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内容全套.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509389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内容全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消防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内容全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消防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内容全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消防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内容全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消防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内容全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消防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内容全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消防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内容全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消防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内容全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消防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内容全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消防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内容全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防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内容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内容全套.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消防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内容全套第一单元燃烧基础知识【本章重点】1.熟练掌握燃烧的定义和条件2 .掌握燃烧的不同类型和有关术语的定义及其相关内容3 .了解燃烧产物的定义,类型及毒性4 .掌握烟气的危害性和流动蔓延过程5 ,掌握火焰的定义,构成及特征,燃烧热和燃烧温度的定义与变化规律一、燃烧的定义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烟气的现象。通常将气相燃烧并伴有发光现象称为有焰燃烧,物质处于固体状态而没有火焰的燃烧称为无焰燃烧。物质是否发生了燃烧反应,可根据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发出光亮这三个特征来判断。燃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能燃烧的物质一定能够被氧化

2、,而能被氧化的物质不一定都能够燃烧。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必要条件(1)可燃物可以燃烧的物品称为可燃物,如纸张、木材、煤炭、汽油、氢气等。按化学组成不同,可分为有机可燃物和无机可燃物两大类;按物理状态不同,可分为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气体可燃物三大类。2)助燃物凡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也称氧化剂)。助燃物分类1.氧气可燃物的燃烧均是指在空气中进行的燃烧,空气中含有大约21%的氧。2、其它助燃物某些物质也可作为燃烧反应的助燃物,如氯、氟、氯酸钾等。也有少数可燃物,如低氮硝化纤维、硝酸纤维的赛瑞路等含氧物质,一旦受热,能自动释放出氧,不需外部助燃物就可发生燃烧。(3)引火源

3、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称为引火源(也称点火源)。引火源通常有明火、高温物体、化学热能、电热能、机械热能、生物能、光能和核能等。(4)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着链式反应。燃烧的充分条件三、燃烧的类型1.按照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不同分类,燃烧分为着火和爆炸两种类型。Q)着火着火又称起火,它是日常生产、生活中最常见的燃烧现象,与是否由外部热源引发无关,并以出现火焰为特征。可燃物着火一般有引燃和自燃两种方式。1)引燃引燃的定义外部引火源(如明火、电火花、电热器具等)作用于可燃物的某个局部范围,使该局部受到强烈加热而开始燃烧的现象,称为引燃(又称点燃)。物质的燃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物质在外部

4、引火源作用下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可以衡量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程度。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2)自燃自燃的定义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时,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燃烧,称为自燃。自燃的类型根据热源不同,自燃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热自燃。本身内部的物理作用(如吸附、辐射等)、化学作用(如氧化、分解、聚合等)或生物作用(如发酵、腐败等)而产生热,热量积聚导致升温,当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时,未与明火直接接触而发生燃烧,这种现象称为自热自燃。例如煤堆、油脂类、赛璐珞、黄磷等物质自燃就属于自热自燃。另一种是受热自燃。可燃物被外部热源间接加热达到

5、一定温度时,未与明火直接接触就发生燃烧,这种现象叫作受热自燃。例如,油锅加热、沥青熬制过程中,受热介质因达到一定温度而着火,就属于受热自燃。它们的区别在于导致可燃物升温的热源不同,前者是物质本身的热效应,后者是外部加热的结果。易发生自燃的物质及自燃特点。某些物质具有自然生热而使自身温度升高的性质,物质自然生热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发生自燃,这类物质称为易发生自燃的物质。易发生自燃的物质种类较多,按其自燃的方式不同,分为以下类型:第一类是氧化放热物质主要包括:油脂类物质(如动植物油类、棉籽、油布涂料、炸油渣、骨粉、鱼粉和废蚕丝等),低自燃点物质(如黄磷、磷化氢、氢化钠、还原铁、还原镇、粕黑、苯基钾、

6、苯基钠、乙基钠、烷基铝等),其他氧化放热物质(如煤、橡胶、含油切屑、金属粉末及金属屑等)。第二类是分解放热物质主要包括硝化棉、赛路珞、硝化甘油、硝化棉漆片等这类物质的特点是化学稳定性差,易发生分解而生热自燃。第三类是发酵放热物质主要包括植物秸秆、果实等。这类物质发生自燃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它们是彼此相连的三个阶段。第四类是吸附生热物质主要包括活性炭末、木炭、油烟等炭粉末。第五类是聚合放热物质主要包括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熔、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第六类是遇水发生化学反应放热物质主要包括活泼金属(如钾、钠、镁、钛错、锂、绝、钾钠合金等),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钾、氢化钠、氢化

7、钙、氢化错、四氢化锂铝等),金属磷化物(如磷化钙、磷化锌),金属碳化物(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钙、碳化铝等),金属粉末(如镁粉、铝粉、锌粉、铝镁粉等),硼烷等。第七类是相互接触能自燃的物质强氧化性物质何强还原性物质混合后,由于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而自燃。影响自燃发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产生热量的速率;二是通风效果;三是物质周围环境的保温条件2)爆炸1)爆炸的定义在周围介质中瞬间形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通常伴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2)爆炸的分类爆炸按照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化学爆炸:按照爆炸物质不同,分为气体爆炸、粉尘爆炸和炸药爆炸。

8、按照爆炸传播速率不同,分为爆燃、爆炸和爆轰。物理爆炸装在容器内的液体或气体,由于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素的变化)引起体积迅速膨胀,导致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因超压或应力变化使容器发生爆炸,且在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的现象,称为物理爆炸。例如,锅炉爆炸,液化石油气钢瓶受热爆炸,油桶,轮胎爆炸等均属于物理爆炸。化学爆炸由于物质在瞬间急剧氧化或分解(即物质本身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爆炸,且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的现象,称为化学爆炸。例如,炸药。核爆炸由于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出校能所形成的爆炸,称为核爆炸。例如,原子弹、

9、氢弹、中子弹的爆炸就属于核爆炸。气体爆炸物质以气体、蒸气状态发生的爆炸,称为气体爆炸。粉尘爆炸。粉尘是指在大气中依其自身重量可沉淀下来,但也可持续悬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固体微小颗粒。a.粉尘的种类。粉尘按照动力性能不同,分为悬浮粉尘(又称粉尘云)和沉积粉尘(又称粉尘层)。悬浮粉尘是指悬浮在助气体中的高浓度可燃粉尘与助燃气体的混合物;沉积粉尘是指沉(堆)积在地面或物体表面上的可燃性粉尘群。悬浮粉尘具有爆炸危险性,沉积粉尘具有火灾危险性。案例:2015年6月27日台湾新北市八仙水上乐园可燃性彩色粉尘爆燃事故部分玉米粉洒到舞台右前方电脑灯,数百度的高温引发爆炸,火势透过地面的玉米粉一路延烧,引发悲剧

10、,造成500余人受伤,12人死亡。b.粉尘爆炸的定义及条件。火焰在粉尘云中传播、引起压力、温度明显跃升的现象,称为粉尘爆炸。粉尘爆炸应具备以下五个基本条件:一是粉尘本身要具有可燃性或可爆性二是粉尘为悬浮粉尘且达到爆炸极限三是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引火源四是氧化剂五是受限空间d.粉尘爆炸的特点及现场特征。粉尘爆炸的特点:一是能发生多次爆炸。二是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三是高压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强。e.粉尘爆炸的控制。一般要求: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工艺设备的连接,如不能保证动火作业安全,其连接应设计为能将各设备方便地分离和移动;在紧急情况下,应能及时切断所有动力系统的电源;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

11、,应采用泄爆、抑爆和隔爆、抗爆中的一种或多种控爆方式,但不能单独采取隔爆。炸药爆炸炸药是指一种在一定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能由其自身化学能快速反应发生爆炸,生成大量的热和气体产物的物质。炸药爆炸的发生,一般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爆炸药(包括炸药包装)、起爆装置和起爆能源。爆燃爆燃是指以亚音速传播的燃烧波。爆燃的产生必须要有三个条件:一是有燃料和助燃空气的积存;二是燃料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了爆燃的浓度;三是有足够的点火能量。爆轰爆轰又称爆震,是指以冲击波为特征,传播速度大于未反应物质中声速的化学反应。发生爆轰时能在爆炸点引起极高压力,并产生超音速的冲击波。该冲击波能引起位于一定距离处与其没有联系的其他爆炸

12、性气体混合物或炸药的爆炸,从而产生一种殉爆现象。3)爆炸极限爆炸极限的定义可燃的蒸气、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称为爆炸极限。可燃的蒸气、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可燃的蒸气、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爆炸上限越高,爆炸危险性就越大。不同物质的爆炸极限可燃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通常用体积百分比表示。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一般用单位体积的质量(gm3)爆炸极限在消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作为评定可燃气体、液体蒸气

13、或粉尘等物质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的主要指标。第二方面:作为确定厂房和仓库防火措施的依据。第三方面: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根据可燃物的爆炸极限及其危险特性,确定相应的防爆、泄爆、抑爆、隔爆和抗爆措施。4)最低引爆能量最低引爆能量的定义。最低引爆能量又称最小点火能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爆炸性混合物的起爆最小点火能量。不同物质的最低引爆能量。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引爆能量越小,其规爆危险性就越大,低于该能量,混合物就不会爆炸。5)引发爆炸的直接原因引发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两大方面: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6)爆炸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火场上发生爆炸,不仅对火势

14、发展变化有极大影响,而且对扑救人员和附近群众也有严重威胁。2 .按燃烧物形态不同分类按燃烧物形态不同:燃烧分为固体物质燃烧、液体物质燃烧和气体物质燃烧三种类型。1)固体物质燃烧根据固体物质的燃烧特性,其主要有以下四种燃烧方式:1)阴燃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气并有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阴燃。如成捆堆放的纸张、棉、麻、大堆垛的煤、草、锯末等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就会发生阴燃。阴燃与有焰燃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2)蒸发燃烧可燃固体受热后升华或熔化后蒸发,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蒸发燃烧。例如,蜡烛、樟脑、松香、硫黄等物质燃烧就是典型的蒸发燃烧

15、形式。3 )分解燃烧。分子结构复杂的可燃固体,由于受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气体后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分解燃烧。例如,木材、纸张、棉、麻、毛、丝以及合成高分子的热固性塑料、合成橡胶等物质的燃烧就属于分解燃烧。4)表面燃烧可燃固体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直接吸附氧气而发生的燃烧,称为表面燃烧。例如,木炭、焦炭、铁、铜等物质燃烧就属于表面燃烧。这种燃烧方式的特点是:固体表面呈高温、炽热、发红、发光而无火焰的状态。例如,木材及木制品、纸张、棉、麻、化纤织物等可燃性固体。四种燃烧形式往往同时伴随在火灾过程中:阴燃一般发生在火灾的初起阶段;蒸发燃烧和分解燃烧多发生于火灾的发展阶段和猛烈燃烧阶段;表面燃烧通常发生在火灾的熄灭阶段。液体物质燃烧根据液体物质的燃烧特性,其燃烧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闪燃闪燃的定义。可燃性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后,遇明火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闪燃的形成过程。闪燃往往是可燃性液体发生着火的先兆。液体的闪点a.闪点的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性液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在试验火焰作下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单位为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房地产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