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幼儿园“室内外游戏一体化”课程模式探索经验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幼儿园“室内外游戏一体化”课程模式探索经验分享.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幼儿园室内外游戏一体化”课程模式探索经验分享一、坚持文化引领发展XX幼儿园始终秉持“文化是三幼发展的生命力”的理念,在追寻“三幼味道”“三幼娃味道”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三幼特色的园所文化体系。(一)构建“保纯真童心,育健全人格”文化体系XX幼儿园是一所规模大、底色正的“航母型公办园”,一直传承着延安保育院时期毛主席提出的“好好保育儿童”六字精神。2014年,XX幼儿园跨入新发展时期,学生规模从办园初期的100余名幼儿扩容为40个班1600余名,教职工人数从40余人增长至300余人。60年栉风沐雨,三幼人始终坚守“为国家之栋梁培育幼苗”的教育情怀。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三问”,以“做人、做
2、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为治学座右铭,培育具有中国心的现代娃。2013年以来,XX幼儿园构建了“保纯真童心育健全人格”理念的整体文化体系,坚守“幼儿第一爱心至上”的园训。课程文化是园所文化的内核。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游戏化、生活化、经验化“三化”精神,XX幼儿园确立以“生活启蒙,游戏激趣”为课程理念,培养“善观察、会交往、乐表现”的三幼娃。XX幼儿园文化强园的思想受到各级认可。2014年,在XX区园所文化经验交流会上做了文化的力量专题交流;2016年,在XX市学前教育内涵建设推进会上进行无声的教育经验交流。XX幼儿园的环境文化、制度
3、文化、课程文化,在XX市连续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收获“优美环境、优秀团队、优质活动”三个“三优”一等奖,获评XX市学前教育先进集体。截至2022年,历经67年传承与创新,XX幼儿园收获了600余项集体荣誉。其中,2020年斩获“全国文明单位”殊荣,XX幼儿园被业内誉为“爱心之园、名师之园、快乐之园”。(二)探索“室内外游戏一体化”,寻求游戏和课程深度融合之道在长达十多年的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XX幼儿园始终保持教育定力,坚持扎根中国大地,融通中外教育理论,做适合XX幼儿园的课程文化。XX幼儿园在实践中探索“室内外游戏一体化二落实好指南中“以幼儿为本”这一精神。课程发展历经三个阶段:模仿阶
4、段(20022012年),从五大领域分科教学到主题教育课程大拼盘;探索阶段(20122022年),对室内区域游戏、户外自主游戏、室内室外游戏一体化进行探索,由少量生成活动过渡到30%40%生成活动;优化阶段(2022年以来),探索游戏和课程深度融合、双向交互,以幼儿为本的生成课程发展至50%,逐渐减少教师预设的“脚手架”。二、遵循理念先于行为,探寻科学教育关系(一)厘清教与玩的关系,把握适宜幼儿发展的教学方式一日活动皆课程。游戏是教学的延伸,教学是游戏的升华,只有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才能双向作用于幼儿的成长。长期以来,幼儿游戏的价值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是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误区。只有充分
5、认识游戏价值,教育行为才会发挥其价值、关注其价值,游戏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的精神才能得到落实。XX教授认为,“游戏精神是贯穿课程实施的关键,评判课程水平的灵魂”。游戏精神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自始至终对幼儿精神状态予以充分关注、充分呵护、充分接纳和充分支持与引导。教师始终关注游戏精神,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本园幼儿的适宜性课程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教师以“教得对”为底线,以“教得好”为目标。“教得对”就是要把握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三问”,办扎根中国大地的幼儿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得好”就是科学保教,让幼儿的情感和能力都得到发展。正如侯莉敏教授提出的“无论是教学活动
6、,还是游戏活动、生活活动,都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始终应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二)厘清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生发适宜幼儿需要的学习内容指南指出,“五大领域学习与发展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进行预设,游戏要以等待和观察为主”。XX幼儿园教师以儿童为本,针对指南中的32个目标逐条列举观察案例,将目标谙熟于心,灵活运用。教师根据幼儿成长需要调整游戏材料、创设有准备的教育环境的过程就是教师“心中有目标”的表现。所以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基于教师专业水平和幼儿需要达成一种平衡。它是循环往复、不断生成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只有厘清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才能因地制宜地生发出适宜幼儿需要和益于幼儿发
7、展的学习内容。(三)厘清高低结构材料的关系,营造促进幼儿自主探索的环境材料的高低结构没有绝对的“多与少”“好与坏”,高结构材料目标指向性较强,蕴含着已建构好的知识体系供幼儿获得。对于游戏经验丰富、自主性强的幼儿来说,低结构材料变化性强,富有无穷的创造可能,可以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力。低结构材料和高结构材料在不同的情境中都有其价值与作用,能满足幼儿不同发展需要。在以物代物的游戏行为中,高低结构材料的结构性发生转化也是常有的,教师需要做的是:鼓励幼儿在结构性程度不同的材料之间自发建立联系,营造促进幼儿自主探索的环境。三、室内外游戏一体化实施策略激活环境资源,奠定实践基础。这里所说
8、的“环境”,是指园所周边各类资源的总和,是“三位一体三全育人”的大资源观。通过近十年探索和实践,环境创设与幼儿深度学习发生高密度的联结,XX幼儿园已建立起基于环境的游戏观、课程观,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一处一景一教育、一点一滴一课程”的环境文化。解放教师队伍,抓住课改要点。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有自由生长的教师,才会有自由生长的儿童。在游戏中,我们注重给教师松绑,支持她们做“懒”老师。在游戏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要注意等待和观察,及时辨别和捕捉游戏中的兴趣点和兴奋点,适时生成或构建新的课程。通过一周一次回溯性研讨,激发教师共学反思的内驱力,看见幼儿、读懂幼儿的能力一次次提升。课程建设成就了教师,教
9、师也让课程更加丰满生动。坚持动态探索,遵循适宜原则。我们立足幼儿视角,从好课程的标准审视,架构了生长课程体系下“室内外一体化”游戏活动。所谓“室内外游戏一体化”就是充分调动园所可利用的时空资源,将室内外资源深度整合、合理串联,开展多元性、挑战性和创造性的一体化游戏。在“室内外一体化”游戏课程中,幼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游戏品质?XX幼儿园倡导的游戏品质是“有教养的自由”,这是对孩子建立的一种合理期望。在XX幼儿园,自由精神是一种师生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同时表现出对游戏内在秩序的尊重,自由与规则牵手、野趣和文趣结合、放手与牵手平衡,从而实现最大程度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四、“室内外游戏一体化”三个探索
10、阶段第一阶段(20122015年),室内区域游戏3年探索期,教师视角发生根本转变,幼儿拥有更多游戏自主权,深度学习在自主游戏中悄然发生。改变一:课程模式低结构化。为满足幼儿自主游戏的需要,我们倡导:(1)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由教师主导发起的集体教学不超过半小时;(2)增加区域游戏时间,不少于一个半小时;(3)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真正把游戏时间还给孩子。幼儿低结构作息时间实行有弹性的一日活动安排,除了餐点和午休时间,允许师生根据活动需要灵活调配,把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主动学习者。改变二:生活进区融入化。具体做法:一是改变室内常态的桌椅摆放方式,将桌椅与区域融合。生活进区增强了孩子的
11、自主意识,实现了跨区域游戏;二是取消区域牌以及区域界定,让幼儿游戏的空间实现延展。改变三:材料平台开放化。打造更具开放性的公共材料平台和班级材料平台,潜藏教育目标,投放能操作、多变化、多样性的材料,激发幼儿持续深入、不断创新,发挥材料的独特价值。正如维果斯基所说,“游戏本身就是幼儿的学习”,而且是自主自发、永不停歇的学习。丰富的游戏资源,引发幼儿充分的探索、学习,让我们看到幼儿发展的无限可能。第二阶段(20152018年),户外自主游戏3年探索期,拓宽游戏格局,支持多元化、创造性的户外游戏,最大限度满足幼儿主动获得经验的需要,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改变一:游戏空间拓展。我们将游戏空间从室内逐渐向户
12、外延伸,创设“8大体能+25个游戏区域二游戏环境向空中发展,“教学楼一户外自然物一大型玩具”进行三级联通,室内外游戏材料交互出现,让户外充满自然野趣的力匕战,不仅是运动场更是游戏场。改变二:开展计划与回顾。游戏前,鼓励幼儿运用涂鸦方式做计划:每日开展15分钟晨谈,选择去哪儿玩、玩什么、怎么玩,唤醒和拓展幼儿游戏经验。游戏后,幼儿运用多元方式表征游戏经验;教师可以运用七步提问引发分享交流,以提升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改变三:实行户外混龄游戏。开展错时错峰混龄游戏,让“孩子带动孩子、伙伴影响伙伴”。教师给予最多观察、最少干预、最大耐心、最有效支持,让幼儿获得更多与自然互动的机会,滋养灵性,
13、坚韧意志,强健体魄。第三阶段(20182022年),进行室内外游戏一体化4年实践,我们用回溯性备课将游戏与生成性课程有效连接,架构课程桥梁。一体化的前提是环境。一是继续创造并发挥室内环境的教育性,二是充分挖掘室外教育空间。利用宽走廊,错峰开展室内室外游戏,让幼儿的体验感更加饱满;利用公共空间,一室多用,使现有空间发挥更大的价值;即使是一个雨棚、一个拐角,都被赋予游戏功能;考虑留白空间,鼓励幼儿自由支配,给幼儿更大的自主权。使室内室外交相呼应,让幼儿园真正成为一座室内外一体化游戏的乐园。一体化的关键是观察。观察是提升高水平师幼互动的基础。观察幼儿是认识幼儿和改变教师儿童观、游戏观的最有效的途径。
14、做法有四:一是园长和引领者的专业水平要高于教师,才可以给予教师支持。二是教师需要实时把观察装在心中,每天至少观察一名幼儿,每天三次,每次三分钟,让教师从无序的观察走向有效的观察。三是以指南目标为“脚手架”,以园本研究提炼出的游戏关键经验以及自主性要素为观察点,观察了解幼儿行为。四是仔细观察和辨别幼儿游戏中的兴趣点、兴奋点,灵活切换预设与生成、教学与游戏,做忠实的记录者和积极的赞美者,做课程生成的转换者和生发者。一体化的核心是融合。游戏的最高目的是儿童的充分生长,能力的充分实现,引导儿童从已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XX幼儿园以幼儿游戏中的兴趣为生长点,采取回溯性备课,通过链接幼儿园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生成教学活动,生发班本课程。让游戏和课程跟随幼儿,支持幼儿发展。教师在倾听幼儿声音的过程中发现切入点,把握游戏与课程建立对话的时机,运用回溯性备课生成班本课程,在预设与生成的互通中,实现幼儿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