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质量隐患及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开挖质量隐患及处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基坑开挖质量隐患及处理一、地下连续墙工程墙体缺陷1.墙体出现夹层(1)现象墙体浇筑后,地下连续墙壁混凝土内存在局部或大面积泥夹层。(2)原因分析(1)混凝土导管埋入混凝土内过浅,浇筑混凝土时提管过快,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致使泥浆混入混凝土内形成夹层。(2)浇筑管摊铺面积不够,部分角落浇筑不到,被泥渣填充。(3)浇筑管理置深度不够,泥渣从底口进入混凝土内。(4)导管接头不严密,泥浆渗入导管内。(5)首批下混凝土量不足,未能将泥浆与混凝土隔开。(6)混凝土未连续浇筑,造成间断或浇筑时间过长,首批混凝土初凝失去流动性,而继续浇筑的混凝土顶破顶层上升,与泥渣混合,导致在混凝土中央有泥渣,形成夹层。(7
2、)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探错误,导管底口超出原混凝土面底口,涌入泥浆。(8)混凝土浇筑时局部塌孔。(3)治理方法混凝土已经凝固,出现夹层,应在清除后采取压浆补强方法处理;同时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二、墙体酥松、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1、现象墙体表面出现酥松、剥落,混凝土强度较低,达不到设计要求。2、原因分析(1)导管法水中浇筑混凝土操作不良,混入大量泥浆,使混凝土质量变坏,强度降低。(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砂、石级配不好,含泥量大,杂质多,砂浆少,石子多,和易性差,水灰比大,造成混凝土级配不良,强度达不到要求。(3)水泥过期或受潮结块,缺乏活
3、性,因而使混凝土强度降低。(4)槽壁土层松软,受流动水的冲刷作用使混凝土受到污染,出现酥松、剥落。3、治理方法对墙体表面出现酥松剥落,强度降低的情况时,如一面挖出的墙,应采取先将松散混凝土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不能挖出的墙,采用压浆法加固。三.地下连续墙接头漏水涌砂1、现象基坑开挖过程发现不同槽段接头、不同高度处渗水,光是浑浊泥浆水,然后大量中砂、细砂涌进坑内,接头地面(墙顶面)下陷,逐渐向深度及广度扩展,坑内堆积泥砂和积水。2、原因分析Q)挖槽机成孔时,粘附在上一槽段混凝土接头面上的泥皮、泥渣未清除掉,就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使形成泥土隔层。(2
4、)槽段内沉渣未清理干净,沉渣过厚,在混凝土浇筑时,部分沉渣会被混凝土的流动推挤到墙段接头处和两根导管中间(此处混凝土面较低),形成墙段接缝夹泥渗水和墙体中间部分渗水。圆形接头管接头在圆管抽出后,形成半圆接头,接头管以钢管作成,拔出后形成光滑圆弧面,易与边槽段混凝土接触面形成缝通道,导致漏水,在基坑挖土后,地下连续墙的墙背受土压力、水压力的作用,管接头易形成活钱,而位墙体位移,整体性能差,还易使接头缝漏水。因与一期地连墙处接茬为直缝;一期压顶梁在我部地连墙顶标高以下4m左右,并成凸出形状,开挖时不能实现与一期地连墙土全部挖出干净,混凝土浇筑后必然会夹杂土,从而会引起后期渗漏水。3、治理方法(1)
5、如渗漏水量不大,可采用防水砂浆修补;(2)渗漏涌水量较大时,可根据水量大小,用短钢管或胶管引流,周围用砂浆封住,然后在背面用水泥或化学灌浆,最后堵引流管;(3)已经出现的渗水涌砂部分可采取快速堵漏方法用水玻璃水泥堵漏。(4)漏水量很大时,用土袋堆堵,然后用水泥或化学灌浆封闭,阻水后,再拆除土袋。(5)在渗水涌砂较严重部分,应在墙后用高压注浆方法在一定宽、深部范围内注浆。四、地下连续墙钢筋没有保护层,主筋外露1.原因分析(I)槽段宽度偏小(2)钢筋笼下放过程中位置偏移(3)槽段垂直度不够,导致钢筋笼位置偏移2、治理方法将外露钢筋上的松散混凝土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