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1-2022)》:主要商业银行国际结算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1-2022)》:主要商业银行国际结算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1-2022):主要商业银行国际结算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六年发布该报告。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招商银行牵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汇丰银行(中国)等11家常委会成员单位共同撰写。报告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贸易金融业务的现状与环境,包括贸易金融业务宏观环境、贸易金融业务政策环境、贸易金融业务发展现状;第二
2、章着重总结了商业银行在贸易金融业务数字化发展、外贸新业态贸易金融服务、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和跨境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的创新与发展;第三章从全球贸易形势面临的多重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合规管理与反洗钱的最新趋势等方面分析了贸易金融业务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第四章从服务国家战略和“十四五规划、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和跨境绿色金融发展机遇及票据新规下的国内贸融业务四个方面阐述了贸易金融业务的发展方向。报告还以专栏形式展现了丰富的贸易金融创新案例,旨在为中国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参考。报告主要内容如下:01贸易金融业务的现状与环境。2021-2022年,在疫情形势逐步好转和各发达国家
3、宽松财政货币政策的共同推动下,全球经济贸易呈现逐步复苏态势。然而,新冠变异病毒多轮反复及“俄乌冲突”引发的全球供应链、能源和通胀危机,对经济和贸易能否持续复苏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为适应当前的外贸环境变化,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等政府和监管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致力于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和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促进跨境资金流动和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以及加大特殊经济区对外开放力度等。2021年,受益于我国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全球经济整体保持复苏态势和我国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持续显现三大因素,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
4、总值同比增长21.4%,规模突破6万亿美元大关,达到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的贸易金融业务也实现了较快增长,呈现出国际结算业务快速增长、贸易融资业务稳中提质的特点,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据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国际结算规模在2021年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09万亿美元;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量涨跌互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总量小幅增长2.03%,同时呈现出表内贸易融资占比小幅回落,进口贸易融资占比显著上升等特点;各主要商业银行国内信用证结算量较2020年小幅回落,国内贸易融资业务量增长较快。02贸易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在数字
5、经济时代,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产业数字化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在贸易金融领域,数字化建设更是深度融入银行的前中后台,贯穿于银行业务全流程。国际商会(ICC)在2021年发布的数字贸易交易统一规则(URDTT)LO版为传统贸易金融向数字化变革奠定了基石,银行的贸易金融数字化已展现出国际结算方式电子化、金融服务渠道线上化和银行产品管理智能化等特点,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贸易金融相关主体业务平台数据的不互通、产业数字化水平的制约、产业链核心企业在贸易金融服务领域的业务渗透以及银行内部架构的影响等诸多难题。为积极践行国家战略,进一步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近年来,银行业紧
6、跟市场动态、加快产品创新步伐,结合外贸新业态市场主体“小额、高频、电子化”的交易特征,积极探索适合外贸新业态的金融服务方式,努力搭建多产品、全体系、全流程的服务场景,为交易、结算及融资等跨境服务提供架构支持。同时,严格落实监管政策要求,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重塑内部流程,在客户身份识别、尽职调查、反洗钱筛查、名单筛查、大额报送等方面进行持续动态管理和监控,提高外贸新业态合规审核效率,保障外贸新业态健康可持续发展。在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框架和跨境人民币结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与实体经济紧密相关的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实现较快增2021年,全国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
7、金额合计为7.9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44%。人民币跨境结算与贸易融资实现更高水平便利化,便利的人民币结算有力地推动了跨境人民币在更多场景中的使用,进一步赋能贸易新业态发展。同时,通过推动构建贷款、结算、直接投资三位一体的跨境人民币使用生态,支持境内企业通过“走出去”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和国际市场竞争。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放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加大了在华投资力度,银行根据跨国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包括跨境结算、贸易融资、现金管理、投融资、外汇以及衍生品等金融产品的多样性跨境综合服务方案,融合数字金融和绿色金融,优化金融服务流程,为外资企业扎根于中国市场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8、03贸易金融业务的风险与挑战报告提到,2021年以来,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经济复苏分化加剧,叠加部分地区局势紧张和全球能源紧缺、通货膨胀等因素,我国外贸形势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中美贸易争端持续、全球疫情反复拖累外需增长、订单回流效应逐渐减退及多重因素叠加加重企业负担等方面。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形势依然严峻,贸易金融业务不可避免的受到经济下行的冲击:一是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短期不确定性导致贸易金融业务面临挑战;二是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具有结构上的不对称性,导致部分地区和行业的贸易融资需求仍存在缺口;三是疫情冲击下贸易金融业务信用风险持续走高,或可能滞后暴露。随着法人金
9、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自评估指引、银行跨境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指引(试行)及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等反洗钱监管政策相继出台,反洗钱监管有效性持续增强;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强化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建立了风险评估和执法检查“双支柱”反洗钱监管体制,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亦显著增强,这些都促使银行贸易金融业务发展愈加审慎、规范。此外,美国及其盟友对华制裁政策持续加码,美国对我国重点行业领域定向制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俄乌冲突”引发的经济制裁等也给我国企业发展跨境业务及银行开展贸易金融业务带来了严峻挑战。04贸易金融业务的机遇与展望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贸易的迅
10、速增长,尤其是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外贸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为银行贸易金融业务创新发展开拓了广阔蓝海;“碳中和”背景下,全球各国纷纷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低耗能产业,为银行参与全球产业链跨境绿色金融服务提供了新机遇;2022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保监会启动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修订工作,此次修订也将对银行发展票据业务带来深远影响。“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持续发挥市场优势,推动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银行要创新配套金融服务,为内需培育和服务产业链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银行要立足自身情况、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配合国家支持区域发展各项政策落地实施,为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加快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做好金融服务。此外,银行还要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助力自贸区自贸港发展、参与RCEP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大创新服务力度,为我国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保驾护航。05 2021-2022年贸易金融创新案例报告选取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汇丰银行(中国)的贸易金融创新案例,涉及保函、票据、国际汇款、物流金融、供应链金融及外贸新业态金融服务等贸易金融业务,从产品背景、产品特色、业务流程和取得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