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质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实施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质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实施办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高质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实施办法(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省的实施意见,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2-2025年),着力提升萧山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水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结合萧山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办法。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萧山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
2、发展规划,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感受度、满意度,构建与萧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区域现代化先行,提供良好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基本原则坚持正确导向,强化政治引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明素质,推动品质发展。坚持统筹建设,促进均衡共享。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促进公共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体育等融合发展,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坚持改革创新,推动
3、数字引领。全面深化公共文化领域数字化改革,创新公共文化管理模式,丰富公共文化数字应用场景,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水平。坚持政府主导,扩大社会参与。强化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导地位,落实政府保障主体责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加大社会参与支持力度,形成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有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城乡一体”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基本建成,省定一级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图书馆、文化馆分馆覆盖率100%,三星级以上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建成
4、率达到60%文化管家”社会化服务镇(街)、村(社区)全覆盖,社会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率90%以上。二、重点任务(一)完善公共文化空间布局L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高标准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浙东运河萧山段)、“五馆合一”城市文化公园等重大文化空间;高质量改造提升萧山博物馆、区文化中心,重点打造钱塘江诗路文化带、三江渔浦诗意文化公园,推进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湘湖师范旧址纪念馆和一批萧山名人纪念馆建设,凸显萧山区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品貌。2 .完善三级文化设施。围绕“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根据服务人口规模进行萧山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改造及扩建,新建、提升区、镇、村三级文化设施,构建全区三级公共文
5、化设施网络。推动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均等化发展,到“十四五”期末,全区每千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超过650平方米。省定一级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其中省定特级站超过50%,三星级以上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建成率达到60%o3 .布局城乡文旅新空间。在城乡环境营造中加入艺术化、人性化元素,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色的公共空间。建设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潮文化Park”、非遗展陈体验馆、名人馆、乡贤馆、纪念馆等新型文旅空间230处以上,实现镇街(场)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全覆盖。鼓励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建设公共文化场所。(二)推进公共文化品质发展4 .加大文化普惠力度。大力推进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
6、乡村延伸,加大提供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困难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持续推进“周末剧场”、“你点我送”、“文化走亲”、“文化暖冬”、“优秀剧目展演”等惠民品牌;加大送图书、送电影、送演出、送展览讲座等工作力度,通过推广“错时服务”“延时服务”“流动服务”“嵌入式服务”“融合式服务”“点单服务”,进一步扩大文化惠民活动覆盖面,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效性。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乡居民生活,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5 .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擦亮全区性文化品牌,打造“萧山区乡村文化旅游节”“跨湖桥文化节”等具有萧山标识的公共文化金名片;积极举办“全民文化艺术节”“青少年艺术
7、节”“青歌赛”“民乐大赛”“少儿书画故事大赛”“群众文艺精品展演”“世界读书日”“暑期读好书”等群众文化活动,引导群众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激发社会文化精英和草根文艺达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热情。6 .促进全民阅读发展。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推动图书馆试行“派驻馆员”机制,夯实图书馆服务连锁体系。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主阵地作用,推动基层阅读空间与其他综合性文化服务场所资源共享。创新开展景区图书馆、商业中心图书馆、创意文化集市、群众音乐角等文化服务。共建书香社会、书香萧山。继续办好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加强阅读引领,年举办全民阅读活动不少于300场。支持实体书店拓展常态阅读服务,扩大
8、阅读推广队伍,助力全民阅读品质发展。7 .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充分发挥文化馆对全民艺术普及指导作用,充分利用文化管家贴身式服务,精准对接需求,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内容的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的艺术普及体系,使文化馆总分馆成为城乡居民的终身美育学校。年举办线下培训讲座不少于IOOo场。鼓励镇街、村(社区)在区级配送课程之外,自行采购课程,用于艺术培训,演出策划,文艺创作等。切实推动全民艺术普及,使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使生活更具审美品位。8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融入长三角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加强长三角公共文化场馆的馆际合作与交流,实现阅读一卡通、服务
9、一网通、联展一站通、培训一体化,共建共享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优势资源。9 .打造文艺精品高地。围绕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立足“重要窗口”示范样板建设实践,全面推进文学、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摄影、戏剧、曲艺、民间文艺、影视等各艺术门类的精品打造,着力创作一批代表萧山文化形象的优秀作品,建立文化精品创作题材库。(三)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级10 .建设数字公共文化新体系。大力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遗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加快打造全区非遗及其传承人表演的影像采集、数据收集,重点探索建立非遗网络传习所,用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展示多元化、立体化。深
10、化完善“文化点单”个性化服务应用,强化数据分析研判功能,实现公共文化的精确分析、精准匹配、精细服务。探索建设数字文艺,推动舞台艺术线上传播,多元化打造线上线下观众沉浸式互动体验(表演)场景。丰富数字阅读、云展演、智慧导览、网络直播、沉浸式互动体验等服务样式,IL构建萧山文旅大数据平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建立健全文化旅游资源、文物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生产传播、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和旅游产业运行等数据库。加强对文化场馆馆藏资源、文化活动等的数字化采集和转化,加强对文化数字资源的挖掘和再开发、再利用。将公共文化大数据资源转化为更强的研判力、决策力和流程优化能力,为文化需求预测和内容供给提供
11、有效的技术支持。12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上“云端”。通过“城市大脑”、“浙江智慧文化云”、“数字文旅”等平台建设,设计公共文化服务中“文化管家”模块,打造公共文化数字应用场景,向市民提供及时便捷的云上公共文化服务。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VR/AR等新技术,丰富在线公共文化产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鼓励镇街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礼堂实施智能化提升,丰富公共文化多跨应用场景。(四)构建公共文化治理体系13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对标省、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任务,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指标体系,健全文化机构管理规范、评价标准和绩效考核办法,以文化管家服务规范未来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12、建设规范为对象,积极出台一批适应萧山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的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以标准化手段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14 .推进文化机构法人治理改革。稳步推进区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单位开展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充分发挥理事会实效。鼓励有条件的镇街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基层文化阵地组建理事会。15 .创新公共文化多元投入机制。转变文化治理思路,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完善以政府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合作建设基层服务点,参与打造文化驿站、城市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稳妥推动基层文化设施社会化运
13、营,加强对引入社会力量、政府购买服务等项目的有效性和资金性的评估,形成完善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16 .助推“文化管家”提能升级。打造“文化管家”项目升级版,以精准对接实现服务内容再升级,以高效融合实现服务方式再升级,以专业引育实现服务队伍再升级。推动“文化管家”社会化服务向镇(街)、村(社区)基层延伸,至2025年,“文化管家”社会化服务覆盖全区镇(街)、村(社区)基层文化场馆。17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体育融合发展,拓展休闲体育资源、赛事资源,在文体中心承接文体活动以及体育赛事,加大公共文化场馆利用率。推动公共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举办惠民文化消费季、书博会、艺术展等
14、系列文化消费展会,扶持文化消费品牌;建设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和浙东运河(萧山)文化带,打造义桥三江口渔浦文化区、钱塘江(萧山)潮文化区和围垦文化区,推出萧山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开发义桥渔浦文化乡村游、河上古镇民俗游、进化乡土(田园)文化研学游等各具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公共文化与教育融合发展,在中小学、老年大学等设立艺术普及点等课外教育基地10个以上,每年开展曲艺、阅读、非遗等进校园活动20场;支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与工人文化宫、妇女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建立联动机制,提高综合服务效能。18 .完善公共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成立萧山区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队,研究制定萧山区文化志愿服务章程,完善
15、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健全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到2025年,文化志愿者总数达到20000人。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建设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把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纳入重要民生实事工程和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二)完善财政保障把基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纳入各级政府预算,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事权和支出责任,进一步完善权责明晰、保障有力的公共文化财政保障机制,保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及政府财力的增长相
16、适应。到2025年,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2.4%,年人均文化事业经费达到470元。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通过政府购买、项目补助、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文化企业和各类社会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三)提升队伍素质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工作力量,优化从业人员专业结构。健全公共文化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聘用制度,保持基层文化队伍稳定性。加强对基层文化干部、文艺骨干、乡村文化能人的培养培训,建立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培训长效机制。加强基层文艺团队建设,培育以“三团三社”(合唱团、民乐团、艺术团、文学社、摄影社、书画社)为核心的基层文艺团队。引进高端人才,培育领军人物,扶持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高地。(四)强化绩效评估健全公共文化机构绩效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