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汉魏时期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诗意表达主讲人马联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汉魏时期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诗意表达主讲人马联香.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汉魏时期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诗意表达主讲人:马联香教材分析:本次知识点出自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短歌行是魏时曹操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它虽然继承了汉代乐府的传统,但面对人生苦短却一扫两汉时期及时享乐的腐朽诗风,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一一政治理想的高扬,建功立业的欲望,强烈的个性,都体现了魏晋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格,学习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及人生价值取向有着正面的教育意义。归园田居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这首古诗的学习,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学情分析:高一新生在学习第一单元学习中国现代诗歌的基础,已经具备了一
2、定的鉴赏诗歌的能力,而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却不够深入。本知识点的讲解是在学生已经对比分析了诗人形象之后。教学目标:把握人物现象,感受不同的生命状态,形成对生命的思考。教学过程:一.导入:出世与入世,江湖与魏阙,这是中国古代文人谈论不休的话题,屈原心忧楚国,却被迫浪迹江湖,徘徊于庙堂之外;文天祥身陷敌营,心如磁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我们听到苏轼高唱“西北望,射天狼,我们也听到苏轼低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无论哪种生活态度或人生理想,都是诗意的表达。今天我们走进魏晋时期,聆听曹操与陶渊明的声音,诵读他们的诗歌,体会他们对生命的表达。二.重读诗歌,回顾诗人形象1、教师带领学生结合诗句回顾总结诗人形象
3、(以表格形式呈现)2、回顾:同为魏晋诗歌,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分别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曹操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岁月苦短的哀叹,求贤若渴、渴建功立业的雄心。陶渊明在诗中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恶。3、思考:曹操和陶渊明,这两种人生态度,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请说明理由。(学生思考作答,教师总结。)曹操一生,我们且不论其奸雄还是能臣,他诗歌中呈现给我们的,始终是一种老骥伏杨的壮志,烈士暮年的壮心。作为一代豪杰,他在短歌行里流露的是求贤若渴,是立业建功,是大丈夫立于世当奋勇向前不负此生。这在一部分程度上也切合了儒家思想中的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儒家思想中的
4、“修身齐家”。要是从这个角度看,曹操绝然算不上儒家经典里倡导的君子,而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小人。但又有什么关系呢,他的诗歌慷慨激昂,风骨遒劲,他和同时代的孔融、陈琳等人共同构筑了“建安风骨”。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格,也流露了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当人的个性趋于平和,看淡了一些人生的命数和世事的起伏涨落,便倾向于“但使愿无违”。这个愿是发自内心的想法,不趋于名,不逐于利。写写诗,养养菖蒲,正如陶诗中所言,种豆南山,带月荷锄,从竞争激烈或者尔虞我诈的官场抽离,再不为五斗米折腰。千百年来,这种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拯救了被官场仕途伤害得体无完肤的读书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陶渊
5、明以及他的山水田园诗,是一贴灵药,给了失意、不与官场为伍的士大夫们最好的精神的安慰。三.教师总结:中国士大夫往往在这两种文化心态中不停切换,怀揣着儒家精神,像曹操那样踌躇满志、积极入仕,但在仕途上失意的时候,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无论是曹操的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入世”人生态度,还是陶渊明向往田园、淡泊名利的“出世”的人生态度,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财富,也都代表着中国古代文人两种典型的文化心态,丰富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无论是入世的人生态度,还是出世的价值追求,没有
6、孰高孰低之分,共同表达了文人的赤子情怀,也都共同体现了生命的诗意与思考。四.作业布置:结合今天所讲的知识和当今社会现实,写一段200字的文字,表明自己的人生理想或对生命的思考范例:积极入世,尽力而为,是让人生更有价值的誓言与态度,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奋发有为,知不足而奋进,是锤炼和造就自我的关键。正因为韶光已逝,我们才更应做一个先驱者,一个拓荒者,增加生命的厚度与深度。“老骥伏物”尚“志在千里”,作为新时代“后浪”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将汗水挥洒在奋斗中呢?只有积极进取,改变应改变的,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少人在涌入社会洪流的过程中不慎迷失了方向,改变了初衷,一味追名逐利。或许,我们应该慢下来,停下来,探求自我人性的纯洁,学习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纯正。况且获得这返璞归真的喜悦并不一定要离群隐居,也可以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保有一片心灵净土。面对各自的人生,陶渊明选择归隐出世,曹操却选择积极入世,二者行为看似相悖,实则都是处世成事的大智慧。新时代的我们,也应当以一颗出世之心,达入世之境。淡泊于名利,积极于进取。习主席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应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积极奋斗之上,在为国奋斗的同时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