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路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路径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路径研究一、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综述(一)国内社保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情况目前全国已近80个城市启动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覆盖近10%的国民,有效推动了服务居家护理市场的发展。在国家医保局的指导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主要委托商保经办。截止20XX年底,已24家保险公司参与了经办服务。(二)国外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情况国际上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模式可分为美国的纯商业模式,德国的强制保险模式和新加坡的补充保障模式。美国市场以混合型产品为主,将长期护理保障附加于终身寿险、万能寿险及年金类保险,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占据整个市场的80%以上,但商业保
2、险的支付占整个长期护理市场的10%不到。德国强制国民参加社保或商保,已覆盖98%的人口,参保社保群体可购买补充保险附加保障,通过行业数据的共享、规范产品销售,保障客户权益,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新加坡30周岁及以上国民强制参加终身护保计划,并可自愿选购商业补充保险,政府已开放保健储蓄账户及家庭互助共济购买,商业补充保险参保比例较高。(三)国内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情况近年来国家多个政策文件都在呼吁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建立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但是,市场依然冷清,主要参与主体为专业健康险公司,整体保费规模占比很低。目前,行业上也在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发展路径,通过重疾型长期护理保险创新产品
3、、寿险及护理保险转换机制课题研究寻求突破。二、开发商业产品的难点梳理(一)产品定价的难点1.可用经验数据积累不足。重度失能的发生率低,各地评估标准和实施标准存在差异,发生率受地方政策影响,所以可用核定发生率的经验数据积累不足。2 .预期余命增长提升赔付。未来个体的预期寿命增长,带来失能后预期余命的增长,意味着长期护理保险给付的时间也被拉长。部分产品通过设置赔付年限适度规避这个问题。3 .参保预期较低提高壁垒。商业长期护理保险预期参保率较低,辅以美国市场“调价-退保-调价”恶性循环带来的经验教训,所以在测算定价时将纳入此部分风险以提高价格,但是尺度的把握是难题。(一)产品销售的难点1.老年高风险
4、,降低年轻群体意愿。个体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出现显著下降一般出现在75岁及以后,所以年轻群体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意愿较低。2.产品高定价,打消老年群体意愿。参照台湾长期护理终身保险的定价,60岁参保人群20年期缴年保费折合人民币20178元,已高于我国很多老年人的退休金。高定价会打消一部分中老年群体的购买意愿。3.服务长链条,营销人员专业不足。销售一线的调研反馈为让客户理解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是他们在销售中的一个难点。保险销售转化率低,营销人员推销意愿也会降低,进一步拉低销量。4 .被替代性强,产品吸引能力降低。年金类相对灵活取用的保险产品对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替代性较高,产品的吸引力也会进一步降低。(三
5、)合理理赔的难点1.商业失能等级认定缺乏共识。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失能等级如何认定,与社保结论如何衔接,避免有可能的一些客户投诉,尚未形成行业共识。2.个体护理需求科学匹配缺失。个体护理需求科学匹配的缺失,可能存在过度护理或将非长期护理保险给付的内容纳入赔付的问题,会造成额外赔付风险。3.护理监控可能侵犯个人隐私。护理服务执行的实时监控是保障赔付安全的重要方式,但是存在一定的个人隐私侵犯的问题。三、推动商业产品发展的路径从发展的角度,本文认为路径可从产品分层保障、服务管理标化和衍生健康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推进,培育市场,激发客户兴趣,发展管理式护理。(一)产品分层保障先解决长期护理保险破题的问题,逐
6、步积累数据,建立市场信心,从而有效地推动商业个人长期护理保险的推广。1.优化赔付责任,提前给付护理保障。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已在进行寿险赔付责任与护理保险转换机制的课题研究,是目前加快商业长期护理保障覆盖最快最可行的路径。2 .聚焦中收群体,强化补充护理保障。中等收入人群的护理保障覆盖对于提高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市场规模很重要。可参照德国和新加坡,设立与社保密切关联的补充护理保险,聚焦中等收入的群体,综合分析其照护难题,提供解决方案。3 .企业员福保障,解决短期护理难题。企业为员工及家庭成员购买短期护理保险,可部分解决职工及其家庭成员需要短期照护时分身乏术的困境。市场上已有意外险提供额外的短期照护服务
7、,护理公司也在提供服务包补充市场空白。4 .护理包装保险,减负失能群体家庭。市场上已经出现针对已经失能的人群的护理保险,类似于将会员服务包装为保险销售,规避定价难题,又能为护理机构引流,为已失能人员家庭减轻护理的压力,但存在一定的监管壁垒。(一)服务管理标化利用商业保险带量采购的优势,充分调动后端产业资源的积极性、创新性,服务于涉老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提升客户满意度。1.商保定点,护理机构标准化。保险公司在行业内建立商业保险定点养老护理服务机构清单,实现在社保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机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对机构分级,避免良币驱逐劣币,推动优质养老机构的发展。2支付目录,护理清单标准化。
8、行业协会牵头研究,形成保险行业内的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清单,各家保险公司再补充特色的服务项目。而且,通过互补、叠加等多种方式,以契合不同地区的需要。3 .服务适配,护理需求标准化。根据个人的失能评定信息以及额外补充的护理需求信息,为失能人员制定需要的护理服务内容,确保护理服务内容与个体的客观需求相一致,实现护理需求标准化,避免过度护理。4 .辅助监管,护理执行标准化。明确各个服务项目的规定动作、规定时长,固化护理服务执行标准规范,并且基于新技术手段,通过标准动作实现对服务执行的监管,进一步保障支付安全。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多种服务实时监管应用场景。(三)衍生健康管理长期护理保险衍生健康管理类的服务补充
9、,理想状态下,可延缓失能延后支付,附加产品销售,形成综合性的营收优势,客户、保司、第三方公司三方共赢。1. 健康生活引导。为每一个被保险人配备一个健康管理集成产品,内部植入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状态的健康生活建议,并且允许外部体检信息导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生活整体解决方案。2. .失能失智干预。契合老年群体的心理,以个体已患疾病为单位形成针对性的失能失智预防干预手段,并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提高客户的依从度,切实延缓失能进展。3. .衍生健康产品。在保险产品之外,通过商业保险公司的客户流量,将集成的健康服务相关的资源销售,获得额外的收益和利润,形成保险公司长期护理保险相关的一个利源通道。
10、四、商业长护发展的各类支持推动商业产品发展路径的有效实现,需要以来各类政策和行业支持,助力基础条件的发展。(一)产品设计端医保部门建立统一的失能等级评估数据库,保险行业若有需求,可申请开放脱敏数据。提取个体年龄、性别、疾病等特征信息,建立个体失能后的生存时间预测模型,形成我国失能人群的生存曲线,作为商业保险产品定价的依据。(二)促进消费端针对不同群体,通过养老补贴归集、纳入个账支付、提供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提高个体的消费意愿。为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的税收、费用方面的优惠,降低护理保险的整体运营成本,从而降低产品费率,反哺有意愿购买保险的人群。(三)服务供给端服务供给端需要完善诚信体系建设,服务产业良性发展;与智慧健康养老融合,利用新技术手段更好地服务失能群体,减少风险场景;整合照护服务供给,以人为本,优化支付,提高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