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上城宗地道路项目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旭辉上城宗地道路项目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旭辉上城宗地道路项目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巴南区旭辉上城宗地道路项目位于轨道2号线鱼洞站西南侧约L2Km处。该地块规划为居住用地,目前由旭辉集团进行开发,未来将建成旭辉上城小区。目前旭辉上城目前有一条公路(Y129)通往明晨大道,长度约为3km,无任何市政道路与之相连接,且与最近市政道路高差达50余米,因此需单独建设较长的道路连接旭辉上城,本项目将作为地块的主要对外交通通道兼消防通道。依据项目所在片区最新控规图资料,旭辉上城与云锦五路之间用地性质为防护绿地和居住用地。鉴于旭辉上城地块的特殊性,项目新建主要交通道路需在防护绿地和居住用地内穿行。本项目起点接云锦五路,穿过规划防护绿地,
2、终点与旭辉上城的小区道路相连。道路全长312.235m,道路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20kmh,双向两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12m,其中车行道宽7m,两侧为人行道各2.5m。根据重庆市海绵城市要设管理办法(试行)(渝府办发2018135号),结合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重庆市范围内应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改善城市水生态。本次设计结合海绵城市莫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莫(试行)等技术规定及相关管理办法,对本次设计考虑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LlD)雨水综合利用技术进行莫设。二、设计依据(1)重庆市巴南区控规图(2)业主提供1:500现状地形图电子版
3、(3)道路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三、果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2)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5)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6)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7)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8)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9)重庆市莫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
4、9年版)(渝建发(2019)25号);(10)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年);(11)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试行)(2016年);(12)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试行版):(13)重庆市海绵城市德设管理办法(试行)(渝府办发(2018)135号);(14)重庆市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标准设计图集(DJBT-103);(15)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次海绵城市设计暂按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不低于50%考虑。六、需求分析本项目在传统开发模式下的效
5、果分析详见下表项目下垫面分析一览表序号下垫面类型面积(弥)雨量径流系数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径流控制率综合控制率1常规人行道1526.30.850.152常规车行道2465.60.850.8500.06传统开发模式下道路范围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较低,仅为0.06,故本工程对其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七、设计方案本次设计道路两侧人行道宽度多为2.5m。根据重庆市政工程建设标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标准(DBJ50/T-365-2020)中6.1.2条例规定,当单边路侧带宽度W4.5米、道路坡度26%时,人行道旁已不能设置生物滞留带、植草沟或设置后效果很差(坡度大,无法收水),这时道路的LlD设施主要以透水铺装
6、为主。故本次海绵城市设计仅采用透水铺装的LlD设施。(2)道路平面设计本次设计道路: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A.下垫面分析本次设计考虑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计算道路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及综合流量径流系数,见下表:开发后下垫面一览表(16)德筑室外环境透水铺装设计标准(DBJ50/T-247-2016);(17)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标准DBJ50/T-365-2020。四、设计原则1、在有条件的路段设置生物滞留设施,项目全线人行道设置透水铺装。2、道路LlD设施的选择应与规划用地性质相协调,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充分结合道路红线内外绿化带进行设计。3、道路LlD设施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设计道路及周边
7、的土壤、地质特征。4、道路UD设施只负责收集道路范围的的降雨,地块内部的雨水通过地块内部的LID设施进行综合利用,且地块内部外排雨水通过雨水管直接汇入市政雨水系统;5、有泄流通道功能的道路应满足洪涝水的顺坡排放至下游泄流通道,且道路不应存在可能产生内涝特征的低洼点,若非工程措施因地势受限,则应保证有雨水塘等雨水调蓄设施。五、道路LlD设计目标1)道路LlD设施的主要是以渗透、滞留、净化城市道路径流雨水为主要功能;2)在道路路幅分配满足条件时设置相关LID设施对道路路幅范围内初期雨水进行净化;3)在道路路幅分配满足条件时设置相关LlD设施延缓雨峰,满足年有效径流总量控制率的缓排指标:4)在道路路
8、幅分配不满足设置生物滞留带、植草沟等相关Ln)设施时,应将人行道全幅采取透水砖铺装。5)本次设计道路为新段道路,道路周边主要为公共服务用地及居住用地本项目片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污染去除率的指标要求。八、人行道透水铺装设计本次设计人行道人行道标准宽度为2.5m,人行道作全透水铺装,结构如下:深灰色人行道透水砖250X150X6Omm粗砂找平层30mmC20透水混凝土基层150mm级配碎石过滤层150mmHDPE透水盲管DN50防渗土工布本工程采用透水砖,其透水系数不应小于等于1.5X10-2cs,用于铺筑人行道的硅砂透水砖其防滑性能(BPN)不应小于60、保水率不小于0.06gCm、耐磨性
9、的磨坑长度不应大于35mm。透水砖抗压强度等级不低于Cc35,抗弯拉强度不低于5MPa。透水砖磨耗层为不小于7mm的石英砂,石英砂粒径为3.18mm至2.36mm的中砂,透水砖安装缝宽2mm。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物理性能等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砂基透水砖(JG/T376-2012)的规定。人行道内的雨水通过HDPE多孔盲管管道就近引入雨水口后排入雨水系统,管径DN50,每隔30m布置一处,盲管周围应包裹透水土工布,规格300gk,垂直渗透系数0.001ICnIs,断裂强力214KNm,CBR顶破强力21.8KN,有效孔径O07O2mm。选用盲管的直径为DN50,环刚度不应小于8kNk为保证透
10、水铺装的功能性完好,投入使用后因加强对透水铺装的管理和维护:层出现破损应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出现不均匀沉降时应进行局部整修找平;当渗透能力大幅下降时应采用冲洗、负压抽吸等方法及时清理。.人行道透水铺装工程数量巳计入道路专业,详见道路专业相关内容。道路总面积(m)车行道面积(m)人行道面积(行)综合雨量径流系数RV综合流量径流系数巾3991.92465.61526.30.580.61车行道雨量径流系数为O.85,人行道透水铺装雨量径流系数为0.15;车行道流量径流系数为0.9,人行道透水铺装流量径流系数为0.4。B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因本设计道路无中央绿化带且人行道较狭窄等条件受限,不宜设置生物
11、滞留设施,下垫面只有考虑设置透水铺装。故按各设施面积占比与单项年径流总控制率加权计算如下表:年径流总量控制计算一览表下垫面及LlD设施控制面积(m2)面积占比()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透水砖铺装1526.338.2%85%不受控区域2465.661.8%O合计3991.9100.00%32.5%C.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雨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计算表下垫面及LlD设施控制面积(m2)面积占比()PT年径流总量控制率(%)PW单项设施污染去除率(SS)(%)年径流污染去除率(SS)(%)透水砖铺装1526.338.2%85%85%72.25%不受控区域2465.661.8%0%0%0.00%合计3991.9
12、100.00%27.6%根据以上计算,本次设计道路范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32.5%和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为27.6%,本道路设计范围不能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和年径流污染去除率50%的要求,需考虑规划区总体道路和绿化用地等LlD设施的设置满足本具体监测设计应由业主根据实际地块雨水排出口情况委托专业单位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或由监管局统筹安排设计监测点位。九、抗震设计说明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场地属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要求:1、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液化土或软弱土层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基承载力失效、震陷和
13、不均匀沉降导致构筑物或管网结构损坏;2、同一结构单元的构筑物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土上,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震陷导致结构损害,可加设垫祷等方法:3、当构筑物基底受力层内存在液化、软弱黏性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虽经地基处理,仍应采取措施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4、给排水管道应选用柔性接口;5、管道与构筑物、设备的连接处,应配置柔性构造措施;6、地下或半地下砌体结构,砖砌体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l0,块石砌体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砌筑砂浆应采用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7、地下管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8、各类构筑物的非结构构件和附属设备,其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十、海绵城市监测设计道路海绵城市监测需在排水分区雨水排出口处进行流量监测,数据采集为每次降雨的出口流量,形成日累计降雨、月累计降雨、年累计降雨统计数据,分析方法为单场降雨径流量控制率、全年场次降雨径流量控制达标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单位面积控制容积=(年降雨量X区域面积-年径流外排量)/区域面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