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X年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X年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X年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X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X)X号)和XX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开展202X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X教办(202X)X号等文件精神,学校在完成“高等职业院校基本情况表”、“高等职业院校师生情况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情况表”以及校长、专业主任、学生等问卷填答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查找问题,探究成因,形成思路和对策。以X个观测点为依据,重点从办学基础能力、学生培养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以及今后努力方向四个方面对我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状况进行了自评,具体如下:一、办学基础
2、能力XX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X年,是一所XX(一)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1、现状及成绩20X120X2年,学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情况(见表1)。表120X1-20X2年年生均财政拨款情况表序号年份(年)/项目20X120XX20X21财政教育经费拨款(万元)XXX2学生人数(人)XXX3年生均财政拨款(元)XXX表1中显示,20X1年以来,学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保持平稳,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年生均财政拨款保持在X元以上。加速了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步伐,通过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稳定的财政拨款,有力地保障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学校得到省政府和财政厅的大力支持,支持落实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不
3、低于X元标准。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项目资金,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经费收入,保障了学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达到XX元水平。2、存在问题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年生均财政拨款维持在XX元左右,增长幅度不大。3、下一步措施一是加大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工作力度,积极争取省级项目资金;二是加强与省政府、省教育厅沟通协调,努力争取省财政厅的经费支持。(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1、现状及成绩学校十分重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配置,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并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引进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20X1年至20X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逐年递增。20X1-20X2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情况(见表2)。表2:20X1-20X2年生
4、均教学仪器设备情况表序号项目/年度20X120XX20X21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万元)XXX2学生人数(人)XXX3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万元)XXX表2中显示,20X1年以来,学校不断加大对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用于教学、实训等仪器设备的资产总值稳步有升,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保持在X元以上,并逐年增长。2、存在问题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个别设备的使用与管理中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个别实训室即使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执行力度还有待加强。3、下一步措施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规范管理,明确责任分工,一级抓一级,人人有责,各负其责。加强对仪器设备管理的宣传与教育,使广大师生、仪器设备管理者能充
5、分认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流程开展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规范管理服务工作。(三)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1、现状及成绩学校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用房总面积为Xm2o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面积X小(教室用房面积Xnf,图书馆面积X肝,实验室实训场地面积Xm2);行政办公用房面积Xnf。20X1-20X2年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见表3)。表3:20X1-20X2年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序号项目/年度20X120XX20X21学校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用房(m2)XXX2学生人数XXX3生均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用房面(m2)XXX2、存在问题学校教学科研及辅
6、助行政用房虽基本满足教学需求,但实训教学基地相对占有量少,对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3、下一步措施大力改善教学、生活用房条件和校园环境,充实完善教学科研设施设备条件。推进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建设符合专科教学要求和科研实践需要的比较先进的基础和专业实验(实训)室,特别要重点建设特色学科专业所需的实验及科研设备;建立健全专用教室、实验(实训)教学场所的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实训)场所及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大力推进资产置换新建校址工作,加快新校园建设目标。做好新校址筹建工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多元筹措建设资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力争实施新校园建设工程。(四)信息化教学条件1、现状及成绩近
7、年来,因学校已升格为高职院校,所以“以建设高职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为契机,围绕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对校园网络做了全面的改造与升级,统一了校园网络出口,校园网络出口带宽达到XMbps,实现了校园内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提升了校园网络使用能力(见表4)o表4:20X1-20X2年信息化建设情况序号建设项目/年度20X120XX20X21校园网主干最大带(Mbps)XXX2网络信息点数(个)XXX3上网课程数(门)XXX根据学校的远景规划,智能校园建设已基本完成,教务系统等平台已陆续开始使用。2、存在问题经费投入尚且不足,数字化校园建设进展较为缓慢,影响到管理数据的使用以及网络平台机器设备
8、的更新换代。3、下一步措施进一步扩大校园网覆盖范围,保证校园网快速运行,开发学校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日常办公和业务处理自动化和标准化。(五)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1、现状及成绩学校通过与校、行、企等多种合作形式建立了多个实习(实训)基地。例如:与XX万达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建立了旅游管理实训基地;与XX凯莱大厦有限公司建立了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与阜新市蒙古族幼儿园、阜新市北师大幼儿园建立了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等等。这些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丰富了实践课教学内涵,实现了毕业生在教学、实践、技能、管理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目前,建设校内各类实训室X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X个。20X2年校内实践
9、教学工位数达X个,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X个,基本满足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保证了毕业生的学业水平和就业质量。2、存在问题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有了进一步发展,系统化设计达到了一定要求,但是未能更好发挥其功能。3、下一步措施根据学校各专业发展规划,按照主体专业布局,依托学校当地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以各系为主体单位,整合现有的实训资源,重构专业类综合实训基地,建设专业类综合实训基地和校级共用共享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目标。(六)生师比1、现状及成绩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声誉的不断提高,在加快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和专业特点,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拓展人才引进渠道,
10、通过公开招聘和外聘等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既注重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也注重人才后备队伍的资源储备。生师比情况如下(见表5)。表5:生师比情况序号项目/年20X120XX20X21学生人数(人)XXX2专任教师(人)XXX2生师比XXX2、存在问题从宏观上看,学校生师配比符合要求,质量上达到了要求,保证了教学水平的发挥。从微观上看,仍有师资队伍结构及发展速度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如X等个别专业存在教师配比不足等现象,急需克服解决。3、改进措施依据学校“X”发展规划,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根据专业建设、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向关键岗位、品牌专业、创新团队、
11、领军人才倾斜,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预计到202X年,专任教师总数达X人,其中硕士、博士达X%,副高以上职称达X%,“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X%以上。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和专家型人才的比例力争在新进教师中逐年提高。(七)“双师型”教师1、现状及成绩学校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了关于教师外出培训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优化师资结构,建立了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技术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截止20X2年,学校教职工X人,专任教师X人,其中“双师型”教师X人,“双师型”教师比例占专任教师比例(见表6)。表6:“双师型”教师比例占
12、专任教师比例序号内容/年度20X120XX20X21专任教师总数XXX2专任教师双师数XXX3双师比例(%)XXX2、存在问题一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各系“双师型”教师分配不均衡。3、下一步措施依托校企深度融合,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引进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能工巧匠来校做兼职。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高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专业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到202X年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以上。二、学生培养能力牢固树立“X”的战略思想,突出重点、优化结构
13、、错位竞争、打造特色,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全面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以高水平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教学科研工作为中心,以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为突破,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强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坚持凸显师范、开放办学,坚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民族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在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的、办学优势明显的民族特色高职院校。(一)课程开设结构1、现状及成绩以教学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往以学科知识逻辑性、完整性为特征的传统课程体系,
14、将专业知识与核心技能相互融合、有机整合,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典型职业活动确定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按照行业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以工作任务整合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落实教育部新颁布的教学标准要求;专业核心课程落实核心技能培养,是专业必修课程;拓展课程包括专业拓展和专业文化素质拓展等课程,由各专业自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的重点部分,将了解、体验社会和岗位工作的综合实践环节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各专业课程体系总开设课时数及课程结构(见表7、表8)。表7:各专业课程体系总开设课数及课程结构一览表序号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开设课程数()计划开设公共课(门)专业课(门)总数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业础专基专业核心专业拓展XXX35/56113/201164/8XXX39/64113/201474/11XXX35/42113/101164/5XXX35/42113/201164/9XXX37/61113/201464/9XXX41/61113/201864/9XXX36/55113/201264/9XXX30/3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