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土中国》看乡土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乡土中国》看乡土社会.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从乡土中国看乡土社会众所周知,中国既是一个历史古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可以说中国社会的基础就在乡村。而我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的地方一一XX,可以说是一个乡土社会缩影,这里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虽历经寒来暑往、岁月变迁,传统的文化底蕴和乡土风情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呈现出熠熠生辉的多彩景象。这正是我所热爱的乡土大地,空气中总是充满宁静,弥散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泥土清香。然而过去年轻的我对乡土并没有特别多的深层次思考,觉得乡土就像席慕容说过的“不管你看还是不看,他都在那里“,直到工作之后一次偶然机会读到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突然之间带给我直达灵魂深处的触动,那些寻常人看
2、来司空见惯的农村现象,却折射出一种力量横跨千年历史潮流,推动中国社会发展浩浩荡荡、行稳致远,这就是乡土和乡土影响下的中国。虽然此书距离首版已经过去70多年,很多理论依据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书中的许多观点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所以今天非常高兴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乡土中国的作者是社会学巨擘费孝通先生,他一生经历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迁,是一位极具家国情怀和实事求是精神的学者,其为人治学十分令人钦佩。为了搞清楚中国社会的状况,20多年间七下甘肃定西、30余次到江苏吴江调查,足迹踏遍祖国大地,用脚丈量着中国的土地,先后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乡土中国就是其代表作。同时,他也具有那个时代所
3、有爱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人民赤诚的热爱,笔墨中自然而言体现出一种内忧外患的痛苦挣扎之中所自然流淌出来的思想情感,用他后来自己的评价就是,这些文字根本是在探讨“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大问题,同时也是在抒发着自己对于理想中的中国应该选择的道路将会是怎样的,生动演绎了中国知识分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崇高理想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本书原是当时已声名远扬的费孝通根据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世纪评论之约写成分期连载的文章,先后有十四篇问世。之后他将其结集,冠以“乡土中国”之名出版。全文篇幅不多,但言简意赅、微言大义,从乡土本色、文字下
4、乡、传统道德、宗法家族、性别差异、乡法规范、亲缘关系、地缘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思考,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的概念,指出了乡间四种权力(“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的存在,在短短的篇幅中基本上涵盖了乡土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从一个宏观角度清晰地勾勒出了乡土中国的面貌。同时,行文风格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用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前面有些章节看起来甚至有点像小说,即使是后面的章节,虽说理的成分多,也绝无深奥的语言,而且处处用于阐释实有的现象。比如,他说教授的孩子识字多但下乡捉不了蚱蠕,而山村的孩子不识字却善捉蚱蠕,各有各的得意聪明处,这是由不同的生存环境所致
5、,不能说识字的就一定比不识字的聪明。由此渐渐引述到了乡间的人为什么重语言不重习字,让人读起来就会觉得生动形象而又幽默风趣。书中讲述了诸多关于乡土社会的特色问题,不过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礼治秩序二本书中提到的“礼”并不是我们平时所想到的礼,指的是“文质彬彬”,抑或是“文明”“慈善”,或是见了他人礼貌性的问候,这里所说的“礼”似乎可以算是一种制度。在礼治秩序中,礼治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不过,仅就行为规范这一点来说,礼与法律无异。二者的不同在于,法律要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就比如书中举例说,“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又好像
6、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J你可以说它们很残酷,可残酷与否与合礼与否无关。在礼治秩序中,礼治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用作者的话说,是一种“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不同于纯粹的伦理道德,尽管礼治并不服膺于外在的权力,只是让人在教化中养成习惯,但它终究是表现出一种无形的力量,必须以传统为依据,长者的判断也必须基于传统,否则无法使人信服。于是这种固化的传统社会经验长期盘踞于各乡各村,使得人们对它的存在心存敬畏。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便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比如,如今春节走亲访
7、友去拜年的习惯就是一种从小熟知的传统规则,大家已经把这个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由此可见,礼治是源于社会历史传统的,它是需要长时间才能形成的。沿着作者的思路,刚刚我们初步窥视了作为中国乡村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时过境迁,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如今的农村社会结构、治理方式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乡村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期,传统力量与现代化力量的博弈贯穿转型期的全过程,由此带来的基层治理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对此,或许我们来自乡镇的学员有更深切的感受和体会,如何创新和加强基层治理、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等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回答好这些时代课题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伟大荣光。那么,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乡土中国这本书,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