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不学礼无以立身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现不学礼无以立身的故事.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体现不学礼无以立身的故事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的这段话出自著名的庭训故事。论语季氏中记录了下了孔子对他儿子孔鲤的家训I: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予也。这段著名的对话讲的是:有一天,陈亢(孔子的学生)问孔子的儿田白鱼(即孔鲤):你在老师那里得到过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伯鱼讲,有一天父亲孔子站在曲阜阙里的庭院,他恭敬地低着头,从父亲身边快步走过。
2、孔子突然叫住他:站住,学诗了吗?没有。孔子缓缓对儿子说: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是。”于是,伯鱼回去后开始读诗书。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伯鱼又趋而过庭。孔子叫住儿子:站住,学礼了?“还没有。孔子严肃地说:不学礼,你怎么立身?是。伯鱼告诉陈亢: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了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知道了应该读诗经,知道了应该学礼.,还知道了父亲对儿子的严格要求。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短短的两句话,十二个字,却内涵深厚。学诗和学礼,讲的是读书和做事,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两个问题。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风、雅、颂三部分。孔子评价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思想纯正而无邪,因此,孔子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将诗经作为弟子、孩子的启蒙教材,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学诗,可以培养自己的高尚情志和审美情趣。腹有诗书气自华,便是此理。学礼,则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才会不失礼仪。孔子强调礼制学习的重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重视德教为先,把道德修养、高尚情志和品行的培养放在首位。一个人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行,才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作为领导干35,也才能礼贤下士,深得人心。于政于国而言,为政以德为国以礼,也是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