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小汗腺汗孔瘤ppt课件.ppt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524529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ppt课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ppt课件.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ppt课件.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ppt课件.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ppt课件.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恶性小汗腺汗孔瘤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恶性小汗腺汗孔瘤恶性小汗腺汗孔瘤英文名称英文名称malignant eccrine poroma别名别名porocarcinoma;汗孔癌类别类别肿瘤科/皮肤肿瘤/皮肤附属器肿瘤 ICD号号C44概述概述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malignant eccrine poroma)又称汗孔癌(porocarcinoma)发生于长期存在的小汗腺汗孔瘤(50%)但亦可原发。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文献报告超过120例,平均年龄70岁,男女发病相等。目前没有其他相关内容描述。病因病因 病因尚不明。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类似汗孔瘤,但也可表现为蓝色或黑色结节,斑块或溃疡性肿瘤。文献报

2、告超过120例,平均年龄70岁,男女发病相等。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小腿(30%),足(20%),颜面(12%),大腿(8%),臂(7%)。有趣的是与汗孔瘤不同者,本病罕侵犯手掌(1例)和足跖部(8例),约20%发生局部转移,10%发生远处转移。如发生转移,死亡率为70%。并发症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其他辅助检查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恶性小汗腺汗孔瘤可见于小汗腺汗孔瘤或纯粹表皮内小汗腺汗孔瘤毗邻处。在良性小汗腺汗孔瘤毗邻处见间变细胞,具有大而染色深,不规则形核,亦可见多核细胞,细胞内富含糖原。原发肿瘤的恶性细胞可限局于表皮或可扩展至真皮内。真皮

3、内有一些游离的瘤细胞岛。由于表皮内有许多界限清楚的瘤细胞巢增生,所以表皮常有相当的棘层肥厚。表皮及真皮细胞巢中可见囊腔。皮肤转移时,表皮和真皮内均有很多瘤细胞巢,表皮中界限清楚的大小瘤细胞巢由增生的表皮鳞状细胞围绕,呈“湿疹样样癌”样方式。其他辅助检查其他辅助检查真皮内某些瘤巢位于扩大的淋巴管内,提示肿瘤在皮肤淋巴管内扩散。由于肿瘤细胞的“向表皮性”,肿瘤细胞可侵入其上表皮。诊断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治疗治疗 肿瘤小者,可单纯切除。侵袭性恶性肿瘤特别是颜面部肿瘤可行Mohs显微外科手术。转移性肿瘤可试用维A酸(异维甲酸)和干扰素综合化学疗法。预后预后 本病罕侵犯手掌(1例)和足跖部(8例),约20%发生局部转移,10%发生远处转移。如发生转移,病死率为70%。预防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