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眩晕(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48390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针灸治疗眩晕(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针灸治疗眩晕(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针灸治疗眩晕(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针灸治疗眩晕(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针灸治疗眩晕(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针灸治疗眩晕(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针灸治疗眩晕(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例分析专题报告张*,男,67岁,就诊日期:202*年10月18日主诉:眩晕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天病史:患者于202*年10月18日上午6时无明显诱因突感头晕不舒,视物旋转,无耳鸣耳聋,尚能行走,未予重视。下午15时,眩晕症状加重,站立不稳,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非喷射状,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语言欠流利,休息后症状未见好转。遂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急查颅脑CT示脑干密度欠均匀,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后,未发呕吐,余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今为进一步诊治,遂收入我院针灸科,症见:神清,精神弱,眩晕,难以站立,需靠墙或人扶,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语言欠流利,感觉减退,

2、纳可,寐欠安,二便调。高血压病史10年,平素口服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氢氯噫嗪片;母亲故于脑梗死,吸烟史30余年,1天/20根,偶饮酒,1次/3两,平素性情急躁,嗜食肥甘厚腻。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查体及实验室检查:血压:16593mmHg,右侧肌力3级,右侧巴氏征(+)、夏道克征(+),右侧指鼻试验欠稳,右侧轮替试验不协调,CT(202*年10月18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头报告示:脑干密度欠均匀;颅脑MRl(我院202*年10月19日):双侧丘脑及左侧小脑、脑桥多发梗塞灶、脑萎缩;TCD示:左侧基底动脉流速减慢、血流频谱欠佳;西医诊断:脑梗死(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中医诊断:眩晕证候诊

3、断:肝阳上亢型治疗原则:通督益髓、滋阴潜阳、止眩通络针灸选穴:主穴:水沟、百会、神庭、大椎、风池(双侧)、完骨(双侧)、天柱(双侧);辅穴:金津、玉液、咽喉壁点刺、尺泽、委中、三阴交。治疗过程:患者取卧位,常规消毒后,采用长40mm毫针进行针刺,水沟穴针尖向鼻中隔方向向上斜刺030.5寸,得气后施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流泪为度;百会穴与皮肤成15。角向前顶穴方向快速刺入帽状腱膜下层约0.5寸,得气后行小幅度捻转1min,使针感传至颈项部;神庭穴针尖与头皮成20角向后刺入,大椎穴针尖稍向上刺入,以上两穴均刺入1寸,进针得气后,行快速捻转手法1min,使针感沿督脉传导。风池、完骨、天柱:针向喉结,震颤徐

4、入2-2.5寸,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Imin;尺泽、委中、三阴交(右)提插泻法至肢体抽动3次为度(不留针);金津、玉液、咽后壁点刺出血;留针30mino中药治疗: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5g钩藤15g(后下)桅子IOg益母草IOg黄苓Iog石决明IOg(先煎)牛膝IOg杜仲IOg桑寄生IOg夜交藤IOg茯神IOg丹参IOg三七粉IOg辅助治疗:拔火罐、中药足疗、脑反射、温灸、神经肌肉电刺激、功能锻炼。西医治疗原则:抗血小板、控制血压、清除自由基、改善脑代谢、改善脑循环及对症治疗治疗结果:治疗10天后,可扶墙而立,眩晕稍好转;第15天后,搀扶下行走7m,休息后眩晕缓解,语言不利较前清晰;第20天后

5、,眩晕、语言及肢体功能均好转。经治疗后属临床好转型。按语: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thebasilarsyndrome,TOBS),是指基底动脉顶端2cm范围以内,5条动脉(2条大脑后动脉、2条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的分叉部位缺血或闭塞所致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丘脑、中脑、小脑、枕题叶有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中医学属“中风”、“眩晕”范畴,病因以虚为主,病位在脑,本病病机由于肝肾不足,肝阳上扰,上扰清空,血行不畅,脑髓失养所致。督脉与脑部经气流通关系最为密切,督脉统领诸阳经、全身阳气,通调督脉可激发全身阳气、温阳补虚,通调髓海、疏通脑

6、络。本文正是以通督益髓针法治疗,以达到止眩定晕的目的。水沟穴为督脉、手足阳明之会,上可清窍,下可通经络调气血,起到止晕醒神开窍的作用。百会穴又称“三阳五会”即五脏六腑、奇经三阳、百脉之所会,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针刺可调节全身经气,使气血流畅,上行于脑,脑髓充盛,具有益髓止眩之功。神庭穴为督脉、足太阳、阳明经的交会穴,有宁神止晕的作用。大椎穴为督脉、手足三阳经交会穴,可统领阳气,调节全身脏腑功能,起到通督振阳、益髓填精的作用。风池、完骨、天柱、可补益脑髓、止眩通络。金津、玉液、咽喉壁点刺可达清心神、开心窍、引肾水、润机关的作用,促进语言功能恢复;尺泽、委中以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三阴交补三阴、益脑髓、安神志。主配穴共同使用,可达到通督益髓、止眩通络之效。针刺可改善患者脑血流量,调节血管运动平衡,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配合功能训练,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应用及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针灸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