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序号排查工程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专业性检查综合性检查每月/车间每季度/厂部每半年/公司每月/车间每季度/厂部每半年/公司1位质照单资证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由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冶金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工程(以下统称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必需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统称“三同时.安全设施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投资应当纳入建设工程概算。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三同时负责。建设单位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建设工
2、程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建设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安全预评价。建设工程进行初步设计时,应选中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依照规定编制安全专篇。安全专篇应当包括有关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建设工程安全设施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施工单位应当依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施工质量负责。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作重大变更的,应当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并报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备案。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后,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安全验收评价。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3、。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专篇、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备案。按要求进行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全产理构人员安生管机及员金属冶炼企业应当依照以下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一)从业人员不足IOO人的,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二)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不足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2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1名注册安全工程加:()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5%。但最低不少于3名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2名注册安全工程师;(四)从业
4、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5%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3名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总监。安全总监应当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熟悉安全生产业务,把握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会议,会议应当有书面记录。3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
5、生产车间(区队)负责人、生产班组负责人、一般从业人员等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并逐级进行落实和考核。对各级管理层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适合性评审与更新。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行业或者地方标准,制定涵盖本单位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7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当涵盖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会议、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职业病防治管理、安全生产检查、危险作业管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安全生产奖惩、事故报告
6、、应急救援,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内容。75教门培训高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或者安全总监、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过培训,并由负有安全生产监视管理职贡的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新进从业人员、离岗6个月以上的或者换岗的从业人员,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后的有关从业人员,及时进行上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对在岗人员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再教育培训活动。教育培训状况应当记录备查。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
7、业病防治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把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
8、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加入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状况。特种作业人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取得特种作业相关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审档案,做好申报、培训、考核、复审的组织工作和Fl常的检查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作业技能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作业人员未
9、能加入用人单位培训的,可以选择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6险学重危源危化品大险应当依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并记录辨识过程与结果。应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应当对辨识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逐项进行登记建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视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在完成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后15日内,应当填写重大危险源备案申请表,重大危险源档案材料报送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备案。
10、应当依法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并保障其完好和便利使用;协同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制定所在地区涉及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依照以下要求进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一)对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二)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测、检验,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有效、可靠运行。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
11、并由有关人员签字。7全产理案安生管档建立培训记录,包括培训讲义、考试试卷、考核结果等内容。主要包括:(1)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记录;(2)安全负责人安全培训记录:(3)新员工三级教育培训记录;(4)企业全员安全培训记录、员工转岗、复岗培训记录。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依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加入人员和考核结果等状况应当如实记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
12、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视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四)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五)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特种作业人员必需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当依照本方法的规定,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13、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逐级进行落实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从业人员职务调整、收入分派等的重要依据。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状况;(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定期对事故、事件进行统计、分析。8安全生产投入冶金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依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一)营业收入不超过IOOO万元的,依照3%提取;(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依照L5%提取;(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依照0.5%提取;(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依照0.2%提取;(五)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至100亿元的部分,依照0.1%提取;(六)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部分,依照0.05%提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确保本单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纳入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不得挪作他用,并专项用于以下安全生产事项:(一)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