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兔同笼》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版教学设计方案课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P103105例题及练习。课程标准课标中指出:数学广角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P103105,“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本课的教学与其它解决问题的课的区别在于,要把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始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学习目标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情分析认知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初步接触多种解题策略,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对于“鸡兔同笼”问题,思维难度大,学生难以理解,特别是对于那些智力水平属于中下的学生来说更是不易。但是有一些学生在课外书中或在奥数班里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的程度会参差不齐。教学有一定的难度。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需进一步培养。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解决“
3、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难点: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本质特征,能解决“鸡兔同笼”的变式问题。教与学的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课程实施类型偏教师课堂讲授类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备注教学活动步骤序号1一、谈话导入师:鸡和兔子到底玩出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鸡兔同笼”,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鸡兔同笼”问题。鸡和兔子不仅有趣,它们还会变呢!跟老师一起来喊三个“变”,看看它们会变成什么?想一想,哪只是兔,哪只是鸡?为什么?师:那问题来了,就有这么一群鸡和兔被关到了同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8个头。请同学们猜猜看,鸡和兔子可能各有几只呢?还有其他可能吗?请同学们来看,尽管同学们
4、所猜的数据不一样,但这每一组数据背后,都隐藏这一个不变的数,发现了吗?为什么是8?看来啊,猜测也是有根据的,可不能乱猜。那鸡和兔的只数除了这几种可能,还有没有其他可能,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找一找?2(一)教学例11.列举法(1)师:我们按照顺序,就能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列举出来,当然我们也能从1只鸡、7只兔开始列举。像这样,我们根据一定的规律,按顺序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列举出来,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有序思考。通过有序思考,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2)师:同学们,那鸡和兔到底各有几只呢?只看头数,能确定吗?你觉得还需要什么条件?那我们就来添上脚的数量。从下面数,有26只脚。现在你能不能再根据和这个
5、条件,判断出鸡和兔到底各有几只呢?拿出探究单一,试一试。鸡7654321兔1234567脚(3)学生上台投影,反馈汇报。(4)小结:我们可以从头开始找,也可以从中间开始找,尽管找的方法不一样,但是都是根据26只脚做出了及时的调整,从而找出了鸡和兔各有几只。刚才我们用的方法,就是列举法。用列举法,我们找到了鸡和兔的只数。同学们,觉得列举法好不好?现在请同学们再用一一列举的方法,来解决下面一个问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509个头,从下面数,有183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数据比较大时,如果我们还用一一列举法,那就太麻烦了,那有没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呢?我们回头一
6、起来看一看,或许我们会有新的发现。2.假设法(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当鸡的只数依次减1,兔的只数依次加1,脚的只数就依次递增2;反过来,当鸡的只数依次加1,兔的只数依次减1,脚的只数就依次递减2。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对于我们接下来的研究很重要。(2)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把笼子里的动物都看成鸡,或者说,假设全是鸡,那这时候,鸡就有几只?那兔呢?也就相当于,我们让小兔子都站起来了。这时候,一共有多少只脚呢?和26只脚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少了呢?谁导致的呢?对了,兔子导致的,因为兔子原来有4只,现在只有2只,比原来少了4-2=2(只)。那你们能根据这个思路继续想
7、,算出鸡和兔各有几只吗?拿出探究单二,试一试。(3)学生上台投影,反馈汇报。(4)师:通过刚刚的提问、思考、交流,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既然我们能假设笼里全是鸡,那我们是不是也能假设笼里全是兔呢?其实就是让鸡怎么样?学兔子走路了。拿出探究单三,试一试。(5)学生上台投影,反馈汇报。(6)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假设笼里全是鸡或者假设笼里全是兔,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叫做假设法。4(二)教学主题图(1)师:现在你们能用假设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拿出探究单四,试一试。(2)学生上台投影,反馈汇报。
8、(3)师:看到孩子们一个个都做对了,老师的心情特别的高兴与激动,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们刚刚做的这道题,就是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的一道数学趣题一一鸡兔同笼。“今有稚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稚兔各有几何?”这里的“稚”就是我们所说的“鸡作为四年级的小孩子,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老师要为你们勇于探索、勇于思考的精神点赞,把掌声送给我们自己。那现在这道题,我们会解决了吗?题目就在我们探究单五上,作为我们课后的练习,希望能和我们今天上了课的家长们一起来解决。5(三)课后延伸(1)师:同学们,我们学习数学不要仅仅停留在“会做了”的基础上,我们还要
9、经常问个“为什么?”鸡和兔子关在一起,生活中并不常见,那为什们从一千五百年前一直到现在,我们都在研究这个问题呢?研究“鸡兔同笼”的价值又是什么呢?(2)师:我们继续看,还是这道“鸡兔同笼”的问题,我把它变一变,注意看,变成什么了?它的做法和刚才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说的已经不是“鸡兔同笼”的事了,为什么还能用“鸡兔同笼”的方法来解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这里的“鹤”相当于“鸡”,“龟”相当于“兔”,就是因为他们之间有本质的联系,所以在日本,被称为“龟鹤算”问题。日本的“龟鹤算”问题就是从我国的“鸡兔同笼”问题演变来的。(3)师:看来,“鸡兔同笼”问题不仅仅讲的是鸡和兔的事,它还指生活中很多类
10、似的问题呢,比如:新星小学“环保卫士”小分队12人参加植树活动。男生每人栽了3棵树,女生每人栽了2棵树,一共栽了32棵树。男、女生各有几人?(4)师:你能找一找这题与“鸡兔同笼”问题之间的联系吗?这里的“女生”相当于“鸡”,“男生”相当于“兔”,“12人”相当于“头数”,“32棵树”相当于“脚数”。看来只要找到“鸡兔同笼”的影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5)师:你能找找这题“鸡兔同笼”的影子吗?“盒子里有大、小两种钢珠共30颗,共重266g。已知大钢珠每颗11g,小钢珠每颗7g。盒中大、小钢珠各有多少颗?”这里的“小钢珠”相当于“鸡”,“大钢珠”相当于“兔”,“30颗”相当于“头数”,“266g”
11、相当于“脚数”。(6)小结:看看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从“鸡兔同笼”问题一“龟鹤算”问题f“植树”问题f“钢珠”问题,尽管问题的情景不一样,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像这样的问题,还有许许多多,我们就把这样类似的问,统称为“鸡兔同笼”问题。今天我们学习“鸡兔同笼问题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模型。只要有了这种“模型”的意识,我们再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6(四)课堂小结师:其实“鸡兔同笼”的方法,还有很多呢,除了这节课我们研究的列举法、假设法,到了五年级我们还会学习方程法,除此之外,历代的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从来没有停止过研究的脚步,他们还
12、想出了许多的奇思妙想,比如孙子算经所记载的“抬脚法”,希望孩子们课后能继承和发扬数学家这种,不懈探索的精神,继续去探索和研究“鸡兔同笼”。教学活动详情教学活动1:*活动目标小组合作探究,利用列举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技术资源利用投影仪,充分给学生展示的空间。利用ppt,形象生动教学。常规资源合作探究单一活动概述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利用表格解决问题教与学的策略师:启发式教学生:合作探究反馈评价学生积极性高,能充分利用表格寻找规律,优化解决的方法。教学活动2:活动目标从活动1中优化方法,学会利用假设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技术资源利用投影仪,充分给学生展示的空间。利用ppt,形象生动教学。常规资源合作探究单二、三活动概述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利用图形结合来解决问题教与学的策略师:启发式教学生:合作探究反馈评价学生感受到了假设法的简便,能利用假设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评价量规学生整体表现很棒,能一步一步优化方法,举一反三其它参考书教师用书教材全解特级教案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