测现场记录表18附录D(资料性附录)
2、复测记录表19附录E(资料性附录)异常体验证现场记录表20附录F(资料性附录)地质雷达探测病害记录表21附录G(资料性附录)地质雷达探测病害记录卡22本文件按照GBTl.l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本文件由江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地质局物化探大队、江西省瑞华国土勘测规划工程有限公司、南昌市市政设施事务中心、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昌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省物化探地质工程有限公
3、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三维地质雷达探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探测准备、探测流程、数据处理与资料解译、风险管控及处置措施、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城镇道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步道)、广场、堤坝、高速公路及地下基础设施沿线等区域三维地质雷达探测,多通道二维地质雷达探测可参考本文件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GJZT8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4、437城市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CJJ/T8城市测量规范CJJfT73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RISN-TG024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技术导则T/CMEA2-2018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三维地质雷达3dgroundpenetratingradar利用短脉冲电磁波对某区域探测,采用阵列天线激发、接收技术,经数字信号处理,能够形成高密度电磁波数据的一种地质雷达。3.2介电常数dieIectricconstant物质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储存极化电荷的能力,是一个点的电位移与电场强度的比值。3.3相对介电常数relativedielec
5、tricconstant介质的介电常数与真空中介电常数的比值。3.4中心频率centerfrequency天线通频带频率的算术平均值。3.5采样率sampIingrate每个采样周期的采样点数。3.6采样时窗SamPlingwindow地质雷达信号采集的时间范围。3.7空洞void地下土体中自然发育或人工形成的洞体,洞体净高应不小于0.3m。3.8脱空cavityunderneathpavement道路硬质结构层间不连续接触的空隙,空隙净高应小于0.3m。3.9疏松体100Selyinfilledvoid密实度明显低于周边土体的不良地质体。3.10富水体water-richvoid含水量明显高
6、于周边土体的不良地质体。3.11干扰源iinterferencesource影响道路路面探测信号质量、数据信噪比的各种干扰因素。3 .12风险评价riskevaIuationofundergrounddisease根据路基病害的类型、埋深、规模及周边环境影响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评估地下病害对道路危害性影响程度,划分安全风险等级,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4 一般规定4.1 仪器设备4.1.1 三维地质雷达系统主要由三维雷达探测车、多通道地质雷达主机、天线、定位装置及数据处理软件组成。4.1.2 三维地质雷达技术性能指标及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三维地质雷达性能要求序号参数类别性能指标技术要
7、求1系统性能系统增益150dB2时窗4ns-40960ns3技术性能系统信噪比110dB4测试性能水平定位误差5cm5测深测量误差20cm6A/D转换位数16bit4.1.3三维地质雷达使用功能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三维地质雷达使用功能要求序号功能类别功能名称功能要求I实时采集位置标记同步触发同步采集2显示方式图谱显示3数据处理参数编辑整理及编辑、信号分析、增益调整4滤波处理滤波背景消除、反褶积、偏移归位、数据平滑、地形校正4.2 探测单位4.2.1资质应具有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有效期内的测绘甲级资质(含工程测量)具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证书):需包含地下病害体检测相关参数。4.
8、2.2人员探测工作人员应满足以下要求:a)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从事地下病害体探测项目管理经验,有地下病害体探测领域相关专业背景或教育培训经历,具备物探、岩土、道路或测绘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地下病害体探测相关工作3年以上;b)技术负责人应掌握地下病害体探测的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地下病害体探测领域相关专业背景或教育培训经历,具备物探、岩土、道路或测绘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地下病害体探测相关工作5年以上;c)作业人员应具有地下病害体探测领域相关专业背景或教育培训经历,经技术培训和施工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d)以上人员应为探测单位正式员工,且与探测单位签订全日制劳动合同。4.3
9、安全保障安全保障工作应包括不限于以下内容:a)保护探测工作相关资料的安全和知识产权;b)探测前应开展安全培训,设置专职安全员;c)保障设备、车辆及系统的运行安全:d)确保各方人员和财产的安全;e)作业应符合交通管理部门相关规定,穿戴反光安全服、佩戴警示灯,所有设备均粘贴反光条;D不应将未经管理单位授权的探测成果传递给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g)不应对外泄漏或发布任何与探测工作相关的信息,不应将未经授权的探测信息用于其他用途。5探测准备5.1 技术准备应组织学习作业流程和设计指南,明确相关技术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以及常见故障解决方法,文明安全施工。5.2 雷达天线频率天线频率应根据工作目的、探测深度
10、及所探测的目标等综合分析选定,探测深度与天线频率参考数据见表3,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一当多种频率的天线均能满足分辨率条件时,宜选择频率相对较低的天线;一一当多种频率的天线均满足探测深度条件时,宜选择频率相对较高的天线。表3探测深度与天线频率参考数据天线主频(MHZ)1002004006009001300及以上有效探测深度潮湿环境5321.00.3(m)干燥环境7541.01.50.55.3 探测类型5.3.1定期探测以下道路区域应开展定期探测工作,探测周期需满足如下要求:a)曾探测出存在地下病害体的路段,修复后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应加强探测,探测周期不宜超过6个月/次;b)学校、医院、主要景区、主
11、要商业街区等人流密集区域道路,探测周期不宜超过1年/次;c)重点管线区域、大型地下穿越工程沿线及周边区域道路,探测周期不宜超过1年/次;d)城市主干路、快速路探测周期不宜超过1年/次,次干路探测周期不宜超过2年/次,支路探测周期不宜超过3年/次。5.3.2专项探测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及时安排探测工作,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即应开展专项探测工作:a)地铁隧道盾构、非开挖管道铺设、深基坑围护等地下工程,分别在施工前、施工中、竣工后开展周边道路地下病害体探测,施工跨度超过6个月的应加密探测;b)历史上发生过道路塌陷事故的区域,对周边路段灵活安排地下病害体探测工作;c)汛期及汛期后、地下水位突然变化、
12、道路荷载增加、岩溶发育期、地震断裂带等地下岩土环境变化区域道路,根据自然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情况安排探测;d)重点保障项目、重要大型活动、外交、大型体育赛事等文体活动举办地周边道路区域,活动举办前3个月内进行探测;e)其他潜在安全风险区域,在周边影响路段灵活安排地下病害体探测工作。5.3.3应急探测5. 3.3.1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即应开展应急探测工作:一刚发生过(24小时内)塌陷事故;一建(构)筑物、道路交叉路口或管线(道)累计沉降量超限,或地面出现明显沉降或塌陷区域:一一地面累计沉降量报警或地下工程发生渗水、涌水、漏砂等险情时;一对地下管渠或其附属设施进行排查、探测或养护工作中发现渗漏、破损
13、、损坏等隐患;一管理单位认为的其他需要进行应急探测的情形。5. 3.3.2应急探测工作应满足如下要求:一承担应急探测的单位需成立应急探测专项组,在项目所在地区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或者常驻办公点,配备组长和技术工作人员,仪器设备保持常年在位;一应急探测专项组具备24小时全天候应急响应能力,从接受任务开始计时,人员、设备在2小时内到达现场并开展工作。5.4 仪器设备准备探测工作所需仪器设备应并做好以下准备工作:a)应对测距轮进行标定,标定距离不小于200m,误差大于1%。时需重新标定;b)地质雷达应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期间核查,未经检定、校准或已超出检定、校准有效时间的仪器不应用于探测工作;O若采用多
14、台雷达工作,应在同一已知地质异常体上方检查设备与探测要求(如探测深度、分辨率)的一致性。5.5 资料收集工作开展前应收集以下资料:a)探测区域相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b)探测区域地形图、地下管线图资料;C)工程相关施工图纸等资料;d)历年相关道路探测成果资料。5.6 现场踏勘现场踏勘应完成以下主要工作:a)掌握探测区域工作环境条件、地形地貌、交通条件、路面破损情况等;b)了解干扰源的类型及位置;C)核实收集资料的可靠性。5.7 探测环境探测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a)探测过程中宜确保探测区域路面无障碍物,宜保持探测路面平整;b)探测过程中探测区域表面宜保持干燥,相对湿度宜小于90%;c)工作温度宜满足-10C40Cd)场地有水的情况,电缆、天线接头应做防水处理,利用防水布保护天线;e)应尽量避开地面金属物或空中高压电线的电磁波干扰,宜选择电磁波环境较简单的区域布置地质雷达测线。6探测流程6.1 现场探测现场探测工作应按照JGJ/T437的要求执行。6.2 测线布置原则6.2.1测线束长度、间距应使探测的异常体连续、完整,便于追踪;测线束布设应使三维地质雷达数据尽可能覆盖整个探测区域。6.2.2测线宜避开地形及其他干扰的影响06.2.3测线宜通过已知点布设,对重点区域或异常体宜适当加密或网状布设。6.3系统标定采用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