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现代文阅读检测卷(一)(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现代文阅读检测卷(一)(含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现代文阅读检测卷(一)(含解析)期中现代文阅读检测卷(一)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一.现代文阅读(共6小题)1 .阅读。落花生(节选)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不好看,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J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
2、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1)“体面”的意思有:A.相貌好看,美丽;B.光荣,光彩;C.面子,身份,体统。文中加点的“体面”的意思是o(填序号)(2)给第3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3)父亲对孩子们的希望是什么?(4)你由花生想到了哪些为人民作贡献的人?(请列举两类人)“我”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2 .阅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选段,完成练习。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
3、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
4、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诗情画意A.心愿B.思想;想法C.境界:情调西洋景观A.看B.景象或样子C.对事物的认识武陵春色A.情景;景象B.颜色C.脸上表现的神情(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景观仿照仿佛反义词:收藏珍贵销毁(3)用“划出承上启下的句子。(4)文段中画曲线的句子写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5)读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6)“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7)作为一名小学生
5、,当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些什么?3.阅读。猎人海力布(节选)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呢,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
6、延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1)选文中加点的“这个消息”指的是什么消息?请用“”画出来。(2)从“急忙“焦急”急得掉下了眼泪”可以看出,海力布当时A.因为乡亲们不相信自己,感到很委屈。B.害怕自己变成石头。C.心里很着急,想让乡亲们快点搬到安全的地方。(3)画“”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什么描写?你从中看出海力布有怎样的品质?(4)五十年过去了
7、,一个老爷爷向自己的孙子、孙女讲起了曾经的那场大洪水,以及变成石头的海力布,他会是什么心情,他会怎么说呢?请写一写。4.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练习。笔墨童年余秋雨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美丽的童年。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在这样的日子里,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m6m)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辟)远的山村。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
8、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观台结冰了,怎么办?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观台上都倒了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Q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因为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
9、,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同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
10、去,恭恭敬敬地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面刻着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不识字的人(尊重尊敬)文字,就像我们崇拜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这是我的起点。(1)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2)“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J这句话的意思是A.我们的毛笔字写得像李白的字。B.李白斗酒诗百篇,我们蘸酒写字好像有他的风采。C.我们写的毛笔字像李白的字一样有韵味。D.我们写
11、的诗和李白的诗风格相似。(3)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层含义是A.“我”小时候不懂事,总给老师们添麻烦,心里有歉意。B.老师对“我”的关爱激发了“我”对书法的兴趣。C.老师们抱“我”去校门口的小河边洗墨迹的途中,教“我”如何写毛笔字。D.老师们紧紧抱着“我”,快速走向小河边,帮“我”清洗脸上和手上的墨迹。(4)联系全文,认真思考题目“笔墨童年”中的“笔墨”指的是A,写字用的笔和墨。B.用笔墨写的字。C.童年时用毛笔字的楷书。D.文字和文化。(5)对文章结尾的特点及表达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结尾突然,首尾呼应,表明作者从家乡走向了外面的世界。B.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疑问,思考作者的起点到底是什么
12、。C.结尾自然简洁,点明中心,童年的经历和家乡的文化氛围给作者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D.结尾自然简洁点明中心,乡人敬惜字纸,给作者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练习。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的折射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见过这种现象的人无不称赞其奇炒之极。海市蜃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揭示了它的奥秘:当空气中各层的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发生了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看见空中或地面以上远处物体的影像。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两个地区。骄阳当空,沙漠热,沙子被太阳晒得很烫,靠近沙漠表面
13、的空气因膨胀而变稀薄,可上层空气冷,比较密。光线通常是直线传播的,但在空气密度不同的地方会发生折射。因此,当远处的光线从浓密的空气进入稀薄的空气时,光线就会转变,使远处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是沙漠里常出现的现象。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而出现在海面上的海市蜃楼,则成为一大景观,被旅行者啧啧称赞。夏天,海面附近的温度比高空低,空气由于热胀冷缩,上层的空气比海面附近的空气稀疏,远处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在射向空中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疏密发生变化而折射,逐渐向地面弯曲,进入观察者眼中,逆着光线望去,就觉得好像是从海面上空的物体射来一样。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莱阊对面海域曾发
14、生过一次海市蜃楼。据新华社记者报道: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从蓬莱阁向北望,在长达100多米的辽阔海面上,出现种种奇观,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显现出从未见过的岛屿。其间有清晰的高楼大厦,周围有冒烟的烟囱,在浪涛万顷的海面上展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电视台记者在国内首次拍摄现场实况,可以使从未亲眼见过海市蜃楼的人大开眼界。(1)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这两个地区。(2)短文第2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oA.海市蜃楼的得名B.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C.海市蜃楼是蜃吐气而成的D.海市蜃楼只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3)品读画线的语句,完成练习。画线的语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从17日下午
15、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句中的“左右”可以删去吗?说说你的理由。(4)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写出了海市蜃楼的名称的由来,也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吸引读者。B.当远处的光线从浓密空气进入稀薄空气时,光线就会转变,使远处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前。C.”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D.作者在介绍海市蜃楼形成的地区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6.阅读。将相和(节选)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官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