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灸学.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458000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针灸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验针灸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验针灸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验针灸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验针灸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针灸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针灸学.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实验针灸学: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试验方法,研究针灸基本理论,作用原理,作用规律,指导临床实践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是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2、实验针灸学的基础内容是:A、针灸基本理论(经络腌穴,刺法灸法)B、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效应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针灸刺激通过激发或诱导机体固有的调节系统,使失调、紊乱的功能恢复正常,这就决定了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是调节。针灸效应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有一定的时效规律;同时也受如机体状态,脸穴特异性,施术方法,时间和针具等因素的影响】)C、针灸作用原理(经络腌穴、刺法灸法相关的针灸效应信息的始动转换、传导整合,针灸作

2、用效应及其原理一针刺镇痛原理,针灸对各系统疾病的作用原理,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原理)。3、实验针灸学的任务:促进针灸学的发展是实验针灸学的主要任务;培养现代化的针灸人才是实验针灸学的重要任务。4、实验针灸学与传统针灸学的关系:实验针灸学与传统针灸学关系十分密切,同属医学科学范畴,都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其主要任务是探索与研究针灸防病、治病方法和原理,以保护人们健康,延长寿命为目的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学科。传统针灸学解决针灸“如何”治病的问题,而实验针灸学解决针灸“为什么”能治病的问题。5、科研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6、科研选题的种类:1基础研究:探索性强,自由度大,风险高2应用

3、研究:实用性强,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风险较小3开发研究:风险低,成功率高,具有投资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7、建立假说的重要性:建立假说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建立假说是选题的核心与灵魂,假说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科研工作的成败,假说水平的高低决定科研成果水平的高低。8、经脉现象的定义:经脉现象,亦称经络现象,是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包括循经传感、循经皮肤病、循经神经血管反应,循经感觉障碍。9、循经感传的定义:循经感传:系指用针刺,艾灸、低频脉冲电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胀,麻等“得气”感,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

4、能通过大脑感知的现象。分显性与隐性感传。循经感传的特征:1)感传路线四肢部与古典经脉主干循行路线基本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则差异较大。2)感传感觉大多数以酸胀麻痛为主;少数出现流水感、蚁走感、冷热感等。3)感传速度速度缓慢是循经感传的一大特征,一般为10cm/s,但个体差异较大。4)感传宽度通常呈带状,其宽度因部位而异,一般为0.55.Ocm或更宽。5)感传深度因部位而异,肌肉丰厚处感传线较深,似在肌肉中;肌肉浅薄处感传线较浅,似在皮下。6)感传方向刺激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传导;刺激头面部或躯干部的穴位,感传向四肢传导;刺激经脉中途的腌穴,则感传一般呈离心性和向心型双向传导。7)感传

5、阻滞针刺穴位引起感传时,在感传路线上进行机械压迫、局部降温、局部注射液体、触觉刺激,可以阻滞循经感传。8)感传效应当感传沿经脉到达所属络的组织器官时,相应组织器官的机能发生明显的良性或劣性的变化,多数和针刺疗效一致。故有人称此为循经感传的效应性反应。9)相对稳定对感传显著型的受试者所做的近、远期追踪观察表明,循经感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循经感传的形成机理主要有哪几种观点?大致有三种观点:(1)中枢兴奋扩散说;(2)外周动因激发说;(3)中枢外周统一论;中枢兴奋扩散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感传的基本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进行的,即感传的性质是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定向扩散,是“感在中枢,传也在中枢”外

6、周动因激发说,这种观点认为,感传的基本过程是在外周,可能是由于体表的神经感受装置被针刺时,沿经传导着的“动因”依次兴奋,神经冲动相继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了主观感受到的感觉,即“感在中枢,传在体表”。外周-中枢综合说,这种观点认为,外周和中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外周有循经的实质过程,中枢有循经的功能表现,即循经感传是和中枢协同作用的结果10、经脉探测:静脉的特性有电学特性、热学特性、光学特性、声传导特性、磁学特性、同位素循经迁移现象等。11、经络假说:目前对经络实质的看法大体上有以下三种观点:“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经络”是独立于神经

7、、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之外(但又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功能调节系统。“经络”可能是既包括已知结构,也包括未知结构的综合功能调节系统。七种代表性经络假说:1经络与神经体液综合调节有关2经络与血管、淋巴管有关3体表(经穴)一皮质一内脏有关4二重反射假说5轴突反射接力联动假说6第三平衡系统7脉管外组织液流动说12、穴位的形态结构特点穴位与神经:穴位神经分布丰富,大多数穴位位于神经分支周围,有丰富的感受器。穴位与血管的关系同样十分密切:穴位区域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存在,血管密度高,这些毛细血管的排列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平行于经络的走向一层一层分布的。穴位区域有丰富的肥大细胞:经穴处肥大细胞的分布特征,人

8、体一些主要穴位处肥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非穴区,且多沿经线走行方向上的小血管、小神经束和末梢神经分布;针刺对经穴处肥大细胞的影响,(1)针刺可增加经穴处肥大细胞数量并促进其脱颗粒(2)针刺促进经穴处肥大细胞介质的释放(3)经穴处肥大细胞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13、艾灸的作用机理有哪些?对临床有何启示?1物理作用(温热作用与辐射作用)2药化作用3创伤作用(指化脓灸)4综合作用(调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P16514、针刺镇痛的定义:用针刺防止和治疗疼痛的一种方法。针刺镇痛的作用是运用各种针刺方法来缓解或解除疼痛。针刺镇痛的特点:1适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疼痛2镇痛作用具有多重性质3起效快并有累积效应4毒副

9、反应小5镇痛个体差异性6镇痛程度有限性7机体整体调控性15、针刺镇痛有哪些经典的神经递质发挥了作用?(神经化学机制)(15-16分)1、5-羟色胺:既是具有镇痛作用的神经递质又是具有致痛作用而炎症介质。在参与中枢和外周调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去甲肾上腺素:激活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上行投射系统,对抗针刺镇痛;激活低位脑干发出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下行投射系统则加强针刺镇痛。3、多巴胺:激活DA能系统时削弱对抗针刺镇痛作用。4、乙酰胆碱:外周和中枢乙酰胆碱能系统被激活时增加针刺镇痛效应。递质脑脊髓5-H力口强加强HA对抗加强Ach力口强加强DA对抗对抗16、针刺镇痛耐受:是长时间或反复多次针刺过程中出现

10、的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现象。17、针刺麻醉作用:镇痛作用;抗内脏牵拉反应作用;抗创伤性休克的作用;抗手术感染的作用;促进术后创伤组织和重要脏器修复的作用针刺麻醉特点:使用安全,适用范围广;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便于与医生配合;生理干扰少,利于术后恢复;简便、经济,便于推广针刺麻醉自限性,即针刺并不能完全达到临床麻醉的要求,一直存在着“三关”问题,即:a、麻醉不全;b、不能完全抑制内脏反应;C个体差异较大;18、针灸作用效应的基本特点:,对临床有何启示?双向调节特点:是指针灸穴位能产生兴奋或抑制的双向效应。整体调节特点:含义:一、针灸穴位可在不同水品上同时对多个器官、系统功能产生影响;二、针灸对某一器

11、官功能的调节作用,是通过该器官所属系统甚至全身各系统功能的综合调节而实现。品质调节特点:是指针灸具有提高体内各调节系统品质(调节系统品质是度量调节系统能力大小的一个参量),增强自身调节能力以维持各生理生化参量稳定的作用。自限性调节特点:一是指针灸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只能在生理调节范围内发挥作用;二是指针灸调节能力必须依赖于有关组织结构的完整与潜在的技能储备。机理:是通过激发或诱导机体内源性调节系统的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19、针灸作用效应的时效特点对临床有何启示?时间上呈现特定的起落消长特点。(1)潜伏期指从针灸刺激开始,到针灸效应出现前的这段时间。(2)上升期从潜伏期后,

12、至针灸效应上升至高水平(3)高峰期是指针灸效应维持在高水平的一段时间,它反映针灸刺激信号在体内发挥了最大的调动能力。由于针效反应系统和病变性质不同。(4)下降期指针灸效应从高峰期后下降到针前水平的时间临床: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不仅可在一次针灸过程中表现出来,在多次针灸中针灸效应也可呈现这种升降趋势。针灸效应还有一个逐日积累的效应。研究的结果表明,一般来说急性病变来势凶猛,症状严重,机体受致病因素干扰破坏严重,这时需要增加针灸时间和次数。慢性病变机体受致病因素作用时间较长,产生病理变化已比较持久,甚至造成陈旧性损害,这时就需要较长治疗过程,逐步消除损害,积累针灸的调整效应,改善偏盛偏衰状况。但应注意的是,治疗慢性病针灸的时间也并非越长越好,事实上,针灸效应积累作用也是有一定限度的。20、影响针灸作用效应的因素:机体的机能状态、穴位功能、针灸刺激参数、时间因素、施术工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眼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