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如何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阶段如何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阶段如何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如何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涉及一系列问题。如,“六大要素市场如何科学排序?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如何安排?资本市场要不要把“非标资本涵盖进去?技术市场如何与知识产权合并进行?数据要素如何处理好“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如何弥补管理要素(企业家)市场的欠缺?各个市场应把握哪些要害问题?下文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一、劳动力市场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理论顺序,现在普遍是把土地市场放在第一位,笔者更倾向于把劳动力市场放在第一位。这与笔者的“人本经济学”思想有关。虽然别的生产要素也从不同侧面涉及人的发展问题,但劳动力市场更直接、更密切。劳动力市场建设,在实践
2、中可以把握以下三个着力点。第一个着力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传统户籍制度束缚人的积极性、阻碍劳动力的流动,使城乡就业人员有身份的区隔。现在仍然存在这种“二元”结构。其实,这不只是“农民工”的称呼问题,更是制度问题。大约两亿九千万“农民工”进城以后,没有完全解决户口问题,直接影响其工作和生活,如买房、买车、孩子上学以及分享城市社保福利等。怎么样让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下一步要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还公民以迁徙自由。第二个着力点: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的社会性流动渠道,解决平等就业问题。现在就业存在一些歧视,比如身份歧视、性别歧视等,此外,到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就业还有某些壁垒。应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
3、动的渠道,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克服“就业歧视”和某些壁垒问题,做到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惟其如此,才能够使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第三个着力点:完善劳动技能评价制度。劳动技能,它的价值怎么评价?应该发扬1984年“莫干山会议”选拔参会代表秉持的精神:“以文选人”,“英雄不问来路”。今天要真正把劳动力市场搞活,就要打破条条框框。如果清规戒律太多,有很多有为的青年被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给束缚住了。要完善技术工人的评价选拔制度,真正给底层劳动者提供一个上升通道,这是劳动力市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二、土地要素市场尽管威廉配第提出“土地是财富之母”,但是与劳动力市场和人才社会性流动相比,还是建议把
4、土地要素市场放在第二位。这里的要害是什么?第一个着力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第二个着力点: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业也好,服务业也好,都要有一个产业用地的市场供应体系,其方式包括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以及作价出资入股等。第三个着力点: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存量用地与农民家庭有直接关系。现在土地存量流动不畅通,造成要素效率低下。因此,要把闲置的、僵化的土地盘活,使那些低效的土地高效运转起来。两亿九千万农民进城了以后,有些宅基地在那荒着。宅基地怎么搞活?怎样才能发挥这些地的潜力?看到最少的数据估计,空置的宅基地大约有3000万亩,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7)显示,全国的空心村“闲置宅基
5、地综合整治潜力”约L14亿亩,包括一些闲置的整个院落。怎么样搞活宅基地?用“三权分置这个思路。如果农村的宅基地能够得到盘活,将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有利于保障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三、资本要素市场一是完善股票市场。这是一个基础制度。现在股票市场包括主板、科创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二是债券市场(包括各种债)。三是产权市场。俗话说的“产权市场(属国资委的中国产权协会联系管理)起源于1988年,最初称企业兼并市场。1995年笔者主笔出版的产权交易:理论与运作曾专门论述了此类产权交易市场的理论与运作问题。当前,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仍需要发挥此类产权市场的作用。此类产权
6、市场到现在发展到多少家了?全国200多家。它应该放到哪里?笔者和产权市场界的朋友主张放在资本市场之内。因为,在笔者看来,“此类产权市场是一种非标的资本市场”,虽然它与资本市场还有点差距,但在发展资本市场时,应一并考虑进来健全完善。四、技术要素市场第一个着力点:激活技术产权的激励。怎么激活?注意技术产权与很多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血肉关联单位的科研人员、各类专家在职务发明方面的知识产权如何清晰界定?其中给单位界定多少?给科研人员个人界定多少?近年因界定不清出现了一些产权案件。笔者在广义产权论中国广领域多权能产权制度研究中曾写道:“还应将这部分,知识,产权的一部分分配给具体创造该,知识产权的技术人
7、员。也就是说,由单位集体所有的,知识产权,其股份也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该单位所有,另一部分由技术人员持有。”下一步,要确立并且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不仅意味着对科研人员“财产权”的承认和激励,而且意味着对科研人员“人格权”的尊重和新的解放。第二个着力点:严格实施非职务成果的知识产权界定。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要进行试点,“非职务成果的知识产权如何界定得更清晰、更准确?品牌(包括品牌内的技术配方)是很有价值的。搞混合所有制改革,有的可以以现金作资本,有的可以用品牌投入。品牌就是知识产权,有技术含金量,应进行界定量化:评估、作价、折股。第三个着力点:激活
8、中介服务的活力,把技术市场的供给方与需求方对接起来。要建立技术转移中介人才的培养体系,大学应设技术经理课程,从而逐步建立中国自己的“技术经理人”队伍。五、数据要素市场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是新生事物,值得探讨。第一点:准确把握数据的范围。“数据”的范围要科学把握,扭转狭隘的“数据观:确立数据不仅仅是统计部门为宏观调控提供的数据,而是国家(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众(自然人)等各行为主体以及自然界客体,在互联网上或者互联网下提供的全部信息的总和,不可简单化。第二点:探讨“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两条红线之外的“数据双轨制”。笔者认为要时刻守住两条红线:一条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机密数据红线,
9、另一条是涉及“公民隐私的机密数据红线。应制定“数据安全法”来确立数据安全的保护制度,不允许利用数据危及“国家安全”或利用数据损害“公民隐私及对人进行控制。据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从整个社会来说,将来中国的数据是在排除“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之外双轨运行的。第一条轨:免费向社会大众、各行业提供的公共信息(“国家安全”以外);第二条轨:企业或事业单位法人的有关信息、公民的有关信息(“公民隐私”以外)等。第三点:从产权角度建立数据权利体系。从与要素市场化配置相关的产权角度来说,数据只有在实操和使用中才能产生价值,它涉及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交换等过程。复杂在哪里呢?从产权来看,数据权
10、利体系很不清晰、很不完整。六、管理要素(企业家)市场现在有关文件已经明确开列上述五大市场,但是,没有正式把管理要素(企业家)市场列入市场体系之内,有点遗憾。怎么样才能发挥中国成千上万管理者的作用,非常重要。建议补上管理要素(企业家)这个市场。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都列入管理要素。现在,中国完善管理市场是“很迫切”的问题(不是“不迫切”),而且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不是“没有新问题例如,不少人仍然“错把经理当官员”,认为国有企业经理是任命的,不应该由市场来配置。我们能不能理出个头绪来?例如,在中国特定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可由组织来考核鉴别,某人适不适合当管理者,资格由有关组织来掌握,可以发“资格证书”,没有资格证书的人就不能进入管理者市场,有资格证书的人可以进入管理者市场。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更应该自由进入。经过市场平等竞争,由企业董事会来聘用,即在大框架内还是应该由市场来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