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某区城市生态建设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某区城市生态建设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某区城市生态建设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根据*省城市生态建设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及*市城市生态建设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了坚决整改生态建设过程中违背自然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不顾实际盲目造湖造绿、举债投资大搞形象工程、破坏自然生态本底等问题,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开展城市生态建设问题整改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国家、*省和*市相关工作要求,切实抓好城市生态建设问题整改工作,着力在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更平衡更充分更高质
2、量地发展。二、基本原则一一坚持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一一坚持规划引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统筹协调和刚性管控作用,落实“多规合一”,划定生态控制线,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明确管控要求。一一坚持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生态环境承载力作为刚性约束,对城市生态本底条件进行充分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和论证,因地制宜地开展城市生态建设工作。一一坚持量力而行。提高防范*区债务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意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城市生态建设。三、整改重点(一)不顾实际盲目造湖造绿。大拆大建或违规租用农村集体用地建设绿地或水景观工程
3、;不符合“以水定城”的原则,挤占生活、生态、农业用水等进行城市建设。(二)举债投资大搞形象工程。过度举债或变相过度举债、超出地方财力实施城市生态建设。栽植不适宜本地生长的树种,存在“大树进城、高价造绿”的现象。(S)破坏自然生态本底。对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不充分,城市生态建设工程规模不合理,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建设性破坏,缺少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等生态的方法解决生态问题。(四)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城市生态建设过程中问题。四、组织机构为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开展*区城市生态建设问题整改工作,成立*区城市生态建设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区城市生态建设整改工作的决策部署、工作指导、统筹协调、整体
4、安排、督促落实,议定相关重大事项。五、主要任务(一)及时建立整改工作机制。*区和各镇街政府是加强和规范城市生态建设的责任主体和执行主体。各部门要深化思想认识,将城市生态建设问题整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建立整改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整改工作,跟踪评估整改效果。(二)认真理清整改项目清单。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明确整改标准,分类建立整改项目清单,对存在问题的城市生态建设项目,逐一制定整改工作计划,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正在建设的项目,一旦发现对城市生态环境构成影响,要坚决纠正;已批待建的项目,要重新进行生态环境可行性论证,超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一律停止建设;已经建成的项目,要复核审批手续,开展建设项目环
5、境影响评价,对不符合新发展理念、违背自然规律的工程,要限时拆除,修复生态环境。(S)坚决落实“统筹规划、规划统筹”要求。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市生态建设的统筹协调和刚性管控作用,落实“多规合一一是依法编制各类专项规划,认真清理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纠正规划之间“打架”问题,对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要及时整改;二是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引领作用,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统筹给排水、园林绿地、道路等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三是将城市生态建设成效的评价考核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体检评估内容,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抓手,统筹
6、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建设和管理工作;四是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作为城市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四)科学确定城市生态空间格局。一是结合规划期至2035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划定生态控制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加强城市绿线、蓝线管理,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管控要求;二是按照“以水定城”的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城乡建设规模,不挤占生活、生态、农业用水等方式搞城市建设;三是科学确定城市生态建设工程规模,加强对城市生态本底条件和特征的研究论证工作,对资源环境承载力
7、进行评估,为科学决策城市生态建设项目提供依据。(五)严格项目审批管理制度。一是加强对项目的合法合规性审查,将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前提,禁止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项目建设行为;二是加强对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调查评估,认真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源头预防和审批把关,强化项目事中和事后监管;三是加强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严禁过度举债或变相过度举债、超出地方财力实施城市生态建设;四是加强对项目的适宜性评估,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城市生态建设,严禁栽植不适宜本地生长的树种,严禁盲目进行拦河造坝、挖地建湖、大规模建设湿地公园等行为。六、保障措施
8、(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整改任务,对涉及的整改任务要进一步细化分解,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进度和标准,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各有关单位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必须对整改工作亲自部署、亲自督促、亲自检查、亲自落实,把整改工作抓紧抓实。(二)紧密协作,强化部门联动。同一项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的,由各牵头责任单位确定相关配合部门,加强协调,部门间要主动密切协作。牵头责任单位,要做好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工作,及时跟踪进展情况。工作落实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牵头单位要及时报告区管委。各单位要确保整改工作任务分解的有效落实,共同推进城市生态建设问题整改工作的落实。(S)立行立改,统筹推进整改
9、。凡是能够立即解决的,要马上行动,坚决彻底改正;对确需一定时间解决的问题,要拿出具体方案,逐步推动落实。各部门可将城市生态建设问题整改工作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改革、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及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相结合一并开展。(四)建立考评机制。结合宜居城市建设考评、生态环境督查考核及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体检评估等,统筹建立我区城市生态建设长效考核评估机制,落实河长、湖长等制度,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五)开展宣传培训。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对我区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对城市生态建设的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内容供参考:在全县城市工作暨推进国家
10、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会议上的讲话提纲同志们:城市,既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关乎民生的重大工程。中央时隔37年专题研究部署城市工作,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谁来建设城市”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足以说明城市工作地位更加凸显、作用更加关键。生态,是一个地方最大的优势、品牌和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央把福建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意义不仅在福建,也在全国,力求通过福建的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中国方案城市和生态,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11、,这也是今天我们把两项工作合并部署的初衷。这几年,安溪最直观的变化是城市,无论是上级领导来调研,还是外地客商来考察,都赞叹有加,令我们感到自豪和欣慰。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变”:一是变大。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6平方公里,人口30万人;“两大新城”的湖头,镇区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10.9万人,龙门10平方公里,人口10.5万人,我们正在全力争取将湖头、龙门纳为小城镇机构改革试点镇,提升行政级别,落实副处级配备。二是变高。目前18层以上的高楼有250多幢,金龙现代广场以148.5米曾雄踞全市第一高楼。三是变快。一年一条高速,加上明年通车的厦沙高速,县域高速通车里程150公里,十个落地互通,“
12、千里江陵一日还”,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小黄人”的投用,让市民享受绿色低碳“慢生活”。四是变美。新增休闲广场12.5万平方公里、公园绿地231万平方米,建成人民广场、宝龙城市广场、金融行政服务中心、“三馆”等一批现代商圈、场馆所,新增学校学位3.7万个、医院床位2000多张,崩岗治理成为全国先进典型,获评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以及省级文明县城、森林县城等殊荣。但“一俊遮百丑”,细究之下,仍存在诸多不足:规划的协调性、兼容性不够,新老城区、组团和片区之间控规滞后、衔接不紧密,迟迟繁荣不起来,东边的茶博汇、西边的家居工艺城就是这样。功能配套不够完善,最典型的就是大家所说的“
13、城市病”,“行路难”“停车难”等问题十分突出,高峰时段北石格、城西大桥、实小、一中一路下来拥堵不堪。品位特色不够突出,尤其是作为中国茶都、藤铁工艺之都,“茶、艺”元素、主题、文化体现得不够鲜明,南市场、东市场等许多“城中村”,与现代城市气息格格不入。管理较为粗放、薄弱,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跟不上,给群众带来诸多不便,占道经营、违章搭盖、沙土乱堆乱放、垃圾随意倾倒等现象屡禁不止。此外,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对安溪的冲击和不利因素更多,比如,沿线光秃秃的山体、水土流失等,直接冲击视野;比如,虹吸效应更加突出,可能加剧安溪资本和消费能力外流,沦为歇脚点,过境车站,等等。我们提出打造“大美安溪”,何谓“
14、大美”?首先要美在城市,美在生态。G20峰会让杭州成为世界瞩目的城市明珠。杭州之美,美在西湖,很大意义上缘于碧绿的湖水、高耸的雷峰塔,以及黛色远山和峰峦之上的粉霞。安溪要“大美”,也应当是城市化与绿化“齐飞”,城市发展共生态建设“一色”,山、水、茶、艺、城有机融合,湖光山色、茶香弥漫,浑然一体、宜居宜业。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冷静、思辨去看待,切实提升城市和生态建设水平。刚才,#副县长和#常委,分别对城市建设、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工作作了部署,讲得都很好,很到位,我都赞成,大家要一一抓好落实。这里,我再简要强调五点意见,也就是“五个关键词”:一、灵魂。灵魂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力、持续力和品牌力
15、。没有灵魂、没有特色的城市,是没有风格、没有性格的城市,这也是避免千城一面、千街一景的核心所在。一个城市要有灵魂、要有特色,规划至关重要。要树立“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的理念,创新规划理念和方法,提升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权威性。一盘棋统筹。注重整体性、协调性,推进“多规合一”,地上地下、专规控规一并规划、综合布局,特别要有预见性,在坚守“三区四线”(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绿、蓝、紫、黄线)的前提下,科学预留功能性“空地”、公共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序盘活、分批分期收储建设用地,做到“大成若缺”,避免盲目乱建、过度填满,造成“二次拆迁”。整体性提质。安溪县城
16、,一水穿城、错落有致、舒朗大气,颇有“小重庆”的味道。我们要延续这种“精美、丰满、灵动”的风格,既要城市建设的“形”,更要文脉延续的“魂”,落实“五留”理念(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做足配套、植绿、亲水、留文、铸魂文章,有机植入茶、艺元素,彰显茶都、艺都的城市秉性。要弘扬“工匠精神”,对每一个区块、每一幢建筑,都精雕细刻、务求精品;对客运站、高速出入口、大同路、建安大道等重要地段、节点,精心设计具有文化符号的“地标”;对路牌、公交站牌、广告牌等城市细胞及标识,都要充分体现安溪文化个性,努力把安溪建成有历史积淀、文化品位、精神气质的魅力之城。一茬一茬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虽不能完全保证规划绝对一成不变,但总的思路和方向要一以贯之、坚决执行。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理念,交班交规划、接班接规划,一张蓝图管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拓城。这几年,我们的房地产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