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改进与创新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改进与创新 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改进与创新一、功能与价值“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内容。学生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和体验,初步养成观察实验、表达实验现象的能力,并通过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学会全面观察现象,准确客观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蜡烛燃烧实验也是九年级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实验探究,学生们对此充满了好奇。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初步认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验探究活动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养成严谨的
2、科学态度,发展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二、原理与拓展蜡烛燃烧的原理为:点燃石蜡+氧气一汞+二氧化碳学生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进行探究并细致观察。1、点燃前:对蜡烛进行观察并切割放入水中,通过现象分析得出蜡烛质软,密度小于水并难容于水的物理性质。2、点燃时:点燃蜡烛,观察蜡烛先融化后燃烧。燃烧产生火焰分三层,利用火柴梗与不同焰层接触得出外焰温度最高。再分别用冷而干燥的烧杯和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照在火焰上方,得出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3、熄灭后:观察有一缕白烟从烛心飘出,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点燃,得出白烟为石蜡固体小颗粒。学生们在生活中对蜡烛的燃烧比较熟
3、悉,对传统的实验探究提出了一下几个问题;1、探究火焰温度时,使用火柴梗现象不明显。2、探究蜡烛燃烧产物时,烧杯内壁水雾不明显,很容易消失。澄清石灰水浑浊现象同样不明显,而且空气中也有二氧化碳。3、吹灭蜡烛后,白烟量少,易分散,不容易被点燃。三、实验改进方案综述基于教材中的实验方案现象不明显,容易失败。我对实验做如下改进:1、探究火焰温度时,把火柴梗换成厚纸板或铜丝优点:实验成功率高,更容易操作,实验现象明显,可见性强。2、探究蜡烛燃烧产物时,增加澄清石灰水的用量,同时运用对比实验排除空气的干扰。优点: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成功率高,有效弥补了容易失败的不足。能同时鉴别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
4、,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提高了实验的效率。采用对比实验,排除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增强说服力。实验用品为废弃塑料瓶,廉价易得,利于携带。充分体现了实用性、简约性和循环性。3、针对白烟量少,易分散的问题,选择烛芯较粗的蜡烛,并用铝箔制成的导管把白烟导出再引燃。优点:现象更加直观,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可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四、实验创新1、教材引导学生从定性的角度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那么围绕着产物的检验,我们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借助于传感技术对蜡烛燃烧实验作如下改进:实验仪器: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蜡烛原理探究实验器、数据线、密封塞。实验用品:蜡烛、打火机。实验步
5、骤:按上图连接好实验仪器固定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并与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相连接。点燃蜡烛,把燃烧原理探究实验器盖到蜡烛上方,点击开始实验。坐标自动生成氧气、二氧化碳、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优点:利用传感器将物质含量变化可视化、直观化在增强了实验的说服力,手持技术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提高了学生利用科学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实验将产物检验一次性完成,使学生能全面观察现象分析实验,利于教师讲解,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2、教师沿着同学们的思路,采用数字化传感仪器,来探究黑色物质的成分产;-三-K=M=e*10.119%二.设计意图: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黑色物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老师采用创新装置演示实验,并与数字化传感仪器相结合,通过交流归纳得出结论:黑色物质中含有炭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