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事业单位是我国的社会服务性组织,涉及教育、医疗、经济、政法等众多领域,其岗位数量大、分类广,决定了其激励机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如何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合理地构建激励机制,始终是事业单位发展的一大重难点。一、激励机制的重要性激励机制普遍存在于各类人才选拔任用与集体活动中,科学化的激励机制对于事业单位的人才分层管理、集体进步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对人才管理问题进行科学把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升单位的整体工作质量。(一)有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激励机制能让工作人员感
2、受到事业单位对于自身能力的关心和重视,激发其强烈的责任意识,调动工作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二)有助于提升业绩水平。从某种程度而言,激励机制的设置是为了让工作人员看到自身渴求的利益。在思考相关的激励要求后,工作人员会选择符合自身合理利益的激励,从而督促自己完成本职工作,自觉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来帮助自己早日接近工作目标。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工作人员能够更加自觉地规范自身行为,认真提升业绩水平。(三)有助于事业单位营造良好氛围。事业单位有意识地设置激励引导,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建立集体荣誉感、归属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寻找到工作中获得的自我效能感,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助于
3、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二、激励机制现状(一)激励氛围消极。我国事业单位长期置身于体制之内,管理机制容易受到各方面的牵制,缺少相对灵活的“市场导向“,导致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模式较为单一。通常采用经济性质的奖励,却极少给予人才发展自身能力的培训机会,忽视了人才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影响人才管理的发展进度。除此以外,部分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是以追求优秀业绩作为唯一的激励条件,极少询问、采纳员工的真实想法。在沉闷的激励机制下,工作人员会厌恶功利的激励目标,逐渐对工作产生倦怠感。久而久之,工作人员的进取心、积极性会在消极的激励氛围中磨灭,敷衍地对待工作,缺乏自我能力提升的意识。(二)激励机制不全面。事业单位管理
4、层缺少激励方法,意义不大。在二者相互作用的影响下,激励机制得不到改善,形成闭环,而全新的激励方式需要经过较为复杂的申请。要想改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敷衍的工作态度、消极的工作期待等问题,就需要针对目前的激励机制进行一定的改进。(三)用人机制缺少灵活性。事业单位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重视人才机制的运用。就目前的事业单位采用的人才机制而言,人才的任用以及培养优秀人才队伍的机制等都存在“论大小”的硬性要求,影响激励机制的有效开展和改进。例如相关激励机制有一定的年限要求,使得部分具备岗位所需技能而资历不足的工作人员失去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奖励或是相应的工作岗位,容易导致其以消极的态度面对工作。(四)人才培养
5、力度不足。优秀人才培养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个别管理层的人员将眼光放于业绩任务是否达标等表面,并未重视人才发展的重要性,也没有在战略层面上考虑相关人力资源的发展方向,进而影响了部分员工的能力挖掘与提升。多数的事业单位未对人才的发展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规划,缺少针对人才需求而选择的培训对象和目标,也没有设置专门的培训部门为员工的提升进行以帮助。针对上级文件要求人才培养方式和流程,大多数事业单位缺乏思考,选择了照搬模式,但是忽视了文件中的培养方法和流程是否适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例如部分培训任务与培训对象自身的本职工作缺少关联性,难以对其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或员工对于培训工作并不感兴趣,往往会敷
6、衍应对。而部分领导层认为,不给予适当的专业提升机会,是为了激励员工自觉学习,甚至觉得培训是单向付出,对于单位的整体提升帮助不大,而选择放弃人才培养。三、激励机制构建建议激励机制,一般来说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单纯的物质激励并不能发挥激励机制的内在推动效应,要想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还需要重视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结合,能够有效满足员工的现实和精神需求,使得员工的工作潜能被激发,自觉进行能力提升。(一)大胆探索激励机制新模式。伴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其中蕴含的某些问题也逐渐显现,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人性化的需求亟须得到重视。而激励机制强有力的管理作用,可
7、帮助事业单位组建人才队伍。所以,在激励机制的探索过程中,国家层面可以给予一定的空间,适当放权,简化手续,让管理人员大胆探索新模式,脱离以往束缚的激励机制和思维,解放思想,在保证事业单位履行公益义务的基础下,找到有利于社会效益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例如于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针对县以下的事业单位等级晋升制度,便是打破了原有的事业“天花板”的局限,给予相关在职人员更高的待遇和更大的晋升空间,也给予市级及以上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对等级晋升改革的希望,能吸引更多高学历、高能力的优秀应聘者。由此可见,大胆探索事业单位的改革是激励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二)关注人才的激励机制原则。激励工作是以
8、人为核心的,因此,要想更好地进行激励机制的改进,领导层可以在员工自身需求和工作期待两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关注员工,可以从了解工作员工的需求、注重不同声音、及时挖掘员工能力等三方面着手,对员工的需求进行信息收集,保证激励机制的完善和构建具有民主性,尊重部分特殊要求的员工,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进而加速激励建设的实施。工作期待,主要是关注员工在事业编转向公务编的工作期待。在转编工作中,单位需要积极鼓励、帮助有能力的员工进行协调,诸如同意参与员工公考、在调任和转岗中积极配合和审查。这样必然会激发员工对于本单位的好感,有助于激励管理岗位的职级晋升和专业技术岗位职称评定工作,激励员工积极工作。(三
9、)坚持原则底线。要想保证激励机制获得长久效果,就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激励机制的奖励措施需要有一定评判标准,不能随意判定和实施。让员工真切感受到纪律保障的存在感和安全感。因此,在面对奖惩工作的判定和实施过程中,需要针对事件的性质、结果等进行判定,做到有错者绝不姑息,能干者加以鼓励的激励要求。同时,管理部门需要做好奖惩内容的记录和保管,便于员工在日后的绩效分配、晋升等程序都能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准确地公示结果。(四)完善考核机制。考核制度是激励机制实施的根据之一,员工在科学的考核制度下能够不断规范自身,遵守工作设置规范。完善考核机制设置时,可以遵循基本的“德”“能”“勤”“绩”“廉”原则,具体的
10、考核标准可以根据情况和对象进行调整,保证分析的理性,防止盲目的判断,让员工获得真实有效的考核结果。考核制度的完善,不仅是对员工基本工作的绩效考察,更是为了督促员工在工作中发现自身不足和优势,学会扬长避短,自觉提升工作能力,并改正消极的思想观念。因此,领导层必须关注于考核机制的运用,思考其中的问题,逐渐完善考核机制。(五)注重软性激励。软性激励机制是建立在人文关怀方面的激励思考。倘若事业单位长期采用工资提升或者奖金鼓励来引导员工积极工作和挖掘潜能,在物质追求的引导下,员工容易产生功利主义,只关注自身利益,容易导致员工迷失工作初心。因此,管理部门需要在硬性激励的基础上,辅以一定的软性激励,发挥物质
11、与精神双重奖励的协同作用,积极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软性激励主要是立足于员工精神层面,对其进行认同和赞赏,例如,对员工工作进行正面评价、言语期待、真诚交谈等;将心比心,给予员工真诚、贴心的精神层面的关怀,进而拉近领导层和员工之间的距离,消除一些潜在的隔阂。还可以设置工作奖励的表彰,邀请家人前来观看,增强员工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肯定,提高员工对本职工作的忠诚度。(六)注重个体和集体的激励机制。事业单位构建的激励机制是为了在保证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对员工能力进行培养,更好地助力于政府部门工作开展。因此,在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管理和引导性发展中,就需要重视员工的需求,尽力满足员工对于
12、自身所渴望的合理的利益要求,让员工在舒适的工作氛围中实现自身价值;同时给予优秀部门的集体荣誉和鼓励,让在该部门员工感受到集体合作的荣誉感、浓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对工作和部门充满热情。个体激励和集体激励,不仅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员工对于自身工作的认同感,还会在无形中挽留想要辞职的员工,进而减少了人才流失的可能性。(七)发挥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合理的薪酬制度能够有效激发职工的上进心,事业单位应当以人为本,建立与岗位聘任制相适应的薪酬分配制度,按照岗位职责和工作绩效进行薪酬计量。目前事业单位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相对固定,分配不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平均主义,这不利于员工积极工作。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应通过绩效考核来突出,并且在工资表上明示。同时,适度创新分配模式,提高先进工作者绩效工资水平,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八)单位应当转变管理理念。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应当转变理念,从过去事务性管理转向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将管理重点转向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保障,从而促使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四、结语坚持构建合理且科学的激励机制对于事业单位的整体进步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激励机制能够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事业单位的蓬勃发展,使各个事业单位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