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贺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花贺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花贺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为盘活农村资产,破解融资难题,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步伐。按照区委办关于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我们于3月1日至6日,深入到太和镇的花贺村部分农户家中,就目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花贺村资源、产权现状1、花贺村基本概况。花贺村有8个村民小组,469户居民,总人口一三56人,党员53名,耕地面积4912亩(其中水田面积1658亩,旱地面积800亩),山场面积2560亩,拆迂宅基地36亩。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1.38万元,人均纯收入6517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万元。2、资源、产权现状及流转形式。花贺村
2、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红薯,经济作物有苗木花卉、水果、莲籽,有猪、鸡、牛、鱼、鸭等畜牧养殖业。花贺村8个村民小组都开展完善了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工作。自2004年至今签订家庭承包经营合同469份,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469份。近几年,花贺村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围绕苗木花卉产业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目前共流转出土地4500亩,主要是以转包和转让两种方式进行流转,其中以转包方式进行流转的土地面积为320亩,以转让方式进行流转的土地面积为一八0亩,以出租方式进行流转的土地面积为4000亩,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1%,涉及农户450户。三、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花贺村于20
3、06年12月,拿出铁贺公路边4000多亩好田进行流转,引进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盈一盆景花木场董事长蒋金土先生投资兴建浙湖互爱彩叶花木园艺场。这对花贺村改造传统农业,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是土地规模经营水平显著提高。形成了规模经营、特色突出的苗木花卉种植基地、莲籽种植基地、养殖基地等专业生产区。全村共有规模经营土地4500亩,土地效益是流转前的6倍。浙湖互爱彩叶花木园艺场,一年亩均收益1.5万多元,是以前传统种植的一五倍。二是涌现了一些种养大户。如莲籽种植大户、养鸡专业户,生态果园种植户、农家乐经营户。这些种养大户为推进花贺村农业现代化,推广现代农业技术,
4、积累了宝贵经验。三是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把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据统计,近几年花贺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收入每年以一五%的速度递增,2008年实现打工收入520万元。近几年,花贺村修建造价在30万元小别墅楼房有56幢,村民捐资一五0多万元修建村级水泥路2600米、改造当家塘12口。四是摸索出了产业化模式。浙湖互爱彩叶花木场与农户采用“企业承包+反雇农民”模式种植苗木花卉。让农民接受企业现代经营理念和制度化管理方法,按照市场信息、经营战略、经营目标实施标准化生产。同时,还带动花贺村6户村民搞起了苗木花卉种植。五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流转土地农民不付种地成本,不担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稳定获取土地
5、出让金收入,更能从企业务工中获取劳务收入。花贺村每亩流转地年平均租金以360元计算,而一亩地种地一年纯收入不过400元;除此之外,花贺村一名60岁以上的农民还可以从务工中得到一笔收入,一天劳动8小时,一月收入IoOO多元,一年至少3000元一5000元。据统计,2011年该场为花贺村在该场打工人员发放工资近800余万元。四、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认识上有偏差。一是部分基层领导干部认识不高,支持、引导、服务不够。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应由农户和业主自由协商;同时也担心引起新的矛盾,进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二是农民观念陈10,顾虑多,风险意识差。在现行的政策下,农民进行无代价生产经营的同时,
6、还可享受国家的惠民补贴,导致农民固守家园、温饱即满思想比较浓厚,怕土地流转出去,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不愿流转。2、流转机制不规范。一是流转程序不完善。土地流转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的流转程序,多为口头协议,统一规范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少,缺乏科学管理。二是流转制度不规范。流转没得到有关单位签证,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土地流转档案,土地流转发生纠纷处理难度大,缺乏法律保障。三是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不规范。表现在面积不实、土地流转期限超期、承包费没有考虑物价变化因素等方面。3、保障制度不健全。目前,外出务工农民尽管居住在城镇,但“根”还在农村,对广大农民来说,“外出务工是出路,回家种地
7、是退路”,由于担心土地给别人种了以后收不回来,多数农民“宁可不要租金把地交给亲戚朋友代种甚至抛荒,也不愿与种田户签订转包合同”,影响农民对土地投入。4、土地集中难连片。由于在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田地不断零分细划,特别是有的农户在心里上存在与承包大户对立等原因,导致流转不连片,给规模经营户的防虫治病、机械操作等社会化服务带来不便,以致规模经营达不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影响农户接包流转土地的积极性。5、种养大户偏少。农村缺少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致富带头人。真正懂经营、善管理、有带动作用的带头人少。也有的承包人受资金、技术等限制,扩大经营规模贷款难,购买先进的机械设备缺资金,现代的生产
8、技术掌握不多,制度机制管理、科学管理也跟不上,限制了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五、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有关法律法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疑虑、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明晰产权归属。确权颁证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举措。对农村承包地,在坚持农村集体所有性质和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以二轮延包合同为基础,做好补证换证工作,把法律法规赋予农民对土地的权益还给农民,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工作中,严格做好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并将调查摸底结果办证程序、确权办证情况等及时在村内上墙公示,及时发证到户,
9、切实做到有据可查、有证可依,确保做到公正、公开。3、搭建产权交易平台。产权流转交易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为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入市场自由交易,应从建设有形的流转平台入手,建立了市、区、镇三级联网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构建起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依托各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站,建立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负责流转交易信息搜集、发布、上报、政策咨询、业务指导、手续办理等业务。4、建立流转补偿机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部分人已经跨出乡村融入到城镇生活之中。按照部分人已经或者将要放弃农村
10、的某些产权的需要,建立对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鼓励和补偿机制;建立对农民自愿放弃宅基地的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用地指标入股换收入、换就业等合作机制;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多层面多渠道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5、推进“两股一建”工作。即,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是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方面,可在在股权设置上,主要分为集体股和个人股,在股权收益上,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剩余按股分红。二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方面,采取土地股份制的形式让农民增收。在股权运作上,按照土地等级折股。在股权收益上,按入股土地等级保底分红,剩余收益滚存,主要用于
11、村内公益事业和公司扩大规模。三是在建立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方面,可探索土地信用合作杜(在坚持土地承包政策、土地用途和农民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以集体土地和资产为资本,以存贷、托管、代耕种土地和发展二三产业为业务的模式)、土地银行(农民将承包地存入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土地质量和期限长短.每年获取相应的补偿金即“利息)、土地托管(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将分散的单个农户组织起来,采取“台作社+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实行声前产中严舌“一条龙”服务)、市民农园(城市居民在农村主要是城郊农村,付一点租金租种少量土地.在休闲之余种上各种各样自己喜爱的农作物,皱炼身体,充实生活)等新型经济合作组织。6、培育典型引路。结合我区城乡一体化、新型社区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选择典型,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