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说明.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根据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xx年第二批XX地方标准制修定项目计划的通知(x市监函(20xx)X号,立项编号:20x-2112)精神,由xx区林业局提出,XX区林业勘测设计院、XX区林业局和XX区草地监理中心共同起草XX地方标准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程。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草地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之一,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草地面积达4亿公顷,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3%,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1.7%,其生态质量状况影响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20xx年3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十四五”林草保护发展思路任
2、务中提出,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补偿制度体系,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探索荒漠生态补偿机制,将草原生态建设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对草地质量等级评价的调查、研究工作大多是从牧草饲用的角度出发,国家也制定了相关的评价标准,但从生态的角度上调查、研究草地质量等级的相关文献几乎没有。而XX草地资源类型较丰富,根据20xx年XX草原基况监测成果显示,XX草地面积为282407.35公顷,涉及6个草地类,74个草地型;草地功能以生态公益类(包含综合功能类)为主,占草地总面积的84.5%,以生产经营(畜牧)为目的的草地仅占15.5%,因此建立一个适合XX草地生态质量等级的评价标准,规范草
3、地生态质量评价的技术体系,对草地资源的生态价值评估、完善草地生态补偿机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项目编制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20XX年10月)XX地方标准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程制定项目立项后,XX区林业勘测设计院、XX区草地监理中心等单位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起草单位制定了起草编写方案与进度安排,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编制工作组下设三个组,分别是资料收集组、草案编写组、标准实施组。资料收集组负责国内外有关草地质量评价的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和整理工作,查阅已有草地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草案编写组负责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等相关资
4、料的编写工作,包括后期召开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以及标准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标准实施组负责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程标准发布后,组织草地调查相关单位、企业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会,对标准进行详细解读,让行业相关人员了解标准,并根据标准对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评定工作过程中选取数据、指标和技术流程等进行规范化操作,保证草地生态质量评价的质量,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标准提出修正意见。(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20XX年11月)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有关生态质量评价技术相关文献资料。主要参考资料有:1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一生态系统质量评估HJ/1172-20XX2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定量评
5、估方法DB15T1772-20xx3草原健康状况评价GB/T214394草地植被健康监测评价方法NY/T3648-20xx5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一一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HJ1168-20xx6全国草原监测评价工作手册(20XX年5月)7草地分类NT/T2997-20xx8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TD/T1055-20xx9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则DB15/T2380-20xx10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术语DB15/T2379-20xx11卫星遥感影像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技术规程DB42T1546-20xx12黄斌斌,郑华,肖炎炎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资产保护成效及驱动力研究J1.中国环境管理
6、20xx,11(03).14-23(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20XX年12月)标准编制工作组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20xx年11月,标准编制工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结合XX实际,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为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与方法、地面调查、获取指标、评价方法、草地生态质量等级分级、成果及检查验收,共8章。(四)调研、形成草案、征求意见稿(20XX年8月-20xx年4月)前期,XX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在实施XX草原类型与生态质量等级划分XX草原监测评价工作的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调研工作,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
7、料,并对XX草地状况评价做了大量探索和研究。20xx年8月-20xx年3月,在xx草原类型与生态质量等级划分工作中,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样地调查及历史草地调查数据,划分了XX草地的草地类型,并评价了草原的质量等级,积累了草地类型、草产量调查及质量等级划分的技术和经验。20xx年7月-9月,在xx草原监测评价工作中,通过遥感影像与外业样地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草地裸斑面积占比、原生植物群落优势种或共优种的优势度等指标,对草地生态现状、草地变化过程进行了评价,为草地生态质量等级的评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20xx年10月获得立项后,标准起草工作小组依据前期工作总结,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对主要内
8、容进行了讨论并对项目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20xx年1172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整理、分析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评价的相关数据、材料,根据先进性、可操作性和技术可行性的原则,筛选出合理、简便的适用于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评价指标,并编制完成XX地方标准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程(草案)。20xx年1月-4月,在完成标准草案编制后,标准起草工作组人员对标准草案的框架、条款、评价指标、技术流程、技术参数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根据讨论意见编写标准讨论稿;在此基础上,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到单位开展内部咨询会,并根据专家的意见修改,最终形成了XX地方标准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和(征
9、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四、标准制定原则1、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本标准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分析当前自然生态质量评价、草原健康状况评价、草原退化评价等技术方法,在现有国家、行业标准相关生态状况评价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结合XX实际总结起草的。符合当前XX草地生态质量评价的需求,有利于草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对推动我区草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经济、技术可行性本标准中采用的技术方法具有经济、技术可行性,按该规范开展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评价时,涉及的数据易获取、方法易操作,成本低,经济可行。3、科学性、先进性原则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积极借鉴和利用国内外相关研
10、究成果,运用科学可靠的原理、成熟先进的技术和有效可行的方法,保证制定的规范具有先进性。五、标准主要内容及依据来源本标准是针对规范XX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评价方法而制定,根据XX草地监测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以及有关规定、标准和文件制定。主要章节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总则、技术流程、评价指标与方法。其中:第3章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中涉及的术语、定义来源于现有的行业(包括地方)标准及参考文献等资料。其中:“草地”、“草地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的定义参考DB15/T2379-2OXX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术语的定义;“草地生态质量”、“植被覆盖度”定义参考町1172-20xx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
11、技术规范生态系统质量评估中,“生态系统质量、植被覆盖度”的定义。“生态质量等级”、“生态特征区”的论述参考学术论文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资产保护成效及驱动力研究中,关于生态质量等级和生态资产特征区的相关论述。“多年生植物”的定义参考GB/T28419-20XX风沙源区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技术导则中“多年生植物”的定义;“优势种”、“共优种”的定义参考DB63/T1513-20xx青海天然草地分类中“优势种”、“共优种”的定义;“优势度”的定义参考草地生态学中“优势度”的定义。第4章总则1 .草地类型草地类型是草地评价中一个重要因子,不同草地类型的生态指标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参考NY/T1233草原资源与
12、生态监测技术规程、DB15T2385-20xx草原退化评价技术规程规定的方法,按草地类型分类监测。本标准规定草地类型分类系统按照全国草原监测评价工作手册一一草原基况监测细则中规定的分类系统。2 .草地基本特征选取地上生物量、植被覆盖度、多年生植物地上生物量比例及优势度作为评价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评价的4个指标,依据如下:地上生物量和植被覆盖度是反映草地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在行业标准NY/T3648草地植被健康监测评价方法、NY/T3461-20xx草原建设经济生态效益评价技术规程、NY/T1233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及DB/T2385-20xx草原退化评价技术规程等多个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
13、,作为草原生态评价指标。多年生植物地上生物量比例主要反映草地植被的稳定度,行业标准NY/T3461草原建设经济生态效益评价技术规程以多年生植物地上生物量比例作为评价生态效益的一个指标。优势度反映建群种的生长状况,行业标准NY/T3461草原建设经济生态效益评价技术规程以优势度作为评价植被演替度的一个因子;内蒙古地方标准DB/T2385-20xx草原退化评价技术规程将优势植物地上生物量相对值作为评价草原退化的指标。以上4个指标中,地上生物量和植被覆盖度可利用遥感影像结合地面调查数据,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获取,行业标准NY/T3648草地植被监测评价方法、NY/T1233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14、DB/T2385-20xx草原退化评价技术规程及B51/T1089-2OXX基于MODIS数据的草原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技术规程等多个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均采用了该方法获取植被覆盖度及地上生物量;多年生植物地上生物量比例及优势度可采用地面调查的方式,通过计算获取。3 .技术路线本标准根据通过总结实施XX草原基况监测相关项目的工作经验,结合全国草原监测评价工作手册及XX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评价工作的技术要求,确定了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评价工作中涉及的技术指标及工作过程,具体流程为:3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草地生态质量等级分级图1草地生态质量等级评价技术流程第5章地面调查1样方设置规定了样方的设置方法按照行业标准
15、NY/T1233和草原资源调查监测技术方案或全国草原监测评价工作手册。2评价指标的调查规定了评价指标的调查时间、方法按照NY/T1233、NY/T2998NYT3461和全国草原监测评价工作手册。第6章获取指标1 .地上生物量根据XX草原基况监测成果与工作经验,XX草地共367965块,总面积为282407.35公顷;面积小于1公顷的草地有328528块,面积为68752.85公顷,分别占全区草地的89.3%、24.3%;全区草地以分布零散、面积小的草地为主,因影像分辨率要求高、获取难度高及数据处理量大等现实原因,确定面积小、不能满足遥感建模分析需求的草地地上生物量采用典型抽样的方式获取;草地集中连片、分布广阔,能满足遥感建模分析需求的草地的地上生物量,通过遥感建模的方式获取。2 .多年生植物地上生物量比例。因遥感技术无法解决多年生植物地上生物量占比的问题,故采用地面调查的方式获取。3 .优势度因遥感技术无法解决优势度的问题,故采用地面调查的方式获取。4 .植被覆盖度参考行业标准NY/T3648草地植被监测评价方法、NY/T1233-2006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