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浇筑带的结构设计与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后浇筑带的结构设计与施工工艺.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后浇筑带的结构设计与施工工艺L后浇带分类及功能作用1.1 分类后浇带分为沉降后浇带和伸缩后浇带,其中沉降后浇带一般用于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主要为避免基础沉降对结构的不良影响。在主体结构完工后沉降后浇带在进行施工,由此以来基础部分逐渐趋于稳定,补齐后浇带后剩余沉降产生的结构应力整体结构才能承受,一定程度也使结构产生的附加应力和破坏性不会影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其设计目的主要为混凝土后期因温度导致裂缝变形口。留置缝道会沿着基础方向,大约距离为3040米,用两个月左右时间完成浇筑混凝土后开展后浇带施工。混凝土早期温差及收缩在此过程中已经形成较好的浇筑条件,通过对结构受力程度的改善,避免混
2、凝土收缩及温差应力影响整体结构。1.2 功能总的来说,后浇带的主要功能及应用有以下两方面:1)解决沉降差。通常对高层建筑和裙房基础结构进行设计时,如果建筑与基础形成整体,需将二者相连的部分断开,在对建筑主体施工完毕后将高低层与浇灌混凝土连接成一个整体。设计相关部分时刻从全面解决后期后造成的额外内部力量及强度校核等,可以连接前后两次力量对压力进行调整,便于恶劣环境施工。2)减小温度收缩影响。温差会因建筑结构变形所遭到的约束引起热应力,严重的裂缝会出现在产生应力及不同的设计效果方面,使施工整体性能受到严重影响。设置后浇带能有效减小温度收缩因不想,主要由于混凝土可施工过程中可自由收缩,进而降低不同方
3、向的不不均匀散热,减少收缩应力,在此过程中,混凝土的抵抗温度因得到其抗拉强度而得以满足,实现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能力。2 .建筑工程后浇带结构设计与施工2.1 工程概况某建筑工程总面积45600平方米,工程包括两栋塔楼和连接大楼的裙房,塔楼一栋为15层,一栋为12层。采用框架结构,工程基底标高为?17.5m,基坑开挖较深。2.2 建筑工程后浇带结构设计1)对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要求要通过合理设计后浇带实现。大部分后浇带的间距不会超过30mm,因为要充分考虑结构收缩变形的可能性及不均匀沉降等方面问题。通过对多个大型楼房建筑研究得知,主楼产生的压力会逐渐平稳,第二柱距内也会接受到来自主楼的平稳,所以
4、在主楼边注外的第二跨内是设计后浇带的最佳位置。2)后浇带有企口缝、直缝及凹凸缝等不同接缝方式。本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板和梁组成整体框架。部分露天或有防水要求的结构部件必须加止水钢板的直缝或企口缝。应在结构设计图纸上用详图明确表现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当墙板厚度600mm时可做成企口缝,当、墙厚度3)应连续贯通后浇带处的钢筋保证结构的整体性,通常应让钢筋连续通过,不宜断开,主要指临时断开后浇带处的混凝土。然而有时实际工况不允许留置后浇带,如大型建筑中的地下车库通道的底板、顶板会与主楼连接,之所以无法在此区域设置后浇带,主要因为施工场地区域狭小。针对上述情况,在施工过程中,结构主体是首要施工区域,对
5、车道部分进行施工时要在结构主体施工完毕后。其中必须预留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连接主体的钢筋,之后焊接相同截面的钢筋,需强调的要保证连接率不大于50%o2.3 建筑工程后浇带结构施工1)垂直施工缝处理:结构混凝土浇筑会让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此时需要用高压水冲洗浇筑结构混凝土的垂直施工缝,以此去除杂物、浮浆和冲洗暴漏总额的部分。之后再用高压水冲洗钢丝网混凝土终凝后的施工缝表面。本工程中还使用了高压水冲洗木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尽可能的根据监管要求和施工现场条件光滑处理拆模并及时对于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2)做好混凝土选料与浇筑工作选料工作:保障后浇带施工在于选择优质的混凝土材质,因此必须严格把关材质选料关。后
6、浇带的浇筑在整个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避免三者接触引起集中应力导致后浇带两边自由伸缩或沉降,会在通过建筑物整个横截面时断开桥梁、楼板会与墙体,不能采用要断不断或藕断丝连形式处理后浇带,上述两种形式极易造成破坏后浇带应力现象。为使浇筑养护能力强度提升,应先均匀拌合混凝土并采用振捣密实的方式提高后浇带施工质量2。3)后浇带防水处理:整个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重点为后浇带防水处理,可采用在后浇带中部设置钢板止水带的方法做底板后浇带和外墙及两侧混凝土接缝的防水处理。钢板止水带宽度300mm,厚3mm,在已浇筑混凝土留置大约150mm并露出150mmo在施工中为抵抗差异沉降和停止降水后浇带需承受土压力应沿后浇带设置一定长度的钢板,底板后浇带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抗压板。在施工以后应对外墙后浇带做外防水处理。之后采用墙外预制挡土板所采用的配筋和规格要符合地板抗压板相关设置要求。将防水卷材贴在挡土面上,均匀涂抹1.2mm聚氨酯防水涂膜后再做50mm厚聚苯板保护层。3 .结语后浇带的技术设计和施工是保证建筑工程结构有效连接的重要环节,在设计建筑工程后后浇带时应认真遵守其相应的设计原则,在工程施工前期细化后浇带结构,将其划分为小的若干段,从而保证后浇带可发挥实际作用并减少收缩应力和温度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实际作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