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心得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心得体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长期以来,我们党一贯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这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大抓基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大抓基层必须有的放矢,在抓向心力和组织力等方面形成有效突破。抓向心力,要通过大抓基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而增强对党的向心力。组织能力强不强既是检验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的“试金石”,也是
2、大抓基层的“磨刀石”。抓组织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到底到边,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大抓基层不是简单地铺摊子,而是要在改革体制机制上花功夫,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凝聚大抓基层的合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优化以基层为重心的治理结构,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制。比如,要在合理调适、科学合理划分县(市、区)政府与乡镇这两级政府职能、权力、责任等关系的基础上,向基层赋权、扩能、倾斜资源,”使基层有人有权有物,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再比如,要改革完善考评机
3、制和激励办法,严格规范面向基层的督查检查,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干部有时间有精力抓落实。大抓基层的效果怎么样,最终要靠老百姓来评判。基层直接面对群众,是国家治理的“末梢神经”,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因此,群众既是大抓基层的直接受益者,也对大抓基层的效果有着最真切的感受。要把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作为检验大抓基层成效的重要标尺,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大抓基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让广大群众享受政策红利。根本固者,华实必茂。大抓基层、夯实基础事关千钧。面对这项复杂工作,既做好统筹谋划,又明确方法路径,才能
4、让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成为真管用、见实效的指挥棒,真正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凝聚起最广泛的发展合力。木桶定律告诉我们,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为此,我们有必要在两个效应上下足功夫:一是短板效应。对照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和相关要求,追寻基层具体情况和实际工作的“短板”,要找准不足、明确对策、采取行动,尽早尽快拾遗补缺、迎头赶上。二是长板效应。通过大胆探索补齐短板的生动实践,分析研判由短板变为长板的鲜活经验,同时注重推广向长板看齐的“创新案例”,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把“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落到实处。导向就是风向标、指挥棒。基层党组织要迅速把注意力放在抓基层、打基础上来,面对接下来的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强力推进措施的相继到来,要做好固本培元、夯实基础、守正创新的科学谋划,在“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用人导向、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等诸多方面综合施策和全面治理。要落实好全域推进、整体提升的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举措,下大力气巩固好诸如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的工作成果,力争达到点上突破、线上拉动、面上覆盖的立体推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