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现代慈善体制机制创新助推共同富裕试点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3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现代慈善体制机制创新助推共同富裕试点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3年).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区现代慈善体制机制创新助推共同富裕试点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推动XX市XX区以“打造现代慈善”“促进共同富裕”为突破口,着力在缩小XX区收入差距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试点行动基础XX区地处XX省东南部,是XX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民风淳朴,百姓恪善守信。“勤善和美”价值观深深植入XX文化基因之中。XX区以数字化慈善平台建设为依托,以扶贫济困为目的,以培育发展慈善组织为抓手,以传播社会大爱为根本,着力打造慈善服务省级示范基地,依法治善,
2、精准帮扶,积极运作,在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3年来,累计募集慈善资金3.2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6.3万人次,全区低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6.5%、高于全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5.5个百分点,全区低收入群体占户籍人口比重持续下降至0.9虬XX慈善地标“XXX”被中央文明办誉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并被拍成电影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影片展播,XX区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就业强区”。二、试点行动思路(一)总体思路创新现代慈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大力推进现代慈善体制机制创新省级试点,率先推动
3、低收入群体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紧紧把握“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原则,着力完善现代慈善体制机制建设的基础配套。聚焦缩小收入差距,全力打好改革赋能组合拳;聚焦造血增收共富,全力打好机制赋能组合拳;聚焦慈善方式变革,全力打好数字赋能组合拳。加快推进以“扩中”“提低”为目标的共同富裕试点工作,系统谋划推进共同富裕重大改革。(二)试点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民生和慈善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十八次全省民政会议暨第六届XX慈善大会精神,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以构建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坚
4、持党建引领,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能力,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公益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为建设“重要窗口”贡献慈善力量。到2023年,全区基本形成组织化、多元化、智慧化、规范化的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经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突破25家,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47万人。未来三年,扩大募集慈善资金渠道和规模,提高困难群众惠及人次,加快全区低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持续促进全区低收入群体占户籍人口比重持续下降。(三)标志性成果创建全民慈善积分激励回馈机制。1,制定XX区慈善行为认定标准和激励办法,探索知识捐赠、技术捐赠等非物质慈善行为量化认定标准,畅通慈善积分“核算一转化一回馈”全闭
5、环,精准引导慈善资源向低收入群体聚焦,精确展现慈善行为社会贡献度。2.探索建立调动全民参与慈善的“151”长效机制,即制定1个慈善行为量化认定办法,设置“就医、就学、就业、信贷和社会服务”等5个慈善积分转化通道,设立1个助力低收入群体增收共富基金,提升慈善行为获得感、认同感,赋予慈善人物更多尊荣和礼遇。打造现代慈善数字赋能集成智治系统。L打造“慈善XX”数字化平台。再造慈善业务流程,构建慈善服务“制单一点单一派单一评单”工作闭环,以XX区慈善大数据为基础支撑,构建高效、精准、智治的“慈善XX”数字化平台,实现实时共享、实时匹配、实时监管等三大功能。2.打造数字慈善服务场景。上线慈善参与“一码通
6、”、慈善积分“一键算”、捐款流向“一扫清”等场景应用,推动阳光慈善、信用慈善落实落细,精准监测、引导慈善资源向低收入群体增收共富聚焦。探索义利联结的慈善信托增值模式。探索制定XX区慈善信托管理办法,拓展慈善信托参与路径,完善慈善信托监管过程,将慈善资源保值增值部分转化为慈善项目,定向帮扶低收入群体增收共富,构建慈善信托分类评级机制,有效激励和引导慈善信托健康有序发展。制定XX区“1+X”慈善信托管理体系,引入、培育优质慈善组织或企业作为信托基金委托方。三、试点攻坚路径现代慈善体制机制的创新以数字慈善、文化慈善、阳光慈善、活力慈善、信用慈善、科学慈善六大创新领域为主要试点攻坚路径,六个领域的慈善
7、创新是一个有着严密内部逻辑关系的慈善共同体。其中,数字慈善是引领,通过数字化改革赋能,可有效放大其他五个领域慈善创新能量;文化慈善是基础,通过挖掘“XX文化”内涵,可有效激发现代慈善活力;阳光慈善是根本,通过创新多元监管机制、内部治理机制等,可有效重塑现代慈善权威;活力慈善是关键,通过创新多元互动机制、能力建设机制、良性竞争机制等,可有效优化现代慈善生态;信用慈善是动力,通过创新政策扶持机制,将慈善信用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可为现代慈善提供澎湃动力;科学慈善是目的,通过融合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价值观,创新慈善工作模式,变“输血”为“造血”,可有效实现慈善服务反依赖和可持续发展。(一)数字慈善第
8、一年(2021):建成运行。实施“搭框架、试运行”行动。强化顶层设计,系统性创新重塑XX区现代慈善体制机制,搭建现代慈善助推共同富裕的“四梁八柱”式主体改革框架。加大资金投入,开发建设集实时共享、实时匹配、实时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慈善XX”数字化平台,上线试运行“慈善参与一码通”“慈善积分一键算”“捐款流向一扫清”等场景应用。第二年(2022):应用优化。实施“补短板、促优化”行动。再造慈善业务流程,打通数字壁垒,推进多跨协同,整合29个部门57项职能,打通“利民一键达”“惠企直通车”等12个信息平台,构建慈善服务“制单一点单一派单一评单”工作闭环。进一步优化“慈善参与一码通”“慈善积分一键算
9、”“捐款流向一扫清”等场景应用体验,并基于现代慈善大数据推出更多其他场景应用。第三年(2023):整体智治。实施“重实效、强赋能”行动。强化数字赋能、整体智治,推进现代慈善实现“一屏掌控”“一键可达”“一幕了然”。推动文化慈善、活力慈善、阳光慈善、信用慈善、科学慈善落实落细,打造边缘救助信息系统、慈善组织活动信息监管系统等,探索实现更多场景应用,构建智慧慈善闭环体系,精准监测、指导慈善资源向低收入群体增收共富聚焦。(二)文化慈善第一年(2021):品牌培育。实施“文化慈善”培育计划。推动慈善课程进校园、与高校合作共建慈善学院,为公益慈善培训提供师资与课程。深入挖掘“XX”慈善文化品牌内涵,建立
10、“XX”慈善文化品牌识别系统,持续放大“XX”慈善文化品牌的慈善效应,扩大服务覆盖面,全年服务低收入人群10万人次。建立健全全区7660名低收入群体数据库和6大类738个慈善服务项目库,实现供给端、需求端“双向贯通”。第二年(2022):提质扩面。实施“文化慈善”提升计划。定期举办XX区“XX”慈善文化学术研讨会,讲好“XX”慈善文化故事。制定“XX”建设标准,组建“XX”联盟,推进“XX”提质扩面,实现“XX”更大范围覆盖,全年服务低收入人群15万人次。推出“职等你来”“点亮星星”“怀爱桑榆”“救在身边”等系列品牌载体,量身定制职业培训方案,创新推行公益岗位试就业和“回炉再培训”机制,全力推
11、动慈善重心从救助贫困对象向支持低收入群体增收共富转变,全年助力低收入人群就业培训5000人次,构筑全方位现代慈善救助体系。第三年(2023):巩固推广。实施“文化慈善”巩固计划。推进XX区“XX”慈善文化品牌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进一步巩固“XX”慈善文化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美誉度,输出更多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参与XX服务的志愿者人数扩展到IoOO人以上。确保“职等你来”“点亮星星”“怀爱桑榆”“救在身边”等系列品牌载体常态化、长效化运作,建成一个心智障碍青年就业支持和培训基地,助力自闭青年自主创业。建成3个公益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固化全周期、保姆式、个性化技能培训模式,切实增强低收入人
12、群的获得感,并转化为真真切切的增收共富实效。(三)活力慈善第一年(2021):组织架构。组建慈善组织联合体,以服务类别(助学、助医、助困等)为导向,把相关的组织整合到一起,发挥更大作用;建设、改造和升级慈善基地。全面规划慈善阵地的功能,完善慈善组织孵化和培育,打造慈善工坊,落实数字慈善应用场景,联动五社开展慈善活动;构建区级慈善基地、街镇级慈善服务中心、社区(村)慈善服务站多层级慈善服务实践阵地。第二年(2022):鼓励引导。带动家庭慈善之风,鼓励亲子方式参与慈善,未成年人的参与带动家长参与。完善未成年人参与慈善行为与其入团、评优评先等相挂钩机制。发动企业助力慈善,对接相对落后区域,开展企业捐
13、赠帮扶,落实捐赠税收减免政策。联动社会慈善力量,培育发展更多群体参与志愿活动,全区志愿者人数达到45万人。第三年(2023):全民参与。大力开展以“慈善一日捐”为代表的全民性、常态化慈善活动,提高全社会慈善活动参与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参与“慈善一日捐”活动实现100%,企业参与率达75%以上。全区志愿者人数达到47万人以上,逐步实现“全民乐善”的慈善生活方式。(四)信用慈善第一年(2021):机制建设。深化与银行合作,通过探索银行信用积分捐赠累积慈善积分、配捐善款金额等方式方法,拓宽慈善捐赠渠道;建立并明确志愿服务、慈善捐赠、银行信用积分捐赠等慈善积分评定细则,开展慈善志愿服务积分累计行动,
14、畅通慈善行为“核算一转化一回馈”全闭环;探索“就医、就学、就业、信贷和社会服务”等5个慈善积分转化通道,建立调动全民参与慈善热情长效机制、常态化机制。第二年(2022):激励回馈。探索和实施线上、线下低收入家庭结对帮扶、系统帮扶、全面帮扶机制以及慈善评分认定细则和激励办法,实现50%公众参与慈善积分。第三年(2023):全面推广。基本实现全民参与慈善实践和慈善积分积累;建立成熟的慈善行为“核算一转化一回馈”机制;完善全民慈善积分兑换体系。(五)阳光慈善第一年(2021):信息公开。落实慈善信息公开,在信息平台上公开慈善组织的管理架构、业务活动、财务报告等,公开慈善款物的流向,简化追溯流程、提高
15、慈善资金的匹配效率。第二年(2022):加强审计。审计监管力度,构建由政府、社会、慈善组织内部审计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三位一体审计监督体系。第三年(2023):完善监督。第三方参与分配制度监督。明确慈善募捐项目的资金使用范围、执行团队、资助标准等,发动第三方参与分配,提升捐赠人和志愿者的积极性。(六)科学慈善第一年(2021):创新模式。基于“救助+服务”的模式,聚焦低收入人群,探索建立低收入家庭增收渠道:依托慈善超市、慈善组织、社区设置吸纳低收入家庭就业公益性岗位;建立企业帮扶联盟,统筹企业资源,设置爱心就业岗位;发动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开展服务,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探访照料、精神慰藉、人文关怀、
16、能力提升等服务。第二年(2022):帮扶循环。联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帮扶资源,提供公益岗位和爱心岗位共500个,本年度慈善组织数量达到12个。推动、鼓励、支持低收入群体恢复发展社会功能,引导已脱贫、已就业的群体积极回馈社会,参与慈善捐赠,建立互助共同体,实现资源系统内循环,支持更多的低收入群体改善生活状况。第三年(2023):扩中提低。全区慈善组织达到16家,实现慈善组织和志愿团队社区全覆盖;鼓励人人参与慈善,人人参与志愿活动,发展“政府-慈善组织-慈善超市-企业”四位一体,创建低收入群体就业发展新模式,推动全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四、试点行动保障(一)加强组织保障。组建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首,发改、民政等多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并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试点工作推进。试点项目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定期预警通报机制,确保项目推进科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