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根据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部署,结合年度的老龄工作 总结、相关工作检查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对规划进 行全面分析,从居家和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医 养融合发展、社会组织服务与人才、老年福利保障等多维度,对规划 中期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估,综合形成老龄事业发展十 四五规划 中期评估报告。报告从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 问题、后期完成情况预测分析、中后期实施推进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具体情况如下:一、规划中期实施进展总体顺利十四五以来,全面贯彻落实推进养老事业发展的整体要求, 积极应对老年人口快速增加、老龄化程度日益提高、老年群
2、体养老服 务需求不断增长等新情况、新问题,坚持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 老龄工作方针,按照规划制定的目标任务,积极进取,发奋工作, 全面推进规划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实施,养老服务设施总量、服 务供给能力、服务功能水平持续增长。截至目前,养老床位总数已达 7.5万张,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42张,护理型床位占养 老机构床位比例达到45%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 100% ,农村养老服务站点覆盖率达到51% ,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实 施良好,达到了 时间过半、完成过半的规划实施进度要求。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创新推进。十四五以来,抢抓 改革试点机遇,以满足社区居家老人养老需求为目的,探
3、索创新互 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制定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 施方案,明确了重点工作任务,并纳入市级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制 定了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实施方案和互联网+居家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提出重点围绕助医、助洁、助餐、远程 照护开展服务,实施社区嵌入式、中心辐射式、统分结合式 3种 模式建设,到2023年实现中心城区半径1.5公里内提供社区居家养 老服务,初步形成互联网+居家养老样板。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对低保、高龄、失能、重残、留 守、空巢、独居、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困难老年人,由政府依法依规 给予必要的保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兜底性养老服务 的对象、内容和标准
4、,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高龄津贴、护理补贴、 服务补贴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切实提高补贴标准精准度和有效性,强 化与残疾人两项补贴、社会救助等政策的衔接。加快推进政府购 买养老服务工作,将政府购买服务与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相 结合,重点安排与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密切相关项目,优先 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服务需求。城乡社区(村)养老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快速 推进,已建成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300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 料中心(站)100个,本年度还将新增互联网+居家养老社区嵌 入式和中心辐射式服务网点50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50 个、农村老年
5、人互助照料中心(站)300个。按照社区老年人服务站 覆盖1个社区、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覆盖3个社区的规划目标,已 提前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农村社区养 老服务站点覆盖率也已达到50%o推进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 通过购买服务、服务补贴等方式,聚合养老服务社会资源,整合为老 服务商3000余家先后引入50余家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运营管理, 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运营情况进行监管,年底社会化运营率将达 到55%以上。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 引导城市政府和企业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社区、医养、旅居、 陪疗转型养老项目上加大策划储备力度,利
6、用社会力量不断扩大社 会养老服务供给,每年新增一批普惠型养老床位,面向中低收入老年 群体提供普惠性养老服务。十四五以来,结合实际,综合考虑企 业建设运营成本、政策支持情况、消费者承受能力等因素,推动普惠 养老服务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价格水平显著低于当地同等服务水平 的市场化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机构管珊员务能力稳步提升。着力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示范兜 底作用,扶持社会办养老机构加快发展,持续推进农村福利院实施提 档升级,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已拥有 各类养老机构200家,其中市、区公办养老机构20家、社会办养 老机构20家、社区养老院80家、农村福利院80家。养老床位总数 达到
7、7.5万张,每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数达到42张。养老机构管理 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组织开展 养老服务环境双整治专项行动、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集中排查、养 老机构安全整治专项行动、防范非法集资专项排查等工作,有效改进 了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质量。提升风险监测和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安全风险分级 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规范,实现养老服务机构安全风险自辨自控、 隐患自查自治与主管部门定期督查、限期整改相结合,提升安全生产 整体防控能力。统筹防控和应急救援要求,构建分层分类、高效协 作的养老服务应急救援体系,养老服务设施应配备必要的防控物资 和应急设施设备。有条件的地方
8、建立区域性养老应急救援技术服务中 心,负责为本区域养老服务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供服务。进一步完善 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医养融合发展提升养老护理水平。积极推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 老机构、社区和家庭,探索推进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日间养老医疗服 务、开设老年康复床位和托管养老机构医疗业务等多种医养结合服务 模式,重点扶持一批医养结合型机构发展。目前,已有50家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开设老年康复床位,设置老年康复床位1500余张,50 余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医疗服务点,20家市区级公办养老机 构均可提供医养结合服务,92%以上的养老机构与卫生服务机构签订 了合作协议护理型床位达到
9、2万张,占养老机构床位比例达到42% , 为养老服务提供了医疗保障和支撑。加强老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健康管理在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中的独特优势,积极推进面向老年人的中医药健 康管理服务项目。推动二级以上中医院治未病科、老年医学科建设, 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常见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提高 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广使用中医 药综合治疗。积极发挥城乡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优质 规范中医药服务的作用,推进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服务,促进优质 中医药资源向社区、家庭延伸。积极宣传适宜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 知识、技术和方法,推动优质中医药服
10、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养老服务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出台了关于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水 平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将养老保障方向由小众向 大众转变,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合力,推动养老与金融保 险、家庭服务、人才培养、医药保健等相关行业交流融合。积极发展 用于家庭养老及机构养老的监护床等智能监测、看护设备。围绕助老 助残、家庭生活需求,开发残障辅助、家政服务、情感陪护、娱乐休 闲、安防监控等智能服务型机器人产品。支持老年用品制造业创新发 展,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满 足老年人个性需求。发展适合老年人的智能家居产品,优化智能居家 环境,开发智能音箱、智能语音和陪护助
11、手等新型适老智能家居产品。有序发展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商业养老保险 和健康保险,引导全社会树立全生命周期的保险理念。丰富商业护理 保险产品供给,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加快研究开发适合居家护理、社区 护理及机构护理等多样化护理需求的产品,探索将商业护理保险与护 理服务相结合。建立寿险赔付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机制,支持被 保险人在失能时提前获得保险金给付,用于护理费用支出。开展老年 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逐步提高参保率。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老年 人特点的支付、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 研究完善金融等配套政策支持。加强涉老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严禁 金融机构误导老年人
12、开展高风险投资。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积极推进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开展 养老护理员专业培训,职工技术学校、家政培训学校、职业培训学校 等定点培训机构设置有养老护理专业,常年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针 对养老护理员待遇偏低的现状,出台了关于做好养老护理员补贴发 放工作的通知,对从事养老护理服务工作并取得国家养老护理员资 格的人员给予一次性持证奖励补贴和护理岗位补贴,一次性补贴根据 持证的类型发放500-5000元不等的奖励。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吸引万名护理员报名参赛。组织开展最美养老护理员、优秀养老院院 长、最佳养老机构推荐评选活动,有效提升了广大养老护理员的职业 地位和荣誉感。老年宜居社区建
13、设全面推进。制定实施老年宜居社区建设三年 行动计划,围绕宜居社区、幸福养老主题,通过老旧社区改造、 建设社区为老服务平台等举措。建立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支持养老服 务机构将养老护理专业服务延伸到家庭,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 家务料理、精神慰藉等上门服务。培育为老服务的专业机构并指导其 规范发展,引导其按照保本微利原则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试点探索家庭养老床位,完善相关服务、管理、技术等规范以及建设和运 营政策,健全上门照护的服务标准与合同范本,让居家老年人享受连 续、稳定、专业的养老服务。推动失能、高龄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 训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普及居家护理知识,增强家庭照护能 力。充分
14、发挥社区组织作用,探索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 大力发展老年人急需的助餐、助浴、助急、助医、助行、助洁等服务, 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构建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环境。加大人口老龄化宣传教育,进一 步增强全社会及时、科学、综合应对老龄社会的共识,倡导全社会树 立积极老龄观,积极看待老龄社会、老年人和老年生活。充分发挥电 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作用,加大对敬老模范家庭、为老服务先进个 人、助老优秀组织的宣传报道。积极利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持续开 展敬老月、老年节等活动,推动敬老爱老助老社会风尚进学 校、进家庭、进机关、进社区。开展适合老年人认知特点的法治宣传 活动,鼓励老年人学法、用法,增强维
15、权意识,提高识别和防范非 法集资等非法侵害的能力,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积极参与积极 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 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 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逐步健全老年人社会优待制度,鼓励旅 游景区在淡季时对老年人给予更加优惠或免费待遇,推进非本地户籍 常住老年人与本地户籍老年人同等享受社会优待。深入推进敬老文 明号创建,推动各级涉老工作部门、为老服务组织、公共服务窗口 单位全面落实老年优待政策,提升为老服务质量。倡导开展为老志愿 服务活动。推广智慧健康养老应用。加快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汇 聚线上线下资源,精准对接需求与供给。促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 智能、物联网、区块
16、链等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在养老领域的深度应 用,提高公共服务和决策水平,实现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 捷养老服务。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科研院所加强医工协同发展, 研发老年人医疗辅助、家庭照护、安防监控、残障辅助、情感陪护、 康复辅具等智能产品和可穿戴设备,提升产品的适老化水平,推进 老年产品市场提质扩容。发展健康管理与服务、健康检测与监测等智 慧健康养老服务。完善现代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老年教育 服务体系,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以各种 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比例达到25%以 上。发挥省、市、县三级老年大学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其指导服务功 能,提高资源汇聚与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有条件 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办老年大学延伸教学点,建设一批社区老年学 校(学习中心)。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