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成果】幼儿教师师德责任意识的培育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成果】幼儿教师师德责任意识的培育策略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优秀成果】幼儿教师师德责任意识的培育策略研究摘要: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特定的责任意识,才能发挥主观认识指导外在行动,付诸道德行为。因此幼儿教师必须不断探究师德责任意识的内涵和特征,追寻行之有效的责任意识培育策略。幼儿教师责任意识具有层次性、主体性、冲突性、专业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应从价值体认、榜样学习、实践反思、提升修养等方面培育幼儿教师师德责任意识。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幼儿教师肩上担负着民族的希望,心中怀揣着祖国的未来,手心捧起孩子的明天。作为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教
2、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特定的责任意识,才能发挥主观认识指导外在行动,付诸道德行为。因此幼儿教师必须不断探究师德责任意识的内涵和特征,追寻行之有效的责任意识培育策略。一、幼儿教师师德责任意识的内涵(一)幼儿教师师德责任幼儿教师责任,即是指社会要求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分内应做的事,以及因没有做好应作的事而应承担的过失。从其概念中可见,幼儿教师责任强调的是社会对幼儿教师赋予的外在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指出教师的教育教学职责,“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012年教育部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特
3、别要求了幼儿教师的师德与专业态度,要“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热爱幼儿,并给予幼儿精心的呵护和教育培养”;2020年教育部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五章第四十条强调教师权责,“幼儿园教师应当热爱儿童,具备专业能力,为人师表,忠诚于学前教育事业”。(-)幼儿教师师德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指责任主体清楚明了的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自己特定角色下所应承担的责任,并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幼儿教师责任作为客观层面上的外在使命,需要幼儿教师发自内心的理解、接受和认同,并内化为主观层面上的自我内在要求,上升于意识层面,即形责任意识,并在此驱动下自觉地履行职责
4、。幼儿教师责任意识的强弱,决定着责任履行的自觉程度,也关系到师德行为到位与否。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的职业信仰,外部的规范与约束机制固然重要,但在幼儿教师职业生涯中,形成以职业信仰和育人使命为支撑的责任意识,实现自我监控,是幼儿教师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的内部保障。2018年教育部印发并实施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其中提出“增强安全意识”,“不得在保教活动中遇突发事件、面临危险时,不顾幼儿安危,擅离职守,自行逃离”,这是对幼儿教师责任意识底线的明确规定;2022年2月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强化教职工主动参与自我评估与诊断,自我反思中提升保教质量,充分体现幼儿教
5、师自我责任意识在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幼儿教师师德责任意识的特征(一)层次性幼儿教师的责任意识呈现出三种层次。任务定向层面,即当幼儿教师迫于适应社会角色与生存需要时,工作中则更多关注保育教育的底线要求,其行为就会以“完成任务”“不犯错”为履责标准。规则定向层面,即幼儿教师能够自主思考并尝试解决幼儿保教中出现的复杂问题,但其专业能力及经验仍有不足,难以迅速找到应对的有效方式,也没有信心坚持自己的专业判断,因此常选择在符合制度和规范要求的范围内保守处理,以“得过且过”的心理忽略幼儿教师责任背后深层的使命意义。责任定向层面,即当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不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时,会产生满足感
6、和使命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推动其即使陷入道德两难情境,也能不断巩固和坚守师德信仰,高度自觉地承担教育责任。幼儿教师责任意识的三种层次往往在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时期呈现由低到高的阶段特点,但责任意识同时具备的主体性决定了各层次不一定遵从既定顺序,即尚未步入工作岗位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如果对幼儿教师责任认知足够深刻,在仿真情境下产生足够强烈的责任情感,也能够形成高层次的责任意识,无需外在监督与约束,一以贯之地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主体性幼儿教师责任意识的主体性体现在幼儿教师履责时的自主、自愿、自律、自觉。幼儿教师的主体性越强,责任意识就越强。无论处于哪种层面的责任意识,都要以幼儿教师的自主
7、自愿为前提,完全迫于外在强压而做出担责行为的幼儿教师并不具备责任意识。马克思认为,“一个人只有在他握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动时,他才能对他的这些行为负完全的责任。”社会时代发生着变化,幼儿教师队伍越来越年轻化,她们有个性、能担当,也更诉诸自由与权力。面对幼儿园繁杂的工作内容,特殊又复杂的幼教情境,幼儿教师只有具备充分的自主决策权,才能从其内心生成高尚师德引领下的自主责任意识。幼儿教师责任意识并不在法律条文约束之内,即使有相关制度、规范,我们也无法用客观的方法量化评价,幼儿教师的行为是否是出于责任意识的履责行为,是否尽到最大的责任能力,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可见幼儿教师责任意识强调幼儿教师的自觉自律,
8、强调没有外来规约也能遵循职业良心的引领,坚守保教责任。(三)冲突性社会赋予幼儿教师的角色与其它职业相比更具多元化,在承担成年人应有的社会责任基础上,幼儿教师更肩负着幼儿保育教育、家长工作、园所建设、自我专业成长等多种责任。不同负责对象对幼儿教师的期待和要求不同,当多种需求同时出现,幼儿教师的责任意识可能出现冲突,陷入“该对谁负责,负责到何种程度”的两难情境。例如,对于家长片面且固执的教育要求,是坚守专业理念对幼儿负责,还是点到为止维系和谐的家园关系;遇到超出专业能力的特殊幼儿问题,是持续努力攻破难关对个别幼儿负责,还是量力放弃节省精力对全体幼儿负责;面对下班后家长频繁的沟通交流,是委婉屏蔽对自
9、己家庭负责,还是无私奉献对幼儿家庭负责。(四)专业性幼儿教师责任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幼儿教师具备承担责任的专业能力,包括对责任的专业认识、判断、分析、理解、预见、评价等。在上述责任两难情境中,如果幼儿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理念与能力,即使不能两全其美,也能够在二者之间寻得相对最优的解决策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并转化为责任意识生成的内在动力。如果幼儿教师不具备专业的责任能力,关爱可能实为溺爱,保护可能造成阻碍,尊重可能变成放纵,专业建议也可能被误解为轻蔑与批评。(五)时代性幼儿教师责任意识从属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范畴,同样具备社会性与时代性。幼儿教师的责任意识是基于一定的师德认知和师德判断,其具体内
10、容既反映当时社会历史现实,也须符合当下社会客观师德评价标准和社会价值规范。幼儿教师责任意识的时代性体现在诸多方面。随着时代变化与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不断探索,我国育人目标,经历了从“德智体”到“德智体美”再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丰富和拓展过程,这就要求我国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必须提升对幼儿劳动教育的责任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基本观念发生着重大变化,逐渐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回归经验,幼儿教师的责任意识也由关注“教师中心、学科中心、课堂中心”转变为“幼儿为本、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环境和一日活动之中”,教师角色也从“单一的指导者”变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三、幼儿教师师德责任意识的培育策略
11、(一)价值体认,强化责任认知幼儿教师的责任意识表现为对幼儿保教责任的自觉担当,其根本动力源于自身对责任内容、价值及履责行为意义的深刻认识与高度认同,源于价值体认过程中生成的职业信念与使命感,因此幼儿教师责任意识训练的首要任务就是强化责任认知。首先,应坚持对幼儿教育本质、幼教者的特殊价值和责任使命的探寻,深刻理解自己对幼儿、家庭、专业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深远影响。其次,要在鲜活实例的警示下清醒地认识到,弱化的责任意识可能会酿成大错,给幼儿带来不可逆转的巨大伤害,从而于内心深处生发责任意识。最后,必须细致入微地明确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责任内容,使责任意识成为本能。幼儿教师应广泛参加各类讲座、培训
12、,在专家、骨干教师的经验分享中增进理解;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主题研讨、教研观摩等活动,在与同事互动交流中碰撞思想,获得启发;养成自主阅读思考的习惯,随时记录责任认知中的疑问与顿悟,通过慎思明辨的内省树立正确的责任信念。(二)榜样学习,感受责任力量榜样的力量和精神,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巨大动力。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涌现了不计其数的师德典型,终身致力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孔夫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汶川地震中为救学生而献出生命的瞿万容、谭千秋、苟晓超、张米亚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的力量。幼儿教师要增强自身的“看齐意识”,向师德榜样学习。幼儿教师既要学习榜样勇担责任、无
13、私奉献的行为方式,更要学习榜样的思维方式,深入理解其自觉责任意识背后的坚定信念,使榜样的力量持之以恒、历久弥新。在向伟大榜样学习的同时,更要挖掘生活中坚守在平凡岗位的榜样。他可能只是刚步入岗位的青年教师,却能始终执着坚守着对幼教事业的热爱;她可能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幼儿教师,却能365天如一日的将全部精力和爱奉献给幼儿;她可能只是一位朴实无华的保育员,却能时刻把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放在心尖。(三)实践反思,体悟责任担当坚持不懈地实践与审慎地反思探究是幼儿教师责任意识训练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社会实践是检验人的思想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习近平也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中提到“加强道德修养,注重
14、道德实践”。幼儿教师需要在真实的责任情境中,体验责任认知转化为责任行为的成就感,并在对责任对象产生的积极影响中感受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情感会强烈调控教师言行,逐步生成自主责任意识。因此,幼儿教师责任意识训练中,必须紧密结合教育实践,创设真实幼教情境,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对于尚处于学业阶段的师范生,责任意识训练可从三方面进行实践:专业课中的实践环节,第二课堂实践,见实习实践。高校专业课理实一体的教学安排为未来的准幼儿教师提供了常态化的实践环境,帮助师范生深入理解、真实体验、自主思考,具体实践方式有案例研讨、辩论、情境模拟等。师范生还可以通过自主参加学校的第二课堂,在参与志愿者服务、幼儿教育公益宣
15、讲、专业情景剧汇报演出中加深对幼师责任的认知,提升责任意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每年都有定期的幼儿园见习、实习课程,是其在真实岗位中生成责任意识的重要契机,在幼儿园和高校双导师的指导下,内化并践行幼师职责,获得职业幸福感,进而生成责任意识。对于已走入岗位的幼儿教师,一方面要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的探索实践和反思总结,不能因害怕担责而避重就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每日的入园体检、家长交接、喝水洗手、入睡唤醒、排队行走、游戏活动等,幼儿教师对教育过程中关乎幼儿成长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都要负责。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社会及幼儿园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在活动实践中不断强化对专业、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幼儿教
16、师应积极向社会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唤起社会对幼教现状及迫切需求的关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力所能及地帮助维护幼儿及家庭的权利,不放弃对特殊家庭的关注与积极影响。幼儿教师还应重视团队的力量。瑞吉欧教育理念中有关教师成长的理念认为“教师必须放弃孤立、沉默的工作模式”,同伴间的交流、讨论和协商是解决幼教难题,提升教师专业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幼儿教师责任意识的训练同样需要团队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在彼此的对话中获得共鸣、共勉。幼儿教师团队可定期举办学习沙龙、经验分享会、情感宣泄大会、角色扮演体验活动、责任之星评选活动等,必要时可邀请专家或家长共同参与。(四)提升修养,为践行责任护航幼儿教师的个人修养是其责任意识形成的重要保障。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其要承受社会、家庭、园所、家长、幼儿等多方压力,难免出现责任意识冲突,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将为幼儿教师践行责任保驾护航。首先,幼儿教师要发展良好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