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模式及现实障碍与突破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模式及现实障碍与突破路径.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模式及现实障碍与突破路径(基于互联网+数字农业平台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探究)摘要:该文主要对“互联网+数字农业”技术进行了阐述,从市“互联网+数字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及对策进行了全方位浅析,力争能够为打造天赋河套品牌,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提供建设性建议。关键词:互联网+;数字农业;现状问题;发展对策市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位于黄河“几”字弯的最北端,地理坐标北纬为40,是农作物种植的黄金地带,在UOO万余亩的耕地上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向日葵、玉米及西瓜、辣椒、番茄瓜果蔬菜等作物,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市。
2、一直以来,市的农业生产采用“人工+机械化”的作业模式,不仅能够满足自给自足,而且远销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好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与在其他领域融合日益密切,但是在农业基础雄厚的市,“互联网+数字农业”的技术融合发展模式才刚刚起步,明显滞后于农业现代化和智慧农业的发展进程。自“互联网+数字农业”概念的提出后,开始引起各级政府层面的高度关注。2018年和2019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到了“互联网+数字农业”这一关键词,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电商等现代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旨在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全产业链升级改造,对新形势下转变
3、市现代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政策和制度支持。1 “互联网+”技术概述“互联网+”技术就是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的相互融合发展,是充分利用通信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搭建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实现深度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使得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的高速发展,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体现了互联网技术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突出作用,将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技术成果与社会经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发展,可以全方位的提升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出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现实工具的社会发展新模式。2市“互联网+数字农业”应用现状为了顺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2017年起,市结合各旗县区农业
4、发展现状和生产需求,率先在五原县开始了“互联网+数字农业”的模式探索,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了“互联网+数字农业”新型服务平台,逐步将“互联网+数字”技术应用到了果蔬作物的生产实践中,为市现代农牧业发展揭开了序幕。1.1 运用“互联网+数字农业”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科学改造基于“互联网+数字农业”这个大数据平台,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水分、土壤、空气、光照、热量、肥力等自然资源数据进行分析、汇集、整理,形成基础生态数据库,同时“互联网+数字农业”技术还可以实时反映出作物种类、空间分布、作物长势、生长环境、生长需求、病虫害发生情况等信息,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互联网+数字农业”技术的应用,为农民
5、种地提供了科学依据,让农民明白自己的地该种什么作物,最适合种植哪类作物,怎么能够实现最小投入达到最大收获,同时还可以实时掌握市场行情,集成一句话就是实现了农牧业技术服务的“一网覆盖”,农业资源数据的“一键获取二1.2 建设农副产品“二维码”溯源系统2018年市构建了“市食品质量安全智慧追溯平台”,利用“互联网+数字农业”技术,将二维码溯源系统引入到农副产品的生产、仓储、物流、运输、销售等相关数据数值报备至二维码数据管理中心,并将打印的二维码贴在对应的产品上,让每一个产品拥有自己的身份证明。终端消费者通过微信、支付宝、快手、抖音等手机软件对产品进行查询追溯,实时、动态、全面了解所购买该产品生产过
6、程,掌握产品质量、安全信息。1.3 推行电商“抱团式”发展随着国家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的推进下,市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助推产业兴旺、创新发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推进农村牧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途径。自2015年起,市在所属7个旗县区,利用已有厂房条件,开始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推动全市范围内的电商企业进入园区,采用“抱团式”发展。园区利用“互联网+数字农业”技术平台,主要完成了电子商务运营、培训、服务、电商企业与个人创业孵化、产品展示以及电商、仓储物流、生产加工、金融、包装设计,实现共享信息、技术、营销、物流、物业、金融服务。当前,市利用“互联网+数字农业”技术,先后共建成电商产业园
7、区6个,2017年全市电商企业数量达1200余家,实现交易额总计41.1亿元,带动直接从业人员1.3万余人,培训电商应用型人才3万余人次。先后培育了“三胖蛋”、“大眼猴”、“玉米加农炮”、“胖农”、“先蛋先鸡”、“黄金纬度”等一系列互联网畅销品牌。3存在问题3.1 新技术与旧事物结合意识淡薄“互联网+数字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互联网技术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进行有机结合。然而,作为一种新型事物,各参与主体还未能充分认识到它的先进性和重要性,大多数人认为不接地气,甚至存在排斥态度,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意识,现在只能是集中示范,无法进行全面推广应用。3.2 配套基础设施薄弱市作为农业大市,一直
8、发展传统农业,农业基础性结构框架基本都是“人工+机械化+零售”模式,发展“互联网+数字农业”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前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进行互联网及相关设备的建设。3.3 缺乏专业人才发展“互联网+数字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新模式,需要互联网和农业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才能将二者深度紧密结合起来,但是,中国高等教育“互联网+数字农业”方面专业人才培养才刚刚开始,人才规模和数量较少,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也供不应求。因此,在市大力发展“互联网+数字农业”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缺乏专业的人才。4对策分析4.1 加强引导宣传工作,营造氛围在发展“互联网+数字农业”工作中,要想做好、做大、做强,首先
9、必须端正人员工作态度。政府有关培训单位和宣传单位要邀请“互联网+数字农业”专家对全市范围内从事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专业的人从事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工作,分级培训,逐级落实。同时宣传部门也要对“互联网+数字农业”推进过程中的亮点工程进行宣传推广,形成“互联网+数字农业”大格局,共同为市现代化农业发展出谋划策。4.2 建立扶持激励机制针对电商企业融资贷款难题,政府要协调金融贷款部门,对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条件的电商业出台低利率优惠信贷政策,放大信贷规模,按照农牧业生产行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项目。建立“互联网+数字农业”技术奖励激励机制,对积极发展互联网+数字农业”
10、技术的企业给与项目、经费、科技、人才扶持,配套和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4.3 注重人才培养,夯实人才队伍能力现阶段从事“互联网+数字农业”的企业呈现单打独斗态势,技术力量分散,缺乏专业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弱。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市农业发展方向将向“互联网+数字农业”方向升级换代。因此,在市开展“互联网+数字农业”发展新模式,必须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与时俱进提升产品研发能力。要出台优惠政策,招引人才,留住人才,依托现有农业产业基础,加快科技创新,将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农业进行深度融合;同时要注重本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培养技术过硬、留得住的技术人才,为“互联网+数字农业”发展壮大提供内在的智力支
11、撑,为打造天赋河套品牌和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保驾护航。摘要:农业是立国之本,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经济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阶段,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不断涌现,在诸多行业领域中均有所应用,并且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有助于为传统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新时代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该文就此展开分析,探究农业农村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阻碍,并致力于契合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寻求合理有效的突破路径。关键词:数字经济;现状;乡村振兴;供给侧结
12、构改革数字经济是当前时代的热点话题之一,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网络载体优势,优化经济结构,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在当前万物互联的时代下,推动数字经济和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农业有着较强的周期性、地域性特点,农民虽然拥有土地、劳动力优势,但是缺少原始资本的积累以及数据信息等要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发展速度。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不对称,金融资源和服务供需匹配度不高等诸多问题,成为遏制农业农村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1农业农村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的实践模式1.1 数字化金融服务“三农”创新模式“三农”问题是困扰着中国农业转型发
13、展的主要问题,由于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分散,致使农村生产活动缺少性价比高的金融服务,加之信息不对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价格风险。所以,推动传统金融机构和数字经济有机整合,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降低信息交易成本,优化信息链,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数字金融服务“三农”创新模式,信贷风险低、成本低,基于数字化技术推动传统金融机构转型改革,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1.2 互联网+平台的农业全产业链模式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积极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链点线面整合模式十分必要,需要在政府支持下,积极完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并加强技术、人才和资金投入保障,创设公平的发
14、展环境,对于后续数字经济和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此种模式可以打破农产品产供销环节空间限制,推动农村产业数字化升级。2农业农村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的障碍和突破路径2.1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当前数字化经济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覆盖范围狭窄,阻碍农业农村经济和数字经济有机融合。对此,应基于宁波市现有的智慧农业平台,推进农业基础数据、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服务等农业基础信息集成与应用工作。建设农业基础数据库,整合其他部门数据信息,建立区域农业基础数据库,提升产业决策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以培育主导产业精致化、品牌化和可追溯性发展为目标,引导农业生产的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
15、,逐步建成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服务平台。同时,应积极鼓励更多的本地优势农产品入驻电商平台,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发展网上批发、大宗交易和产销对接的电商业务。2.2 推动战略规划设计为了持续推动宁波市农业经济发展,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需要因地制宜进行宣传推广和综合实验,推动战略规划设计优化。基于数字化技术收集数据信息,提升数据信息透明度,打破以往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激励措施支持下,实现各部门信息共建共享,资源优化配置。同时,推动数字经济和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在政策指导下,结合市场发展需求积极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诸如,余姚市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榨菜生产加工基
16、地,面对新时期的产业转型发展要求,走数字化转型道路是必然选择。浙江备得福食品有限公司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引进数字化技术和生产链,在企业的自动化车间,4条生产线只需要16名员工操作即可,但是数字化改造前这个车间却需要250人合作生产。数字化改造后,每年最大产能可以达到12万吨。在政府政策落实、补贴到位和产业引导下,也对当地的龙头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帮扶,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2.3 加强数字人才体系健全完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新时期应进一步增强农村区域的教育投入,普及金融知识,结合战略规划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并组织农民定期参加专项培训,培养更多掌握农业生产、互联网和金融经济相关知识的优秀人才,提升数字化人才培育成效。另外,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3结语综上所述,面对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应提高对农业农村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