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剂部门感染管制作业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药剂部门感染管制作业要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药剂部门感染管制作业要点页次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人员14 .环境15 .器材与物品16 .药品保存27 ,注射针剂之调制28废弃物之处置39.实施与修改3本作业要点参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法令订定。法令名称公告单位施行日期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卫生部2009年1 .目的为使药剂部门有关感染管制之各项作业有明确之规范据以执行,以避免药物贮存与调剂过程遭受污染,影响病患用药之安全,特定本作业要点。2 适用范围凡药剂部门之人员、环境、器材与物品、药品保存、注射针剂调剂及废弃物之处置等感染管制相关之作业,悉依本作业要点执行之。3 .人员(1)人员应穿著整洁工作服。(2)人员发现病患有重大药品
2、治疗问题时,应主动告知医师并配合处理;若为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时,应依主管机关之规定通报0(3)人员执行调剂前后应洗手,且不得以手直接接触药品,若有伤口时,应以适当敷料覆盖,以防药品污染。(4)调剂处所不得放置食物,且不得吸烟或进食。(5)罹患传染病之工作人员依从业人员感染管制作业要点调整适当之工作。4 .环境(1)调剂处所应有良好之采光与通风设备,温度19-27oC,相对湿度40-60%o(2)调剂处所作业面积至少6平方米,且应与其它作业处所有适当区隔。建筑设计应能防鼠、防虫、防尘,室内天花板、墙壁及地面应保持平滑无裂痕及缝隙,不易发生粉尘且易清洁,必要时应采易于消毒清洗之材质例如环氧树脂等,以
3、利清洁及消毒。所有管路应选用表面不易积存尘埃或污垢之材质,并力求隐蔽。排水口应有防止污水回流之排水装置。(3)调剂处所应有适当的洗手设备,水龙头应采感应式或脚控式出水方式。(4)非经药事人员许可不得无故进入调剂处所。5 .器材与物品调剂用具如药盘、药匙、符合药典规定之调剂用水、药膏板、调药刀、搅棒、杵、研钵、调剂用天平(秤)量筒或量杯及其它等器皿,每次使用前应妥善清洁,以避免不同药品相互之污染。冰箱内应保持整洁,并严禁放置食物。为确保冷藏有效性冰箱内应放置温度计,每日应记录冷藏温度,当温度发生异常时应立即处理。6 药品保存(1)药品应依规定条件妥善保存,以免因温度与湿气影响药品之安全性。(2)
4、非药事人员不得无故进入库存场所。(3)对于已变质、临届或已届失效日期的药品,应予明显区隔置放,并依法处理。(4)药品包装或容器A.应依选择符合药品性质规定之适当材质包装或容器保存,以保护药品免于受到湿气与光线破坏,以及传送、使用中所带来的机械性伤害。B.包装及容器不得重复使用,以免药品之相互污染。(5)每一种药应分开包装并贴上卷标注明药名、浓度、制造批号、有效日期和贮存须知。药剂应保存如制造批号、有效日期,以利日后必要时之追查。7,注射针剂之调制(1)调制所需药品之原料、器材应在适当清洁后才得移放至调制区。(2)调制前应确认各种成分有效日期及器材的产品完整性。(3)人员应洗手并穿戴工作衣帽、口
5、罩、手套后,才可进入无菌区。(4)遵守无菌技术A.无菌制剂之制造、加工及分装皆应于无菌操作台(1.aminarairf1.owhood)距边缘15公分范围内,遵守无菌技未之操作。B.操作时应避免碰触污染无菌针头及注射器与药品接触部位。调制过程中不得交谈。C.安甑装(ampou1.e)液剂药品调配时,以铿刀锯安甑颈部后,应再以酒精纱布擦拭安甑颈部后用酒精纱布垫于安甑颈部折断。由安甑内抽取之药液应先过滤去除微粒才使用。D.经由橡皮塞抽取或加入药品前,应先以75%酒精无菌棉枝由内往外环状方式消毒。抽取药物时应慎选针头并以正确技巧将针头斜插入橡皮塞,以免橡皮碎屑之掉入。E.消毒过之自动混合装置及其它设
6、备于放置工作台时应避免污染高效滤网(HEPAfi1.ter)。(5)无菌操作台/无菌操作区A.为维持高效能无菌操作状态,故无菌操作区内应避免非相关之工作人员及物品进入。B.凡有开放性伤口及罹患传染病之人员,不得进入无菌室。C.无菌操作台使用前应先运转1530分钟。D.每次工作前、后均应以75%酒精纱布擦拭无菌操作台E.无菌操作台内外表面每周至少以清洁剂洗刷一次。E每次工作结束时,应以紫外灯照射无菌操作区,直到下次进入时才关闭。G.定期更换及检测初效过滤器及高效过滤器的效能(如风速、落菌试验等),若检测效能不佳时应立即更换之。静脉营养输液成品于室温下贮存者,应于配制后24小时内输注完毕。冷藏贮存者,其贮存时间应小于7天,使用时应于24小时内输注完毕。(7)应定期抽样注射针剂调配成品做细菌培养监测。(8)注射针剂调配成品应登录制造批号,以备疑似污染时之追踪。8.废弃物依医疗废物感染管制作业要点之处理。9.实施与修改本作业要点经感染管制委员会通过,呈院长核准后实施,修改时亦同。药剂部门感染管制作业要点-4-2014年3月10日第1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