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设计方案详细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设计方案详细概述.docx(8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技术设计方案1.1概述1. 1.1基本概况项目位于琳琅山风景区,地处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总面积52.5平方公里。琳琅山风景区东经1066131,北纬3147,03”。介于东经1061310652,北纬31。1,31039之间。本次规划核心区范围北至关刀山脊梁,南至蔡家坪村山脊梁,东至席家硬私塾,西至梅子河新马公路,规划面积约5.6平方公里。景区属中丘中谷地貌,海拔最高点关刀山657.75米,最低点主入口416.38米,相对高差241.37米,景区内关刀山一琳琅山一狮墩包一轿顶山一线山岭由高到底,自东北向西南蜿蜒而下,将景区一分为二:西北部分为朱家湾,东南部分为琳琅水库、大湾堰,均为深丘起伏
2、地貌,区内山岭纵横交错,溪沟蜿蜒曲折,形成凹凸的复杂地形。景区气候类型属川北部深丘低山温凉气候,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日照1566小时,全年无霜期224天,雨量充沛,降雨集中在秋季,年平均降雨量10151323.5亳米;冬冷夏热,春秋温凉,四季分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1.1. 2工作任务及要求工作任务是对琳琅山核心景区5.6平方公里范围进行无人机航飞,获取高分辨率航摄影像,并制作1:500DOM成果数据;制作琳琅山核心景区5.6平方公里1:1000地形图(主要核心区域约0.36平方公里需制作1:500地形图);制作1:1000勘测定界成果(以社为单位对数据成果进行统计,包括测绘出社界空
3、间位置、四至界线、面积、地类分类;同时该勘测定界成果数据需满足土地征收赔偿使用)并制作相应表册,同时野外勘测时需现场签订指界确认表;确定测区内已征收和未征收土地范围;确定测区范围内基本农田保护区、朱德故居文物保护区、生态红线、国有用地及集体建设用地界线;测区内征用、租用占地面积测绘图;测区范围内征、租用占地面积图(其中公路、游步道、停车场、绿化等),并做好数据关联整合工作。任务要求:1、收集相关资料收集琳琅山核心景区行政区划界线、已有的成果数据、控制点数据,为后续开展测量作参考。2、开展无人机航飞、制作1:500DOM成果数据按仪陇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排的工作时序,中标的作业单位进驻到项目区内
4、,按工作计划,进行无人机外业航飞,获取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并制作1:5OODOM成果数据。3、完成1:1000数字化地形图成图(主要核心区域约0.36平方公里制作1:500地形图)获取三维数据后,对数据的精度、照片的分辨率等问题进行分析,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后进行数字化地形图数据的采集工作,数据采集完成后提交外业对内业数据进行实地检查并修补测,最终形成合格的1:1000数字化地形图(主要核心区域036平方公里形成合格的1:500地形图)。4.1:1000勘测定界成果、测区范围内基本农田保护区、朱德故居文物保护区、生态红线、国有用地及集体建设用地界线;项目测区内征用、租用占地面积测绘图;测区范围内征、
5、租用占地面积图。将无人机航摄1:1000数字地形图成果作为工作地图,在朱德故居管理局、当地政府、村社的配合下以社为单位对数据成果进行统计,包括测绘出社界空间位置、四至界线、面积、地类分类并制作相应表册,同时野外勘测时需现场签订指界确认表;确定测区内已征收和未征收土地范围;确定测区范围内基本农田保护区、朱德故居文物保护区、生态红线、国有用地及集体建设用地界线;项目测区内征用、租用占地面积测绘图;测区范围内征、租用占地面积图(其中公路、游步道、停车场、绿化等)。1.L3项目成果及要求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进行验收。非空间数据用随机抽样检杳:空间数据采用计算机软件完全检查,完成测绘成果数据并验收合格后
6、移交给仪陇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果资料清单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序号内容介质套数11:500DoM成果数据电子121:1000数字化地形图(主要核心区域0.36平方公里1:500地形图)纸质及电子131:1000勘测定界成果(以社为单位对数据成果进行统计,包括测绘出社界空间位置、四至界线、面积、土地分类,并满足土地征收赔偿使用)相应表册及指界确认表纸质及电子14测区内已征收和未征收土地范围图电子15测区范围内基本农田保护区、朱德故居文物保护区、生态红线、国有用地及集体建设用地界线电子16测区内征用、租用占地面积测绘图电子1上述未提及的与项目相关的成果资料及采购人认为必要的,供应商应配合采购人的需求
7、提供。1. 2技术标准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3001-2010;3、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3002-2010;4、低空数子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3003-2010;5、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6、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Z8021-201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11、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
8、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7号,2003年发布;2010年11月30日修正):1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13、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17)15、四川省级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16、经审批的本项目技术设计书;1.3 主要技术指标1.4 .1数学基础1 .平面控制系统采用“2000大地坐标系统”;2 .高程控制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1.3.2计量单位长度单位:采用“米(m)”保留两位小数;1.4技术实施方案1.4.1正射影像
9、图(DOM)生产本项目包含的工作流程依次为:无人机航摄、像片控制测量、空中三角测量、数字线画图(DLG)生产、外业调绘及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制作。各部分操作流程、技术要求、注意事项、归档成果如下。1.4.1.1无人机航摄(1)工艺流程无人机航摄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2)航摄范围覆盖航线按常规方法敷设时,平行于摄区边界线的首末航线一般敷设在摄区边界线上或边界线外,确保摄区边界实际覆盖不少于像幅的30%。在便于施测像片控制点及不影响内业正常加密时,旁向超出摄区边界线不少于像幅的15%,可视为合格;航向覆盖超出摄区边界线至少一条基线;分区边界覆盖应满足分区间各自满幅的要求;城市地区航摄飞行应考虑
10、投影差带来的数字影像自动匹配困难的因素,适当加大航向重叠度。是(资料整理、成果提交)航摄技术流程图(3)飞行实施和质量控制在作业飞行前,协调空域、检查飞行计划是否完整,是否与当前摄区吻合;检查IMU/GPS系统设备初始化是否正常;检查系统中存储设备容量能否满足满架次航摄作业的所有波段的影像数据、GPS数据及其他必要数据;检查航摄系统中各项参数设置是否正确。航迹控制按设计航线坐标采用GPS导航。像片倾斜角的控制一般不应大于2。,最大不应大于3oo在航摄过程中及时修正偏流,以保证旋偏角一般不大于15。,在像片航向和旁向重叠度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最大不超过25。在一条航线上达到或接近最大旋偏角限差
11、的像片数不得连续超过三片;在一个摄区内出现最大旋偏角的像片数不得超过摄区像片总数的4%。航线再曲度的控制:设计足够的预备线长度,且GPS导航系统能直观观察航迹偏差,可将漂移减小到最小,同时飞行管理系统对曝光触发点的范围设置可以保证航线方曲度不大于l%o航高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设计的摄影比例尺和像片重叠度。飞行的航高指示器是气压高度表,每天飞行前,飞行员都要到气象部门了解机场天气,同时记录当时的气压值。根据气压值和机场的标准高度值,确定出气压高度表在地面的基准值。飞机按照基准值飞到航空摄影要求的作业高度进行作业,同时参考GPS实时高程,飞行员随时对飞机航高给予修正,以保证同一航线上相邻像片的航高差不
12、大于30米;最大航高和最小航高之差不大于50米。摄影分区内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不得大于设计航高的5%。每架次飞行结束,由摄影员填写航摄飞行记录,记录表的格式按照相关规范执行。航摄任务设计软件飞马无人机管家:自动航摄设计、输出设计略图、航线起始点坐标等。(4)影像数据处理分别进行原始数据的辐射处理(以补偿由于温度、光圈和其他辐射因素所造成的缺陷)和几何纠正(以修正镜头畸变和倾斜)最后镶嵌在一起,同时可以产生几种不同类型的文件输出格式一全色、彩色(RGB模式)和彩红外格式。(5)摄影质量控制在确保飞行天气及质量前提下,飞行中、结束返航前对每一张小索引像片进行检查;确保飞行无一漏飞、每张像片上无云
13、影及烟雾。影像质量要求影像清晰,反差适中,颜色饱和,色彩鲜明,色调一致。有较丰富的层次、能辨别与地面分辨率相适应的细小地物影像,满足外业全要素精确调绘和室内判读的要求。(6)成果质量检查检查范围包括飞行质量、影像质量。主要检查以下几个方面:像片重叠度、像片倾斜角、像片旋偏角、航线弯曲度、航高保持、摄区及分区覆盖保证、影像质量、漏洞等。(7)补摄与重摄航摄过程中出现的绝对漏洞、相对漏洞及其它严重缺陷必须及时补摄。漏洞补摄必须按原设计航迹进行。补摄航线的长度应满足用户区域网加密布点的要求。对于不影响内业加密选点和模型连接的相对漏洞及局部缺陷(如云、云影、斑痕等),可只在漏洞处补摄,补摄航线的两端应
14、超出漏洞外一条基线;否则,整条航线补飞。应采用同一主距的数字航摄仪进行补摄。1.4.L2像片控制测量(1)工艺流程像片控制测量流程如下图所示。像片控制测量流程图(2)技术指标要求本区采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进行像控点测量,像控点对最近基础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中误差不超过下表的规定。航外控制测量平面和高程精度指标表(单位:米)tl误差成图比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平面高程平面高程平面高程平面高程1:5000.060.050.060.10.060.10.060.11:10000.120.050.120.10.120.10.120.2注:大面积森林、沙漠、戈壁、沼泽以及小面积海岛(礁)等特殊困难地区,像控
15、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高程中误差可相应放宽0.5倍。最大误差为2倍中误差。3)基础控制资料收集作业前从测绘部门收集测区的基础控制资料,作为起算点。(4)布点方案本区采用IMU/GPS航摄技术。本区像控点全部布设为平高点。检校场像控测量为了获得数字相机的检校参数,需首先进行检校场的像控测量,进行检校场空中三角测量加密,获得相片的外方位元素,与POS系统获取的外方位元素进行比较,得到检校参数。检校场的像控点按四模型布点,平高点间的基线数不超过4条。检校场的基线数不得少于10条。检校场像控测量完成后,采用空中三角测量方法,对获取的检校场像片进行空中三角测量加密计算,得到检校场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观测值。与进行IMIVGPS数据后处理,得到包括检校场的每张航片的未检校的外方位元素值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严密数学检校方法,得到检校参数三维坐标系统误差偏移值和偏心角的校正值,并进行精度评定。采用IMU/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像控布点采用IMU/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像控布点,每个区域布设九个像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