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36150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常规.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胃脱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常规胃脱痛,是以胃腕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病。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等情况及与饮食的关系。(2)观察患者有无腹胀、暧气、反酸等症状,纳呆、恶心有无缓解。(3)了解患者饮食、生活习惯及既往病史。(4)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况。(5)中医证型;肝胃气滞证。证候:胃脱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诱发或加重,暧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Q肝胃郁热证。证候:胃院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脾胃湿热证。证候:脱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舌质红,苔

2、黄腻,脉滑或数。脾胃气虚证。证候:胃脱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明显,食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滤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脾胃虚寒证。证候: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滤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胃阴不足证。证候;胃院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数。胃络瘀阻证。证候:胃脱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便,面黄暗滞Q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鼓励并指导患者根据病情做适当的腹肌锻

3、炼,有利于促进肠蠕动。(3)注意保持病室干净整洁,清新无异味。(4)指导患者进行通便的腹部按摩。(5)急性发作时患者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生,指导患者暂禁饮食,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6)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出现疼痛加剧,伴呕吐、寒热,或出现厥脱先兆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应急处理措施。观察患者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观察患者饮食状况、口腔气味、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清洁。(7)给药护理:中药汤剂在板前服用,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8)饮食护理:宜以易消化食物

4、为主,适当饮水,忌食辛辣、煎炸食物,勿过食生冷食物。脾虚气弱、脾肾阳虚、阴虚肠燥者可每晨饮温开水(冲饮蜂蜜)一杯。肠道实热、肠道气滞者,可每晨饮冷开水一杯。(9)情志护理:患者常有焦虑、烦躁心理,责任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要多给予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疑虑,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调摄精神,指导患者采用有效的情志转移方法,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子患者心理支持Q鼓励患者间多沟通交流疾病防治经验,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本病的性质,掌握控制疼痛的简单方法,减轻身体痛苦和精神压力。(10)临证(症)施护: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

5、。注意防寒保暖,给予热敷、热熨。根据证型,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护,忌食辛辣、肥甘、煎炸之品,戒烟酒。根据食滞轻重控制饮食,避免进食过饱。(11)中医特色治疗护理:胃院疼痛:a.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穴;中脱、胃俞、足三里、梁丘等。b.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取穴:中皖、天枢、气海等Qc,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交感、神门、肝胆、内分泌等穴。d.遵医嘱给予艾灸,取穴:中脱、气海、关元、足三里等。e.遵医嘱给予药熨,脾胃虚寒者可用中药热骞包热熨胃脱部。f.遵医嘱拔火罐,取穴:背俞穴。g.遵医嘱给予TDP电磁波治疗,取穴:中皖、天枢、关元、中极等。胃脱胀满:a.遵医嘱给

6、予穴位贴敷,取穴:脾俞、胃俞、肾俞、天枢、神阙、中皖、关元等。b.遵医嘱给予穴位注射,取穴;双侧足三里、合谷。C,遵医嘱给予艾灸,取穴:神阙、中院、下脱、建里、天枢等。d.遵医嘱给予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暧气、反酸:a.遵医嘱给予穴位注射,取穴;双侧足三里、内关。b,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取穴:足三里、合谷、天突、中脱、内关等。c.遵医嘱给予艾灸,取穴:肝俞、胃俞、足三里、中脱、神阙等。d.遵医嘱给予低频脉冲电治疗,取穴:取中脱、内关、足三里、合谷、胃俞、膈俞等纳呆:a.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取穴:足三里、内关、丰隆、合谷、中胱、阳陵泉等。b.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耳穴

7、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肝、小肠、心、交感等穴。三、康复与健康指导(1)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2)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3)饮食中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及睡前过量饮食。(4)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制订或推荐食谱,改变以往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四、中医特色康复及健康指导(1)生活要有规律,情绪要稳定,睡眠要充足Q(2)饮食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3)避免摄入对胃有剌激的食物及药物Q(4)防治口腔、咽喉部慢性炎症病灶。(5)忌烟酒,在急性发作期更应严忌。(6)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根

8、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7)胃部闷胀、泛酸、暧气者,根据医嘱选用药物治疗。(8)中医特色饮食调护;肝胃气滞证:宜食疏肝理气的食物,如香橡、佛手、山楂、桃仁、山药、萝卜、生姜等。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豆类、红薯、南瓜等。食疗方:金橘山药小米粥。金橘20g,鲜山药100g,小米50g,将金橘洗净,切片备用。鲜山药去皮,切片,与金橘片及淘洗干净的小米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加入白糖即可。肝胃郁热证:宜食疏肝清热的食物,如桅子、杏仁、意食仁、莲子、菊花等。食疗方;菊花饮。干菊花50g,千金银花50g,山楂干50g,将三种材料和水放进煲里,先浸泡15分钟左右,用大火将水煮沸,转

9、小火,继续煮30分钟。煮好的菊花饮沥出茶水,弃渣,冷却后调上适量的蜂蜜,即可饮用。脾胃湿热证:宜食清热除湿的食物,如季养、百合、马齿菟、赤小豆等。食疗方:赤豆粥。赤小豆100g,大米500g。将除净杂质的赤小豆用水洗净后放在锅中,加水煮至六七成熟,再将大米倒入,一起煮粥。脾胃气虚证:宜食补中健胃的食物,如鸡蛋、瘦猪肉、羊肉、大枣、桂圆、白扁豆、山药、茯苓。食疗方:莲子山药粥。莲子50g,淮山药30g,粳米50g,蕙萩仁30g。莲子、淮山药、粳米、慧及仁洗净、浸透,莲子去心。取瓦煲一个,放入莲子、淮山药、粳米、豫茂仁煲1.5小时,再加入白糖,稍煮片刻即成。脾胃虚寒证:宜食温中健脾的食物,如猪肚、

10、鱼肉、羊肉、鸡肉、桂圆、大枣、莲子、生姜等。食疗方:桂圆糯米粥。圆糯米80g,桂圆肉80g,白糖80g。将圆糯米洗净,汤锅中加入60OnIL水煮开。加入圆精米和桂圆肉煮成粥,加糖即可。胃阴不足证;宜食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蛋类、莲子、山药、白扁豆、百合、大枣、蕙萩仁、枸杞子等。忌油炸食物、羊肉、狗肉、酒类等助火之品。食疗方:山药百合大枣粥。山药90g,百合40g,大枣15枚,意萩仁30g,与适量大米共煮成粥。胃络瘀阻证:宜食活血法瘀的食物,如桃仁、山植、大枣、赤小豆、生姜等。忌粗糙、坚硬、油炸、厚味之品,忌食生冷性寒之物。食疗方:大枣赤豆莲藕粥。糯米50g,莲藕80g.赤小豆40g,莲子20go将莲藕切片,糯米、赤小豆分别洗净后,用冷水浸泡23小时,捞出,沥干水分:锅中加入约1500InL冷水煮沸,将赤小豆、糯米、莲子、莲藕片依次放入,再次煮滚后转小火慢熬约2小时,熬至粥稠以后,加入冰糖拌匀,即可盛起食用Q(9)康复后如有疼痛、暧气、反酸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定时复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