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推进三百示范工程建设 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1826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机制推进三百示范工程建设 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创新机制推进三百示范工程建设 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创新机制推进三百示范工程建设 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创新机制推进三百示范工程建设 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创新机制推进三百示范工程建设 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创新机制推进三百示范工程建设 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创新机制推进三百示范工程建设 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创新机制推进三百示范工程建设 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创新机制推进三百示范工程建设 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机制推进三百示范工程建设 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机制推进三百示范工程建设 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创新机制推进三百示范工程建设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年,州启动了个特色魅力乡镇、个精品旅游村寨、个幸福美丽家园的“三百示范工程”建设,并在此基础上,以“四改两建调结构强配套促增收”为主要内容,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了全州个行政村幸福美丽家园建设任务,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全面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党群干群关系明显好转,初步构建起“好房子、好身子、好日子”和“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农村生产生活形态。我州的主要做法是:一、坚持政府主导,强化规划引领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引领、群众自愿,分步推进”的原则,提出“因山就势、依山傍水、自然布局、错落有致.彰显特色”的理念,全域

2、规划设计,防止自行其是。坚持做精规划,针对河谷地区、高半山区、农区和牧区不同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状况,科学编制“三百示范工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按照“一村一景.一户一景”的原则,根据各村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自然生态、人文环境等要素,精心搞好每个自然村庄、每个单体建筑的规划设计,做到既体现民族特色、又展示时代气息,既尊重群众习俗、又兼顾建筑美学。坚持分步推进,按照“不规划不建设”和“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原则,分批选择基础条件好、群众热情高、辐射作用大的乡村,深入推进农房改造、设施建设、产业调整等工作,共完成风貌改造万户,“四改两建”万户,建设通村道路及硬化组间路、联户路千米,新建水渠万米、蓄水

3、池个,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建成村民活动中心万平方米。汶县水磨镇、松潘县主寺镇、理县桃坪羌寨等一大批特色浓郁、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靓丽面世,成为“全域旅游、美丽”的重要支撑。二.突出群众主体,创新建设机制坚持把突出群众主体作为推进“三百示范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防止大包大揽,构建起“政策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部门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坚持“渠道不变、性质不变、用途不变、各计其功”原则,在州本级财政每年投入亿元专项资金的同时,整合大骨节病综合防治、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等各类涉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公共财政

4、“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小型水利、道路建设等项目,在尊重群众意愿,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前提下,通过“一事一议”鼓励他们出钱出物、投工投劳,构建起“上级拨、群众筹.社会捐、银行贷、财政补”的多元投入机制。创新宣传发动机制,通过会议、报刊、广播、电视等途径全面动员,深入宣传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政策措施和美好蓝图,让新农村建设概念从模糊变得具体,弓I导农牧民把建设新农村的热切期盼转化为实际行动。创新群众参与机制,坚持重大项目,产业发展征求意见制度,保证群众在新农村建设的发言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指导各村建立质量监督小组、资金管理小组等,参与和监督项目规划、资金管理等事务,形成了“村两委班

5、子牵头协调,农牧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建设管理新模式。三、培育做强产业,加快以产兴村坚持把实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作为“三百示范工程”和幸福美丽家园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政策优惠、资金补贴、设施配套等方式,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专合组织,确保群众既安居又乐业。全面发展生态效益农业,统筹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优质蔬菜、特色水果等生产基地万亩,优质耗牛肉等标准化生产基地个,红原奶粉、茂县青脆李、理县甜樱桃等“藏高原”品牌享誉市场。年,依靠不足全省1%的耕地,为全省提供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万吨,其中蔬菜、水果,夏季食用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2.4%.9%、30%;提供奶万吨、占全省的1

6、6.3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依托星罗棋布、设施完善的精品旅游村寨、幸福美丽家园和特色魅力乡镇,以生态产品、田园风光、民俗文化撬动乡村旅游发展,积极鼓励支持群众从事餐饮娱乐、民俗体验等第三产业。全面推进集体地地确权颁证工作,通过“确权”加“流转”激活土地生产力。四、创新基层治理,拓展新村内涵我们在推进“三百示范工程”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和丰富新农村建设的外延和内涵,持续抓好基层法治创建、村民自我管理和精神文明创建三项工作,有力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系统化。全面启动基层法治创建,认真开展法制宣讲活动,扎实推进平安村寨、安全文明户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个,组建法律援助工作站个,初步形成“

7、1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着力强化村民自我管理,指导督促各乡镇、村紧扣“乡风文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积极推广村民自治、卫生监督等制度,构建起村策村民定、村务村民理、村事村民管的自我管理机制。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县作为市辖郊县,和省内大多数丘区农业大县一样,普遍存在着农村资源开发难、建设用地难、农产品加工难、农业龙头企业进园难、农民增收难等诸多问题。为统筹破解这些难题,近年来,我县以开展全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建设竹篙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为抓手,通过搭建“产权入股,公司运作,按股分红”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我出地、你建厂,

8、改革成果共分享”的股份合作模式,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一、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创新破解“建设用地难”问题一是成立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土地整理,提供建设用地指标。在农村产改赋予农民财产权基础上,尊重群众意愿并按照民主程序,由园区占地涉及村组的村民议事会讨论发起,项目区内农户以现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折资入股,成立竹篙利民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主体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整理后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亩作为竹篙加工园区用地指标的首批来源。二是成立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园区建设承载用地。由园区占地涉及村组的村民议事会讨论发起,农户自愿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入股,组建红观音土地股份合作社和汤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已

9、有户农户与合作社签订入股协议,签约率达96.5%,土地入股面积亩,合作社以土地实物参与园区建设。实施土地整理和组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向园区提供土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实现了供地主体由国家向集体经济组织供地的转变,既拓宽了农村建设供地途径,也解决了园区建设的用地合法化问题,群众称为土地整理就是好,盘活资源建工厂二二、依托产业建设园区,创新破解农业“企业进园难”问题一是坚持专业化定位。在编制园区规划时,从一开始就将园区功能定位为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的专业化园区,产业定位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招商定位为弓I进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入驻,发展“订单农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是坚持公司化运作

10、。园区实行分期建设,每期作为单个独立项目单元,由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资产管理公司分别以集体土地、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折价入股,共同组建园区投资管理公司,履行园区建设经营管理主体,采取多种方式分项目对外经营土地(入股、出租等),并通过招商引资、股份转让、租赁等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园区管理运作,依据公司经营情况按股分红。三是坚持市场化招商。制定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招商优惠政策,综合运用减免厂房租金、物流补助、基础设施投入、集体建设用地指标补助等政策,降低企业前期投资成本,吸引县内外加工企业入园发展。同时,市政府明确对入园企业用地按照工业用地价格执行标准,差额部分由市县财政各按50%予以补助。目前,园区

11、一期亩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经建成,意向性入园企业家,已签订协议家,建成投产家。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并推动经营市场化,为工商资本与农村要素资源结合提供了载体,促进了农业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有利于农产品就地加工,为实现农民资源变资本,财产权向收益权转变创造了条件。农民称为“我出地,你建厂,改革成果共分享二三、三方共建利益联结,创新破解“农民增收难”问题园区每个独立项目按土地合作社、资产管理公司,社会资本三方入股共建结成利益共同体,经营园区标准厂房等项目获利,按股分红各取收益。一是土地提供方。根据农村土地流转实际,每亩实物土地折价万元,合作社和入股农户按股分红。合作社承诺对社内成员按“保底+分红”模式

12、确保农户达到每年每亩斤黄谷的收益,上不封顶。二是指标提供方。根据市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市场交易情况,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按每亩万元折价入股,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和入股农户按股分红。三是社会投资方。社会资金以厂房建设成本等资金入股,收益按股分红。根据园区一期项目标准化厂房建设情况,三方股份各约占4.2%.20.8%和75%,以土地入股农户按股折算每年亩收益预测将达4032元,比单纯土地出租高出约元,可达原来的倍;以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入股农户每年亩收益则将达元。加上打工等收入,群众总结,“离地不失利,实现小康奔富裕)的改革实践,可望“一园多效”破解“三农”难题:一是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引进企业建设园区,推

13、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结构调整,有助于发展全产业链的效益农业;二是土地资源变资本,财产权变收益权,为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和增加农民收入探出了新路,有助于破解农民增收难问题;三是农民集居区与农产品加工园区产村相融、职居一体,农民返乡就业创业,有助破解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推动农村就地就近城镇化。“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建幸福美丽新村年以来,县按照“因地制宜、宜聚则聚、宜散则散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土地综合整治为载体,采取“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方式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目前,已建成安德镇安龙村、三道堰镇青杠树村、花园镇筒春村个聚居点共万平方米的“小、组、生”新农村

14、综合体,改善了户6540人的生产生活条件。一、主要做法(一)小规模聚居。本着体现田园风貌、体现新村风格、体现现代生活和方便农民生产的原则,从规划入手,合理控制聚居点的建设规模,防止脱离农村实际、盲目求大,片面讲集中。规划设计上充分考虑农户的人口状况和经济承受能力,统一设计不同的户型,以院落为组合单位,建设“紧凑型,低楼层、西式”的特色民居。已建成的个“小组生”聚居点,规模在50户100户之间,做到安全方便、经济适用、简洁美观、节约用地。(二)组团式布局。本着生产生活设施综合配套、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延伸城镇公共服务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单位,以原有村落格局为基础,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的人口转移因素,选

15、择村民小组中心点位或交界点位布局聚居点。在青杠树村布局了个聚居点、安龙村和筒春村各布局了个聚居点,点与点的距离在50500米不等;每个村的组团中央位置规划建设了集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于一体、功能较为完善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形成了既自成体系又开放开敞的新型农村社区。(三)生态化建设。本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原则,正确处理田、水、路、林与民居的关系,严格保护林盘、田园、沟渠等生态资源和西民俗、农耕文化,打造“林院相依、院田相连”的生态田园风光。新居建设时,充分利用和保护好历史形成的林盘,尽量不砍一树一竹;新居建成后,鼓励农民在房前屋后和公共地面就地取材种植花卉苗木和蔬菜瓜果,

16、建设“微田园”,既节约成本、方便生活,又美化环境。(四)多渠道筹资。本着政府弓I导、农民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通过农民自主组建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采取农民自筹、产权融资、社会资金参与和财政补助等方式,筹集“小组生”新村建设资金,利用整理节余的集体建设用地或指标出让收益偿还融资本息,实现资金平衡。三道镇青杠树村“小组生”新村建设总投入亿元,可节余集体建设用地亩,按万元向价格流转后,可实现收益近亿元,偿还本息后可实现净收益约万元,统筹用于该村4A级旅游景区建设。(五)让农民做主。本着把选择权、决策权和收益权交给老百姓的原则,在“小组生”新村建设中,注重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是否参与、户型设计、施工队伍选择、质量安全、收益分配、社区管理等都由农民民主商议.自主决定,政府做好规划建设的指导和服务,既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决策者”“参与者”,又让农民成为建成后的社区管理主人,真正实现“还权赋能”。二、初步成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因地制宜规划建设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劳动合同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