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的定义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函数的定义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三角函数的定义教案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函数线的作法,能利用三角函数线 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培养学生、探索、归纳和类比的能 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三角函数的定 义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三角函数的定义教案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周期现象在现实中广泛存在;(2)感受周期现象对 实际工作的意义;(3)理解周期函数的概念;(4)能熟练地判断简 单的实际问题的周期;(5)能利用周期函数定义进行简单运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单摆运动、时钟的圆周运动、潮汐、波 浪、四季变化等,让学生感知周期现象;从数学的角度这种 现象,就可以得到周期函数的定义;根据周
2、期性的定义,再在实 践中加以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周期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 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 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周期现象的存在,会判断是否为周期现象。难点:周期函数概念的理解,以及简单的应用。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岛非常幸福,可以经常看到大 海,陶冶我们的情操。众所周知,海水会发生潮汐现象,大约 在每一昼夜的时间里,潮水会涨落两次,这种现象就是我们今 天要学到的周期现象。再比如,取出一个钟表,实际操作我们 发现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每经
3、过一周就会重复,这也是 一种周期现象。所以,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周期 现象与周期函数。(板书课题)【探究新知】L我们已经知道,潮汐、钟表都是一种周期现象,请同 学们观察钱塘江潮的图片(投影图片),注意波浪是怎样变化的 可见,波浪每隔一段时间会重复出现,这也是一种周期现象。 请你举出生活中存在周期现象的例子。(单摆运动、四季变化 等)(板书:一、我们生活中的周期现象)2.那么我们怎样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周期现象呢教师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3P4的,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如何理解“散点图”图1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如何理解图1中的“H/m”和“t/h”对于周期函数的定义,你的理解是怎样
4、以上问题都由学生来回答,教师加以点拨并总结:周期 函数定义的理解要掌握三个条件,即存在不为O的常数T; X必 须是定义域内的任意值;f(x+T)=f(x)0(板书:二、周期函数的概念)3.展示投影练习:(1)已知函数f(x)满足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均存在非零 常数 T,使得 f(x+T)=f(x)0求 f(x+2T), f(x3T)略解:f(x+2T)=f (x+T) +T=f(x+T) =f (x)f (x+3T) =f (x+2T) +Tkf (x+2T) =f (x)本题小结,由学生完成,总结出“周期函数的周期有无 数个”,教师指出一般情况下,为避免引起混淆,特指最小正 周期。(2)已知
5、函数f(x)是R上的周期为5的周期函数,且 f)=20(请自填),求 f()略解:f(ll)=f (6+5) =f (6)=f(l+5)=f (1)=20 (请自填)(3)已知奇函数f(x)是R上的函数,且f=2,f (x+3) =f (x),求 f(8)略解:f(8) =f (2+2 3)=f(2) =f (3)=f ()=-f(l) =【巩固深化,发展思维】L请同学们先自主学习课本P4倒数第五行一一P5倒数第 四行,然后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展开合作交流。2 .例题讲评例L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地球到太阳的距离y是时间t 的函数吗如果是,这个函数y=f(t)是不是周期函数例2.图1(见课本)是钟摆的
6、示意图,摆心A到铅垂线MN 的距离y是时间t的函数,y=g(t)o根据钟摆的知识,容易说 明g(t+T)=g(t),其中T为钟摆摆动一周(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 函数y=g(t)是周期函数。若以钟摆偏离铅垂线MN的角的度 数为变量,根据物理知识,摆心A到铅垂线MN的距离y也是 0的周期函数。例3.图1(见课本)是水车的示意图,水车上A点到水面 的距离y是时间t的函数。假设水车5min转一圈,那么y的值 每经过5min就会重复出现,因此,该函数是周期函数。3 .小组课堂作业(1)课本P6的思考与交流(2)(回答)今天是星期三那么7k(kZ)天后的那一天是星 期几7k(kZ)天前的那一天是星期几I
7、OO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 几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 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 请向老师提出。(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六、布置作业L作业:习题Ll第1,2,3题.2.多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周期现象的例子,进一步理 解它的特点.课后小结归纳整理,整体认识(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 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 请向老师提出。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课后习题作业L作业:习题Ll第1,2,3题.2.
8、多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周期现象的例子,进一步理 解它的特点.板书略三角函数的定义教案2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小) 值、单调性、奇偶性;(2)能熟练运用正弦函数的性质解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正弦函数在R上的图像,让学生探索出正弦函数的 性质;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索归纳能力;让 学生体验自身探索成功的喜悦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认 识到转化“矛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经;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正弦函数的性质。难点:正弦函数的性
9、质应用。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在数学一中已经学过函数,并掌握了讨论 一个函数性质的几个角度,你还记得有哪些吗在上一次课中, 我们已经学习了正弦函数的y=sinx在R上图像,下面请同学们 根据图像一起讨论一下它具有哪些性质【探究新知】让学生一边看投影,一边仔细观察正弦曲线的图像,并 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2)正弦函数的值域是什么(3)它的最值情况如何(4)它的正负值区间如何分(5)(x)=0的解集是多少师生一起归纳得出:1 .定义域:y=sinx的定义域为R2 .值域:引导回忆单位圆中的正弦函数线,结论: ISinXlWl (有界性)再
10、看正弦函数线(图象)验证上述结论,所以y=sinx的值 域为L 1三角函数的定义教案3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猜想、比较、具体操作等数学活动,学会 用计算器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2 .经历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促进观 察、归纳、交流等能力的发展。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 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 的意识。二、教材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测量建筑物 的高度、测量江河的宽度、船舶的定位等,要解决这样的问题, 往往要应用到三角函数知识。在上节课中已经学习了 30。, 45 , 60角的三角函数值,可以进行一些特
11、定情况下的计算, 但是生活中的问题,仅仅依靠这三个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来 解决是不可能的。本节课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让 他们从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体验发现并提出问题、问 题、探究解决方法直至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三、学校及学生状况九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学生 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发展趋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仍然 要依靠具体的经验材料和操作活动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另 外,计算器的使用可以极大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依据教材 中提供的背景材料,辅以计算器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解 决问题。学生自小学起就开始使用计算器,对计算器的操作比较 熟悉。同时,在前面的课程中
12、学生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 定义,30 , 45 , 60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与它们相关的简 单计算,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四、教学设计(一)复习提问L梯子靠在墙 上,如果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为60。,梯子 的长度为3米,那么梯子底端到墙的距离有几米学生活动:根据题意,求出数值。2.在生活中,梯子与地面的夹角总是60。吗不是,可以出现各种角度,60只是一种特殊现象。图1(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如图1,当登山缆车的吊箱经过点A到达点B时,它走 过了 200 mo已知缆车的路线与平面的夹角为NA=16。,那么 缆车垂直上升的距离是多少哪条线段代表缆车上升的垂直距离线段BC。利用哪个直角三角形可
13、以求出BC在 RtZABC 中,BC=ABsin 16 ,所以 BC=200sin 16。你知道Sin 160是多少吗我们可以借助科学计算器求锐 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值。那么,怎样用科学计算器求三角函数 呢用科学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要用Sin COS和tan键。 教师活动:(1)展示下表;(2)按表口述,让学生学会求SinI6。 的值。按键顺序显示结果Sin 16o sinl6=sin 16 =0275 637 355学生活动:按表中所列顺序求出Sin 16的值。你能求出 COS 42o , tan 85 和 Sin 72 38 25 的值 吗学生活动:类比求Sin 16的方法,通过猜想、讨论、
14、 相互学习,利用计算器求相应的三角函数值(操作程序如下 表):按键顺序显示结果 CoS 42o cos42 =COS 42 =0743 144 825tan 85o tan85=tan 85 =11430 052 3sin72 38, 25 sin72D, Mz S38D, M S25D, M, S=sin 72 38, 25 0954 450 321师:利用科学计算器解决本节一开始的问题。生:BC=200sin 16o 5212(m)o说明: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 值的操作方法。(三)想一想师:在本节一开始的问题中,当缆车继续由点B到达点D 时,它又走过了 200 m,缆
15、车由点B到达点D的行驶路线与 水平面的夹角为/8=42。,由此你还能计算什么学生活动:(1)可以求出第二次上升的垂直距离DE,两次 上升的垂直距离之和,两次经过的水平距离,等等。(2)互相补 充并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函数的认识。(四)随堂练习L 一个人由山底爬到山顶,需先爬40。的山坡300 m, 再爬30的山坡100 m,求山高(结果精确到0. 1 m)。2.如图 2, ZDAB=56o , ZCAB=50o , AB=20 m,求图中 避雷针CD的长度(结果精确到O.O1 m)o图2图3(五)检测如图3,物华大厦离小伟家60 m,小伟从自家的窗中眺 望大厦,并测得大厦顶部的仰角是45。,而大厦底部的俯角是 37 ,求大厦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 m)o说明:在学生练习的同时,教师要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 学习情况,并针针对学生的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六)小结学生谈学习本节的感受,如本节课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困难,等等。(七)作业L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