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药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396973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方药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方药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方药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医方药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医方药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方药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方药心得体会.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方药心得老年习惯性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现代医学认为由于人体衰老,器官功能减退,加之老年人活动减少,食物中纤维素含量少,直肠感觉迟钝、缺乏便意,以及肌肉退行性变,其便秘特点主要与直肠敏感性降低和结肠动力障碍有关。张雅丽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学“虚秘”范畴,多由气血衰退、正气不足所致。经过多年经验总结,认为本病病理关键在于脾肾亏虚,多由机体虚弱或久病失于调养,或苦寒攻伐,损阳耗气等导致脾气虚弱,进而肾阳衰微。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司二便,大肠传导功能与之密切相关,脾虚气血生化乏源,气虚则肠道传导无力,血虚津亏则肠燥秘结,阴阳不足,肠失温润,糟粕滞留而成便秘。正如诸病源候论云:“肾脏

2、受邪,虚则不能制小便,则小便利,津液枯燥,肠胃干涩,故大便难。”因而认为老年习惯性便秘脾肾亏虚为其本,津枯肠燥为其标。治疗当以补脾益肾为主,辅以润肠通便。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及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并多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原因包括幽门螺杆菌(HP)感染、饮食、环境和自身免疫因素性等。祖国医学认为“情志过极,为致病之因”,若肝郁气滞,可乘侮脾胃,脾胃不健,肝气常易乘虚而入,出现肝木侮土、导致肝胃气犯胃之状。正所谓:“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故临床上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多见,其主要病机为忧思

3、恼怒,肝失疏泄或肝疏泄太过,出现肝气横逆犯胃、使中焦气机不通,发为胃痛、反酸、暧气等症状。治宜疏肝理气、清热消痞为主。调肝清幽汤为张雅丽教授治疗肝气犯胃型萎缩性胃炎的经验用方,方药组成柴胡,黄连,西洋参,五味子,香附,川苜,白术,枳壳,厚朴,半夏,丹参,砂仁,蒲公英,黄苓,白芍,吴茱萸,甘草。本方注重在调理肝之气机,并配伍益气滋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药物,以达到内外兼治之目的。药理研究发现本方通过促进黏膜保护、促进组织修复、改善微循环,同时通过抗炎作用来减轻HP对胃黏膜的损失,从而对黏膜起到直接或间接保护作用。非酒精性脂肪肝张雅丽教授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属中医“肥气”、“积聚”、“胁痛”、“肝

4、癖”等范畴,张雅丽教授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观察,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复杂,清王孟英言:“过逸则脾滞,脾气因滞而少健运,则饮停聚湿也”,表明劳逸失度伤脾气,导致脾失健运;金匮翼胁痛统论云:“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情志失调常引起肝气郁结,导致肝失疏泄;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不节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病因。其基本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木旺乘士或土虚木乘,导致湿浊内蕴不化,聚湿成痰,痰湿内阻,气机不畅,瘀血停滞,最终导致痰瘀相互搏结,痹阻于肝络而发为本病。因此,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是本病发病的关键,病理产物为痰、瘀。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多以右胁肋胀满或走窜作痛,常因烦恼郁

5、怒诱发或加重为主要表现,兼以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欲泻、便滤不爽、时欲太息、倦怠乏力为次要表现,舌淡边有齿痕,苔腻或薄白,脉弦或弦细。张雅丽教授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在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理论指导下,指出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应标本兼治,治以疏肝健脾,兼以燥湿化痰、活血化瘀。以柴苓解郁汤:柴胡、黄苓、赤芍、枳实、川茸、川朴、香附、陈皮、焦三仙、半夏、三棱、莪术、茯苓、炒白术、郁金、炙甘草为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基础方。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在神农本草经上说是主治心腹肠胃间结气、积聚,可疏泄气机之郁滞,黄苓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除烦。柴胡之升散,得黄苓之降泄,两者相配为君药,是疏

6、肝解郁、清肝泻火的常用组合;香附、川茸、赤芍、枳实、川朴五药相配可疏肝行气,活血止痛,既能调气又能活血,既能上升又能下降,与柴胡、黄苓同用,疏肝理气,可助肝之调达,共为臣药;茯苓味甘,善入脾经,与炒白术、半夏、陈皮同用既可燥湿健脾而化痰,又能健脾渗湿而止泻,三棱、莪术既入气分,又入血分,能破血散瘀,消化积,行气止痛。焦三仙即可健胃消食以助脾之健运,共为佐药;炙甘草为使药,能补脾、祛痰、调和诸药。君臣佐使,诸药合用,既能疏肝健脾以治本,兼能化痰,祛瘀治其标。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好发于结肠和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样脓血便,常同时伴有关节、

7、肝胆管、眼和皮肤等肠外系统的损害。本病好发于左半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段),以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表现,且病变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易反复发作,属于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久泻”、“久痢”、“肠潺”的范畴,本病多由感受外邪、情志失调和饮食失节引起,湿热阻滞肠道,阻碍气机运化,最终导致湿热内蕴,气血瘀滞。连草泻痢胶囊为张雅丽教授治疗肠炎、痢疾的经验方,临床应用于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该方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香连丸化裁而来。方药组成:黄连、木香、白芍、蕙荻仁、白花蛇舌草、马齿览、蒲公英、甘草。方中黄连苦、寒,既长于清中焦湿热,又能泻火解毒,可治湿热泄

8、泻之本,为君药。芍药柔肝理脾,调畅气血,以止泄泻腹痛为臣药,木香辛行苦降,善治大肠滞气,与君药相伍,可增强行气止痛之功,亦为臣药。芍药和木香同用,有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之意。炒蕙茂仁既能利水渗湿以健脾,又能清热排脓治肠痈;蒲公英,苦、甘、寒,苦能降泄,甘能解毒,寒能清热,散滞气;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马齿范入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以上具为佐药。甘草作用一能加强君药清热解毒之功,二能缓急止痛,且与芍药相伍,酸甘化阴,可防大寒之品耗伤阴血之弊,三能调和诸药为佐使药。研究发现,连草泻痢胶囊具有抗炎、止泻、抑制胃肠运动亢进和抗溃疡的作用,临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能够显著改善大肠湿热证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能够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异常,从而减少炎症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