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铭达:苏州恒铭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修订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铭达:苏州恒铭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修订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苏州恒铭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修订稿)(注册地址: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石牌塔基路1568号)二零二三年八月一、本次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16,000.00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以下项目:立:万元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总投资额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1惠州恒铭达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117,539.68116,000.00合计117,539.68116,000.00注:“惠州恒铭达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备案名称为“惠州恒铭达电子材料与通信器件产业升级建设项目”。上述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不包含董事会
2、前投入的资金。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规模将不超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规模。若实际募集资金不能满足上述募集资金用途需要,公司董事会将根据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上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范围内,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度以及资金需求等实际情况,调整并最终决定募集资金的具体投资项目及各项目的具体投资额,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资金或通过其他融资方式解决。若公司在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到位前,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利用自筹资金对募集资金项目进行先行投入,则先行投入部分将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后以募集资金予以置换。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惠州恒铭达智能制
3、造基地建设项目1、项目基本情况本项目拟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搭建集高效智能制造生产线与智能仓储为一体的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将提升新能源、通信等领域产品的产能。本项目总投资117,539.68万元,拟使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入116,000.00万元,其余资金由公司自筹资金投入。项目实施主体:惠州恒铭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惠州市惠阳区三和街道象岭村地段;项目建设周期:本项目采用边建设、边投产的滚动建设方式,整个项目建设期为2年,从第2年开始逐步释放产能,第4年达到满产状态。2、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必要性(1)把握市场机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D政策引领新能源市场快速
4、发展,精密制造、新材料产业也得到较大提升进入“十四五”时期以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新能源建设等利好政策的出台实施,新能源产业在政策、技术、应用、市场机制、产业链等方面均实现了突破,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带动了储能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在储能行业方面,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的数据,截至2022年,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量达237.2GW,同比增长13.28%,其中,中国的累计装机量达到59.8GW,占全球的25.21%,同比增长29.72%O从新增装机量角度来看,全球2022年新增装机量为27.8GW,同比增长51.91%;中国2022年新增装
5、机量为16.4GW,同比增长56.19%。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全球领先,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新车的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市场前景广阔。2)通信领域不断技术迭代、快速向万物互联未来发展2018年我国进入5G通信建设阶段,并于2020年实现商用。通信行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通信设备的支持,由于5G使用较短的波长频率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所以其传播半径更短,造成了5G基站数量需求量大幅增加。根据头豹研究院的数据,5G基站的需求量将由2
6、019年13万个增长至2025年的816万个,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41.6%。随着5G技术的日趋成熟,全球业界已开启对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6G)的研究探索,面向2030年及未来,6G网络的面世将为通信产业带来大的变革。6G时代对基站覆盖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6G的大规模商用,6G网络的“致密化”程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不仅是对通信技术的挑战,更是对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的挑战,同时也为通信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上述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将直接带动相关设备的需求增长。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实现多型号多规格的产品及零部件的生产,应用于新能源、通信等行业,是公司把握市场机遇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公
7、司盈利能力。(2)丰富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加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政策战略的实施,我国制造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向高端化和高附加值方向积极迈进。在新能源领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能源危机,全球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成为未来能源系统的核心构成,其中发展储能产业是推动能源系统转型和实现能源系统变革的重要基础;在通信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到来,互联网终端数量的爆发势必会带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大量需求。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并依托长期以来积累的技术研发优势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不断开
8、拓产品的应用领域。本项目将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搭建集高效智能制造生产线与智能仓储为一体的生产制造基地,运用先进工艺,生产应用于新能源、通信等领域的产品及零部件。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分散经营风险,拓展公司产品应用领域,推动公司业务实现多元化发展,从而加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加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应用于新能源、通信等领域的产品及零部件的制作工艺具有应用场景导向的特点。产品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将面临不同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而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年限。随着人工、材料、费用的上涨,企业同时为维持相对的市场占有率,销售端并没有相应地提价
9、,造成毛利率下滑且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只有增加产品研发与工艺改进方面的投入,把握产品应用场景特征,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融入到产品的方案设计中,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才能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进而提升在整个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加大研发力度,持续进行工艺优化,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及产品设计与生产,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率,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3、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本项目旨在生产应用于新能源、通信等领域的产品及零部件,为新能源设施、通信基站等基础建设提供的重要部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颁布了多项产
10、业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聚焦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国家能源局在关于加快能源领域新型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明确目标导向,深化能源标准化工作改革,在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储能、氮能等新兴领域,率先推进新型标准体系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十四五”时期力争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力争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26个,实现城市和乡镇全面覆盖、行政村基本覆盖、重点应用场景深度覆盖,其中
11、行政村5G通达率预计达到80%的目标。因此,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2)公司多年的规模化生产制造能力、成熟的技术积累与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为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本项目将生产应用于新能源、通信等领域的产品及零部件,而新能源、通信等领域的产品及零部件由于工作环境复杂多样,对于电磁环境隔离、噪声隔离、通风系统散热、抗震动、抗腐蚀、防尘等性能要求逐渐趋严,并且还需同时兼顾安装、维修、管理等方面操作的便捷及安全性,这对上游产品及零部件生产厂商的研发、设计以及生产制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新产品研发与工艺优化,并持续强化公司整体的产业链路整合。随着新产品研发逐步投入
12、与工艺逐渐完善,公司在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与精密结构件等产品领域的专业技术不断打磨强化,强化自身在产业链上的差异化价值及技术壁垒,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通过深化、拓展与品牌客户在多个产品维度的合作,积极布局新能源、通信领域等。公司产品作为消费电子产品与精密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知名电子品牌商对供应商产品的品质与持续的品质管理提出较高的要求,公司通过多年的生产经营经验积累,建立了完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过程中,对供应商的选择、用料、产线质量、成品、出货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全面的质量管控,保证较高的产品质量与良率,确保产品满足客户要求。此外,公司己通过了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
13、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严格按照国际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进一步保障了产品质量与良率。(3)良好的市场前景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领域与通信领域,其中新能源领域主要产品应用于储能及新能源汽车领域。D新能源市场储能领域截至2022年,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量达237.2GW,同比增长13.28%,其中,中国的累计装机量达到59.8GW,占全球的25.21%,同比增长29.72%。从新增装机量角度来看,全球2022年新增装机量为27.8GW,同比增长51.91%;中国2022年新增装机量为16.4GW,同比增
14、长56.19%。中国和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50 (GW)209.41754p祚9 l-i H28.2031.3刈191.12020年2021 年2022年中国全球237.2数据来源:CNESA未来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的提高,储能规模将持续快速发展。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数据,保守情况下,中国2026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48.5GW,2022年至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53.3%;理想情况下,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渐完善、储能供应链配套、商业模式的日臻成熟,中国2026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79.5GW,2022年至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9.2%。新能源
15、汽车领域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全球领先,根据国家工信部的数据,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根据IDC发布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达到1,598万辆的水平,年复合增长率为35.1%,届时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新车渗透率将超过50%,保有量在整个汽车市场中的占比将超过10%o(万辆)800 700600 5(X)400 30020010002013-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产量销量1.717I20137.87.5797.625.2 I.6I124.20212022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数据来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市场的增长,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内的市场规模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良好发展,在未来进一步扩大建设。证券时报网数据显示,2022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59.3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91.6%,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持续上升,同比上升225.5%。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521万台,同比增加99.1%。2022年公共充电站增量为3.7万座,保有量为11.1万座。2)通信市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