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小儿纵隔肿瘤的疾病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外科小儿纵隔肿瘤的疾病健康教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小儿外科小儿纵隔肿瘤的疾病健康教育一、纵隔肿瘤的基础知识(一)纵隔的解剖部位在哪?纵隔是位于两侧胸膜腔之间的器官总称,上界为胸廓入口,下界为膈,前为胸骨,后为脊柱,外周为壁层胸膜。纵隔内组织器官丰富,分属三个胚层发育而成,因而可发生多种肿瘤。(一)纵隔是如何划分区域的?为了便于确定纵隔疾病的起源,人为地把纵隔划分区域,最常用四分法,即上纵隔、前纵隔、后纵隔、中纵隔。(1)上纵隔位于第四胸椎与胸骨柄下缘平面上,此区主要包含大血管、气管、部分胸腺及淋巴,因此易发生胸腺瘤、淋巴瘤、支气管囊肿等。(2)前纵隔位于上纵隔与膈肌之间,前界为胸骨,后界为心包,其内主要有疏松含气组织和胸腺,前纵隔肿瘤多为淋巴
2、瘤、胸腺瘤、畸胎瘤、精原细胞瘤及淋巴管瘤。(3)后纵隔为心包后的所有组织,包括脊椎旁沟,内有降主动脉、食管、迷走神经、交感神经链、胸导管、奇静脉和半奇静脉,肿瘤有神经源性的肿瘤、支气管囊肿及肠源性囊肿。(4)中纵隔位于心包前缘与胸椎前缘之间,内有心脏、心包、升主动脉、淋巴结和淋巴管,此处肿块主要为心包囊肿和畸胎瘤。(三)何为纵隔肿瘤?纵隔内有许多重要器官,有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心包、食管、胸腺及大量脂肪、神经和淋巴管等组织,因先天发育过程异常或后天性囊肿或肿瘤形成,成为纵隔肿瘤。纵隔内肿瘤种类繁多,有原发的、有转移的,原发肿瘤中以良性多见。(四)纵隔肿瘤有哪些临床表现?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多
3、样,其症状与肿瘤大小、部位、生长方式、质地、性质等有关。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可生长到相当大尚无症状或很轻微。相反,恶性肿瘤侵犯程度高,进展迅速,可在体积较小时已出现症状。1.无症状在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2呼吸道症状肿瘤及其产生的胸腔积液压迫气道可发生咳嗽、喘鸣、呼吸困难等,破溃入气管可产生咯血。胸闷、胸痛一般发生于胸骨后或病侧胸部。3 .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肿瘤压迫或侵蚀神经产生以下各种症状。(1)喉返神经受压或被侵入时则发生声音嘶哑。(2)交感神经受压时表现为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等霍纳综合征的表现。(3)肋间神经侵蚀时,可产生胸痛或感觉异常。(4)压迫脊神经引起下肢麻木或肢体瘫痪。(5)肿
4、瘤侵及膈神经可引起呃逆及膈肌运动麻痹。4 .压迫症状(1)食道受压发生吞咽困难。(2)肿瘤也可压迫上腔静脉,引起颈部静脉怒张、面颈和上胸部水肿。常见于上纵隔肿瘤,多见恶性胸腺瘤及淋巴性恶性肿瘤。5,感染症状如囊肿破溃或肿瘤感染影响到支气管或肺组织时,则出现一系列感染症状,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发热。6 .特殊症状(1)畸胎瘤破入支气管,患儿咳出皮脂物及毛发。(2)支气管囊肿破裂与支气管相通,表现有支气管胸膜疹症状。(3)极少数胸内甲状腺肿瘤的患儿,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4)胸腺瘤的患儿,有时伴有重症肌无力症状。7 .心血管症状心慌、心律不齐,面部、颈部水肿。(五)常见的纵隔肿瘤有哪些?1.胸腺瘤胸
5、腺位于前、上纵隔,下缘紧附于心包,胸腺与人体免疫功能有较密切的关系。婴儿胸腺较大,属于正常生理状态,无须治疗,随年龄增长胸腺将逐渐缩小。胸腺瘤是来自于胸腺上皮的肿瘤,伴有各种反应性淋巴细胞浸润,以良性多见。通常具有完整的包膜,呈球形或分叶状。患儿可无症状,部分患儿因为肿瘤压迫或侵犯相邻的组织结构而出现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8 .畸胎瘤可发生于纵隔的任何部位,但多位于前纵隔。分为囊性、实性及囊实性,由外、中、内三胚层组织构成,内有软骨、平滑肌、支气管、肠黏膜、神经血管等成分。畸胎瘤在婴幼儿和儿童可引起疼痛、咳嗽、呼吸困难和反复肺炎。9 .淋巴瘤属于网状内皮组织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病
6、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儿童常见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出现与局部病变有关的症状,包括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面部或上肢肿胀。常见的体征包括胸部饱满、气管移位、上腔静脉梗阻、肺不张或实变、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10 支气管囊肿较多见,位于中、上纵隔,多紧靠气管、支气管,常位于肺门旁或隆突下。支气管囊肿的患儿可以没有临床症状,也可以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影响呼吸功能,支气管压迫可导致支气管狭窄、反复发作的肺炎,甚至出现肺气肿。11 神经源性肿瘤为后纵隔最常见的小儿肿瘤,神经源性肿瘤按组织结构一般分为三种:良性神经节瘤、神经纤维瘤和恶性的神经母细胞瘤。(六)纵隔肿瘤如何治疗?1.治疗原则肿瘤确诊
7、后,原则上应尽快手术治疗,手术目的不单是摘除肿块,而且要通过组织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肿块的性质。部分估计难以切除或侵蚀重要器官、血管的恶性肿瘤,可考虑先做活体组织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应用化疗或放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治疗。恶性肿瘤切除后,应按其病理种类,加用化疗和放疗。2,手术方法囊性的和较小的实性肿瘤可应用胸腔镜行肿瘤切除。二、纵隔肿瘤术前健康教育知识(一)纵隔肿瘤需要做哪些检查?1.X线透视主要观察肿块有无搏动,明确为扩张性或传导性搏动。12 正侧位平片查看肿瘤阴影的部位、形状和大小。13 食管钦餐检查可以明确肿块和食管的关系,可了解食道或邻近器官是否受压。4,纤维支气管镜或纤维食管镜检查有
8、助于明确支气管受压情况、程度,明确肿瘤是否已侵入支气管或食管,从而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5.CT检查能清楚地显示纵隔组织的相互关系并发现可疑病灶;明确病变部位、范围、解剖层次及密度。能根据组织密度鉴别囊肿,脂肪性、血管性、骨性肿块及钙化点,从而对肿块定性。可确定有无恶性浸润及淋巴转移,有利于手术切除可能性的估计。6.B超了解肿瘤的部位、大小、囊性或实性、与周围组织关系,必要时可在B超引导下做穿刺活体组织检查。7.MRI可进一步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诊断,明确肿瘤与心脏胸内大血管的关系,也有助于与胸内血管病变的鉴别,明确肿瘤与椎管的关系。8.其他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纵隔充气造影、纵隔镜检查、颈淋巴
9、结活体组织检查,必要时剖胸探查。疑为神经母细胞瘤时可进行尿液24h尿香草扁桃酸(VMA)检查,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疑为畸胎瘤时,甲胎蛋白(AFP)的定期检查有一定价值。疑畸胎瘤伴性早熟者,可做尿妊娠试验,明确畸胎瘤有无混合恶性绒毛上皮组织。(一)纵隔肿瘤如何观察及护理?(1)观察患儿有无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遵医嘱输入抗生素,痰液黏稠者予雾化吸入。(2)观察患儿呼吸状态,有无呼吸急促、口唇发给等现象。给予低流量吸氧及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必要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有气管移位或气管压迫者,床旁备气管切开包。(3)有吞咽乏力者应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以改善营养不足。(4)如有上腔静脉压
10、迫综合征者,不宜在上肢输液。(5)如为重症肌无力的患儿,根据医嘱定时给予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并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三)术前饮食要注意什么?(1)日常应加强患儿营养,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粗粮、大豆、鱼、鸡蛋、牛奶,以增强免疫力并保证营养供给。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评估患儿营养状况,贫血严重、血红蛋白含量低者,输入血液制品,给予人血白蛋白支持治疗。(四)术前休息和活动要注意什么?(1)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避免剧烈活动,以免肿瘤破裂。(2)呼吸困难者予半卧位休息,以利于呼吸。(五)术前呼吸道护理措施有哪些?(1)室内应定时开窗通风,室温保持在1822。
11、(3,湿度以55%65%为宜,保持空气新鲜,减少陪伴探视,防止交叉感染。(2)观察患儿呼吸状态,如患儿出现胸闷、气急、发缉、鼻翼煽动、脉搏增快等,及时给予吸氧及心电监护,必要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3)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患儿深呼吸及正确、有效咳痰,采取轻叩背部或按压气管反射性引起咳嗽排痰,痰液黏稠不易排出时给予化痰药或雾化吸入。三、纵隔肿瘤术后健康教育知识(一)术后常规护理有哪些?术后麻醉清醒前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因呕吐物引起的窒息;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及低流量吸氧,禁饮食;麻醉清醒后,使患儿取半卧位休息,以利患儿呼吸及引流。手术后第2天,患儿可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一)术后如何观察病
12、情?(1)应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至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血氧饱和度稳定维持于95%以上,患儿可以脱机自主呼吸,或改为面罩吸氧或低流量鼻导管吸氧。(2)持续心电监护,监测患儿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呼吸变化。(3)密切观察患儿有无肌无力危象,如手握力、吞咽情况。(4)加强对患儿呼吸的观察和监护,观察呼吸状态、面色、口唇颜色等,有无缺氧症状。(5)观察伤口有无渗出,绷带加压包扎的患儿应注意松紧度,避免影响患儿呼吸。(三)术后饮食与营养要注意什么?术后禁饮食,全麻清醒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可先喝少量水,如无呕吐即可进食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至普通食物。宜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勿进食辛辣
13、、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手术创伤大及食欲不振的患儿,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含量低者可予营养支持,可适当给予输入血浆、白蛋白等,以补充营养,促进伤口的愈合及机体的康复。(五)术后呼吸道如何管理?(1)吸氧。术后常规低流量吸氧34天,监测血氧饱和度。病室内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减少陪伴探视,防止交叉感染。(2)麻醉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o,翻身拍背,鼓励有效咳嗽排痰,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遵医嘱雾化吸入,必要时给予吸痰。对于肺复张不满意的,可以让患儿间断吹气球或泡泡,以促进肺膨胀。(3)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防止痰栓形成。(六)术后怎样进行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扩
14、大患儿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地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肺功能,预防肺部感染。腹式呼吸的方法: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的呼吸法。膝部半屈使腹肌放松,双手分别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感觉膈肌松弛,处于腹部的手上抬,而胸部的手原位不动;呼气时腹肌收缩,患儿可感觉腹部的手有下降感,可每天进行练习,每次515min,每天35次,逐渐使腹式呼吸平稳而缓慢,注意每次呼吸尽量深长而缓慢,鼻吸气,口呼气。(七)出院后要注意什么?1.休息保证充裕的睡眠时间和较高的睡眠质量。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避免感冒。2,运动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半年内避免剧烈运动。3,呼吸锻炼术后坚持呼吸功能锻炼,促进肺功能恢复。4 .饮食与营养饮食要全面,营养丰富,勿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5 .伤口护理拆线后伤口愈合良好可洗澡。伤口局部痂皮不要强行撕脱。6 .定期复查体温连续3天38。C以上,要通知医生,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