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和产业科研规划提升项目申报指南、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项目和产业科研规划提升项目申报指南、申报书.docx(5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附件12023年度河南省科技研发联合基金(产业类)重大项目申报指南一、洛阳市轴承产业研发联合基金重大项目申报指南专项一:高精密薄壁交叉滚子轴承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该专项围绕高精密薄壁交叉滚子轴承的设计、精密制造、试验评价等关键技术,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途径,解决该类轴承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问题,使我国高精密薄壁交叉滚子实现产业化,技术水平与产业规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内容:针对高精密薄壁交叉滚子轴承,应用多参数优化理论实现高承载薄壁交叉滚子轴承的低摩擦设计,考虑薄壁结构变形对轴承性能的影响,基于能量法建立轴承摩擦力矩模型;开展轴承套圈精细化加工和精密装配技术研究,通过磨削精度稳定性研究,
2、探究工艺参数对磨削变质层的影响,实现薄壁滚道组织精细化加工;针对高精密薄壁交叉滚子轴承套圈易变形,游隙控制困难大问题,探索精密装配工艺和变形控制方法,保证轴承P2精度装配要求;构建高精密薄壁交叉滚子轴承生产线实现产业化。考核指标: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现轴承P2精度等级、寿命100oO小时;开展轴承产品的主机示范应用与测试,取得企业质量标准1项,形成轴承的批量制造,年产值达到1.8亿,上市推广产品3个以上。专项二:大功率风电TRB+TRB主轴轴承高可靠性,长寿命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该专项围绕着与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配套的TRB+TRB主轴轴承仿真设计方法、用中碳合金钢无软带中频淬火替代渗碳或贝氏体
3、热处理技术、润滑油导向技术、智能滚子载荷检测技术、保持架在线受力检测及强度分析技术,攻克设计、制造、减摩、智能试验各环节的难点,实现圆锥滚子风机主轴轴承可靠性和长寿命自主技术的应用,为推进该类轴承的产业化提供科技支撑。研究内容:针对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对TRB+TRB主轴轴承高可靠性、长寿命的要求,开展有限元仿真分析计算和设计技术的研究、表面无软带感应淬火控型控性技术的研究;滚子表面油流导向的研究、圆锥滚子载荷智能检测试验技术的研究、特大型车制保持架强度智能检测试验技术的研究,建立大功率风电主轴轴承系列产品柔性试验平台,制定大功率风电主轴轴承智能检测试验技术规范;优化最终设计方案,实现成果转化和
4、产业化。考核指标:开发风电主轴轴承滚子载荷及保持架载荷智能检测软件21套;IOMW以上风机主轴轴承精度等级不低于P5;理论寿命寿命25年;应用企业不少于2家,装机不少于600台套,年产值1.5亿元;试验平台具备150Omm6000mm内径轴承的驱动功率、振动、温升等性能测试能力;申请发明专利N3项,制订标准或规范N2项。专项三:传感嵌入式智能轴承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该专项针对高端装备对关键轴承工作状态的感知需求,在保障轴承结构强度和服役性能的基础上,攻克智能轴承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传感器原位制造、测量微系统集成,轴承运行状态健康管理等技术难题,开发出2-3类智能轴承,实现在风电、轨道交通及工程机
5、械领域的应用。研究内容:基于智能轴承功能结构一体化设计,多参量传感嵌入体原位制造,复杂轴承结构约束下复合供电,高可靠测量微系统集成,轴承原位状态数模联动健康管理,智能轴承精度保持性制造与性能试验,形成传感嵌入式智能轴承设计、制造、服役状态源端监测、性能评价技术体系,实现轴承载荷、温度、转速、振动等性能指标的源端高质量测量、传输与评价,支撑轴承故障识别和运行寿命评估,实现在风电、轨道交通及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考核指标:实现振动、温度、转速、载荷等信号测量,感知物理信号4类;振动、温度、转速检测精度S1%FS,载荷检测精度W5%FS,载荷传感器原位制造器件位置精度).05mm;形成智能轴承专用的多
6、参量源端监测微型系统,系统设计尺寸40mm40mm6mm;开发智能轴承状态健康管理系统,对内外滚道打滑蹭伤、疲劳剥落等典型故障识别准确度290%;研发2类传感嵌入式智能轴承,实现在风电、轨道交通及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专项四:大功率风电齿轮箱轴承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该专项针对严重制约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严重依赖进口品牌的风力发电机齿轮箱轴承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攻克该类轴承设计技术、材料及热处理技术、精密加工技术、试验技术等诸多技术难点,解决我国风电增速箱轴承卡脖子问题,带动轴承行业技术进步,实现高端轴承自主化生产。研究内容:研发高淬透性、高纯净度轴承用钢并掌握其关键热处理技术,填补我国轴承行业此方
7、面的技术空白;高可靠性、长寿命风电增速箱轴承设计技术,掌握滚动表面对数修形控形设计技术、轴承滚子平端面与斜挡边接触设计控制技术、阶梯游隙控制技术、预紧配置技术等关键技术;大型、薄壁高精度风电增速箱轴承热处理控形技术、精密加工技术及精度保持性加工技术、轴承氧化发黑工艺表面改性技术,保持架精密压装控制技术;风电增速箱试验技术及试验评价技术,研究开发强化试验规范及试验装备,对轴承性能及寿命开展试验验证与分析。考核指标:轴承理论寿命20年;轴承精度P5级;轴承试验温度S85。(3;实现轴承批量装机,具备齿轮箱轴承5000套/年的产业能力,带动我国高品质轴承材料发展及促进风电行业发展的目标。专项五:航空
8、航天超薄壁轴承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该专项围绕航空航天超薄壁轴承(横截面积约为标准轴承的20%)设计方法缺失、制造加工难度大、精准测量困难等国产化问题,对超薄壁轴承设计方法以及制造过程中存在的端面翘曲、椭圆变形、尺寸和游隙测量、装配等问题进行研究;建设超薄壁轴承生产线,解决国外高端航空航天薄壁轴承供货周期长的弊病,同时避免“卡脖子问题发生。研究内容:开展超薄壁深沟球轴承和超薄壁角接触球轴承设计方法研究,建立超薄壁向心球轴承规范体系;研究超薄壁轴承的预紧力和摩擦力矩控制技术,揭示预紧力对轴承摩擦力矩的影响机理;研究超薄壁轴承套圈及保持架高精度制造技术;研究超薄壁轴承尺寸精确检测技术,研制超薄壁
9、轴承外形尺寸专用检测设备;研究超薄壁轴承批产制造技术。通过该项目研究推动航空超薄壁轴承的国产化进程,具备自主可控能力,使我国超薄壁轴承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国产化替代。考核指标:形成超薄壁轴承设计方法1套;研制3个典型型号产品,精度达到P4;超薄壁轴承尺寸检测仪器1台,测量精度lm;超薄壁轴承预紧力的精确控制方法1项,控制误差20%;发明专利4项,标准/规范3项,论文2篇,超薄壁轴承生产线1条,具备年产IOoo套薄壁轴承的能力;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客户不少于5家。二、新乡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研发联合基金重大专项申报指南专项一:促进皮肤创伤再生修复的天然药研制及成果转化该专项针对全球数亿人次
10、的皮肤创伤再生修复医疗的迫切需求,聚焦目前以人造皮肤疗法和细胞疗法为代表的皮肤再生修复具有成本高、修复性能不足、细胞来源不稳定和保存时间短等缺陷和较高的伦理危机风险等医学前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基于天然提取物对皮肤修复效果的研究,解析天然小分子物质在组织学水平、细胞学水平、分子水平等方面对于创伤愈合的促进作用和调控机制,挖掘药物靶点,开发出价格相对便宜、修复效果好的生物药并规模化生产,为我省生物自研药的发展提供支撑作用。研究内容:筛选纯化皮肤创伤修复壳聚糖类天然物质,验证其在人工皮肤的抗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的良好作用;以模式哺乳动物小鼠为模型,探索其促进皮肤创伤再生修复的治疗靶点及再生愈合分子
11、机制;明确壳聚糖功能小分子药物的产业优化分离技术,构建几丁质资源的先进生物加工和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探讨低共熔溶剂在甲壳素提取、溶解、表面改性及纳米化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突破生产转化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创新药物开发与推广提供技术支撑。考核指标:1.新增项目投资额3000万元;2.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4%;3.阐明提取物促进皮肤创伤再生性愈合的生物学机制,挖掘药物靶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2-5项;4.成果转化新孵化企业1-3家;5.带动企业税收缴纳增速8%以上;6.引进创新人才团队5个,新建研发平台2个,培育科技人才20人;7,完成3个靶向目标化合物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初步实现转化科技
12、成果13项;8.联合合作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3:1以上;9.促进科技投融资100O万元;10.培养高新技术企业1-2家;IL提升新产品销售占比6%以上;12.带动当地产业增加值2000万元以上;13.带动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14.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1-2项;15.制定技术行业、企业或国家标准12项;16.新建相关产品生产线1条;17发表高水平论文2-5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5项。专项二:组织工程骨、软骨体外构建技术研发与临床转化应用该专项针对我省常见和多发的先天性、创伤性和退行性骨、软骨损伤疾病,运用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技术,开展组织工程骨、软骨等组织体外构建关键技术研发及临
13、床转化应用,旨在进一步强化我省相关疾病的创新性治疗技术体系构建和团队建设,开创组织缺损疾病治疗的创新治疗模式,开发出新型临床医疗技术,并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从而提高骨、软骨缺损疾病治疗水平,努力实现损伤部位的永久性生理功能重建,提升我省创新医疗水平。研究内容:建立干细胞、软骨细胞大规模体外扩增工艺,获得安全性验证报告;研发骨、软骨再生微环境仿生支架,进行功能评价,获得安全性检测报告,申请医疗器械;建立组织工程骨、软骨活体组织体外构建技术,完成工艺验证和稳定性研究;建设适合活体组织培养的GMP车间,建设生产管理体系和生产线;建立大动物损伤模型并验证活体组织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针对多种适应症的系
14、列体外组织再生核心技术及其创新临床治疗体系,实现相关组织缺损的永久性生理功能重建。考核指标:1.新增项目投资额3000万元;2.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5%以上;3.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数量2项以上;4.成果转化新孵化企业1家;5.带动企业税收缴纳额增速15%;6.引进创新人才团队数量2个;7.转化科技成果数量3项;8.联合合作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3:1;9.提升新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10.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2项;11.制定技术行业、企业或国家标准1项;12.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个以上。专项三:细胞治疗上游原料关键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该专项针对目前95%以上细胞治疗用的无血清培养基依赖
15、于国外进口,存在动物源、血清替代物等问题,导致培养基质量不稳定,添加的多种生长因子成本高、培养效果不稳定,增加后续临床使用存在风险等问题,利用人工智能筛选对免疫细胞等增殖和表型鉴定等有显著作用的添加组分,突破国外技术壁垒,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细胞治疗的系列高质无血清培养基。同时,基于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规模化生产细胞治疗用生长因子,降低批次间差异,提升我省生物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健康中原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研究内容:针对细胞治疗无血清培养基成分不明确等问题,基于试验设计(DOE)法,筛选影响细胞增殖的关键组分并进行优化;对表型鉴定等关键参数进行分析,根据Plackett-Burman设
16、计,最速上升法摸索其中3个显著影响关键属性的最优浓度范围;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分析关键组分的最优添加浓度;最后进行最优条件的验证,并建设细胞治疗用无血清培养基GMP生产线。突破细胞因子表达核心技术,建立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发中心,并实现成果转化。考核指标:1.新增项目投资额100O万元;2.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6%;3.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数量1项;4.带动企业税收缴纳额增速15%;5.引进创新人才团队数量1个;6.转化科技成果数量2项;7.联合合作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3:1;8.项目执行期内提升新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9.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3项;10.制定技术行业、企业或国家标准1项;11.新建生产线1条;12.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个;13.年产高质无血清培养基3000L以上。专项四:基于干细胞与类器官的重大难治性疾病的诊疗技术开发该专项聚焦严重影响我省人民健康的重大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