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装备制造质量提升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装备制造质量提升行动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3年装备制造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特色农产品等9个领域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助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一、行动目标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2023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主要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二、主要任务(-)完善标准供给体系1.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完善装备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体系。加快培育产业计量测试、标准化、检验检测认证等新兴质
2、量服务业态,开展一站式服务,为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2.完善示范引领体系。引导茶业加工机械、咖啡脱皮机加工企业加快标准制修订速度。指导帮助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建设。推进先进标准的应用示范,鼓励企业参照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二)加强服务平台建设1.建设专业服务平台。加快建设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创意设计以及提高科技含量等领域的培训、诊断、辅导等服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2.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建
3、立装备制造企业质量指标体系、信息渠道和共享机制,以质量监督监管、认证认可、质量管理、品牌管理、产品品种结构、产品实物质量、品牌市场表现、企业质量信用、质量安全风险等领域为重点,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和跨部门联合惩戒。(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三)推进“数字装备制造”1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持续推进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鼓励企业采用生产流程控制、在线检测、仓储物流的智能装备及系统,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提高产品质量2
4、 .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推进“互联网+先进装备制造”,实施生产制造新方式、新模式创新试点工程,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装备制造业结合为重点,推动企业创新开展线上线下、柔性制造、个性定制等制造模式。支持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采集、整理、分析全流程关键节点的质量数据,开展质量诊断预警。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质量追溯机制,实现质量信息共享,提高装备产品质量追溯能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四)优化质量发展环境1.强化质量监管。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快
5、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机制,依法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市市场监管局牵头,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3 .提升质量品牌效应。引导茶业加工机械、咖啡加工机械企业制定区域和行业质量品牌提升计划,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提升活动。支持企业加快开发产品,优化品种结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4 .加快装备走出去步伐。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东南亚国家的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成套设备出口、项目合作、投资收购、设施运营、融资租赁等方式,推动产业成套装备和技术出口,以境外经贸合
6、作区为平台,承接优势产能和装备制造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拓展对外投资合作方式,创新商业运作模式,增强境外经营能力,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形成综合竞争优势。(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三、工作要求(-)完善发展规划各县(区)、各部门要围绕市级规划的产业目标、空间布局,结合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进一步明确具体任务和重点项目,有效推动产业发展。(二)强化行业自律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建立完善质量、品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社会责任等管理体系。支持行业组织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主动提供产业政策、技术进步和标准实施等信息,配合政府部门开展质量安全追溯、举报查处、缺陷产品召回等工作,形成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共治局面。(三)落实扶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支持装备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加大对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能力建设以及改善品种结构、优化工艺、质量攻关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利用现有财政专项资金渠道,优先支持获得国家或省级质量、科技等奖项的企业,在技术改造、科技立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