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75084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保山历史文化名城里有一座本没有楼层的“状元楼”,现在位于隆阳区第一中学初中部篮球场边,只因为充军状元杨慎落籍永昌的36年里曾经长期在此居住,并在这里撰文著述。因此,后人为纪念杨慎,便将这间只有一层的房子称之为“状元楼”。据考证,状元楼就是杨慎名作临江仙的成稿地。一一题记前言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杰出的学者和诗人,与徐渭、解缙并称为明代三才子,此中又以杨慎居首,后世更是尊其为“明代著述第一”和“明代文化巨人”。杨慎于明嘉靖初年因“议大礼”案而充军到当时称之为“烟瘴之地”的永昌卫(今保山),并落籍永昌36年,当时明代的户籍管

2、理有民籍和军籍两种,杨慎的户籍登记属于永昌卫军籍,因此永昌成了杨慎的“第二故,杨慎谪戍永昌期间,虽有请假报备外出,但是多数时间是在位于太保山东麓的四川会馆后院(今状元楼)里博览群书,并撰文著述。据考证,后来被毛宗岗父子将其录为三国演义开篇第一词的临江仙就是在此修订成稿的。随着三国演义被搬上荧幕,临江仙成了杨慎众多作品中最为世人熟悉的一首作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数百年来,杨慎一直以亲民的形象存活于保山民间,保山人习惯称呼他为“杨升庵”或者“杨状元”。为纪念杨慎在参与建构“永昌

3、文化”方面做出的历史贡献和弘扬他的乡贤模范精神,在此略做介绍。世家有少年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冬月,杨慎出生于北京孝顺胡同一处官宅之内,这是一个官宦世家,从杨慎的祖父杨春到杨慎的子侄辈,杨家四代人一共出了七个进士,是个望族,因此杨家被称为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二杨慎出生时,他的父亲杨廷和当时为武英殿大学士,供职翰林院,官位不算太大,却也在学术界颇有地位,不但诗文功夫了得,兵法韬略财务政事皆有见地,正在为后来入主内阁出任内阁首辅大臣积蓄力量。更值得一说的是,这杨廷和自小便才情不俗,12岁乡试中举,19岁中进士,入仕以来,可谓青云直上。杨慎出生之时,杨廷和正处于事业极速上升期,按常理说,杨

4、慎的人生道路会因为他的父亲杨廷和而变得格外轻松。幼年杨慎,可以说是极好的继承了父亲的优点,自幼聪慧好学,又得利于原生知识家庭的滋养,得到了极好的家庭教育,据明史中记载:“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12岁时作吊古战场文,有“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名句,又拟过秦论,其祖父看后大喜,将之与贾谊相提并论。13岁时,已经频有诗作闻世,一首黄叶诗更是让大学士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一时之间传为美谈。但是杨慎并未因为出身优越和别人的赞赏而懈怠,反而更加发奋读书。勤学中状元像当时所有的读书人一样,杨慎走上了科举仕进之途。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他回四川新都老家参加乡试,考官惊为奇才,给

5、了他第一名的成绩。次年,乡试选拔出来的人才都得去京城参加会试,杨慎虽被考官列为首选,却因烛花不慎烧坏试卷,意外落榜。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二月,在京24岁的杨慎再次参加会试,名列第二,在随后的殿试之上,杨慎交出的答卷被阅卷官李东阳、杨一清等人誉为“海涵地负”,正德皇帝亲自宣布他为殿试第一,独占鳌头。金科及第状元郎,何等风光,自此,杨慎供职于翰林院,开始了仕途生涯。自中状元后,杨慎一直在翰林院充任修撰、经筵讲官等职,不仅与第一流的学者交流切磋,还有机会出入皇家秘阁,看的书越来越多,杨慎便愈加博学,各方知识均有涉猎,且天赋极高,有过目不忘之能,这对日后杨慎编书著论奠定了厚实的学术基础。一次,

6、正德皇帝朱厚照对星宿名“注张”有疑问,派人来翰林院问,大家都愕然无言,唯有杨慎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说“注张”其实就是“柳星”,举出周礼史记汉书上的相关记载一一说明。另有一次,湖广少数民族的士官进贡,说自己来自“水尽源通达平长官司”。有人以为“水尽源通达平”是三个地名,杨慎则取大明官制为证,指出这是一个6个字的地名。杨慎博学之名在朝堂人尽皆知,众多学士也慕名前来讨教。吏部考核时,对他的才华、品德给出了极高评价,称他“文章克称乎科名,慎修允协乎名字”,意思是说他的文章与状元的名声相符,他的品行也与他的名字相称。翰林院是明代朝廷的“智库”,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如果不发生意外,才华

7、横溢的杨慎,早晚也能像父亲杨廷和一样入主内阁,位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坎坷入仕途本以为杨慎会少年得志,却不料他的仕途生涯从一开始便不那么顺利。一身才气,又极有政治抱负的杨慎,多少有一些桀瞥和孤高,初入仕途时,因为博闻强识而受到器重,随后又进言上谏,直犯逆鳞。要知道,古代文人为官,一大共性便是如此,为人臣子而太过刚直,往往便祸福相依,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所以说“伴君如伴虎”。做官没多久,杨慎看明武宗朱厚照整天游玩嬉戏、亲近佞臣,不理朝政,心里压抑不住愤怒,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呈上丁丑封事,直言指责朱厚照“若轻举妄动,非事而游,则必有意外之悔”,劝他停止这种荒唐行为。可武宗根本不放心

8、上,或许碍于其父杨廷和的面子,也没有过多怪罪,明史记载: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称疾归。杨慎气愤不过,便称病告假,辞官故里。正是在告假的这段时间,杨慎认识了黄娥,也就是他的妻子。黄娥,也写作黄峨,四川遂宁人,是明代有名的女文学家,尚书之女,自幼博通经史,能诗文,擅书札,明史有传,后世更是将之与李清照相比较。名门闺秀,和杨慎可谓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杨慎和黄娥顺利完婚,婚后感情非常融洽,在桂湖之滨过着诗情画意、相敬如宾的甜蜜生活,但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后来杨慎充军到永昌卫(今保山),黄娥也相依相送,伉俪情深,传为美谈。当然,这也都是后话。祸起“议

9、大礼”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未留下子嗣,张皇后及时与任内阁首辅大臣的杨廷和商议,便由其堂弟朱厚熄继位,是为明世宗,于是年仅15岁的朱厚熄以藩王身份继皇帝位,后世称之为嘉靖帝。朱厚熄即位后,授杨慎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杨慎回到京城复官,成为了天子的老师。过了不久,杨慎的父亲杨廷和便上书致仕,告老退休之后,还不忘嘱咐杨慎:万事深谋远虑,处处小心谨慎。细细思考这番话,却暗含深意,杨廷和官场沉浮数十年,早已对帝王之心揣测得明白,他十分清楚,朱厚熄刚刚摆脱了自己多年的束缚,他的儿子如果还想像他一样,恐怕不会得到朱厚熄的青睐,反而会引火烧身。果然,朱厚熄年满18岁掌握政权后

10、,就开始提拔忠实于自己的新贵,桂萼和张珊首先受到重视,这二人十分会给朱厚熄拍马屁,使得他逐渐离不开这两个马屁精,但是这两个人属于心术不正之人。而杨慎,却几乎没把父亲的嘱咐放在心上,他经常利用给朱厚熄讲书的机会,联系当时实际情况教育朱厚熄。在朱厚熄看来,杨慎虽然是自己的老师,可自己毕竟是一国之君,君臣有别,长此以往,自然对杨慎心存不满。杨慎因性格耿直,既失欢于皇帝,又结怨于权奸,这也为之后的“议大礼”纷争埋下了伏笔。“议大礼”这事,其实是皇帝折腾起来的。朱厚熄下诏礼部,命令追封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皇考,在人伦的角度,这无可厚非,可对于帝族礼制上却不合乎规矩,本就是相悖之事,诏令一出便引起群臣讨论,

11、一致认为嘉靖帝应称正德皇帝的父亲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也就是说,嘉靖帝得管伯父叫父亲,而把亲生父亲当叔父。这可惹恼了皇帝,迫于礼制,只能和各路大臣慢慢商议,最后干脆说自己要“奉母归藩”,群臣不得已,只好让步,同意追尊兴献王、妃为兴献帝、兴献后,但在父母的称呼前须加“本生”二字,并且仍然坚持让嘉靖帝称伯父为“皇考”。“议大礼”的争论延续了好几年,以张理、桂萼为代表的少数官员主张礼顺人情,站在嘉靖帝一方,这场争论变得更加激烈。200多名官员上了80余道奏疏,抨击张珊揣摩圣意;杨慎等36位翰林联名上疏,称耻与张、桂二人同列,以集体辞职表示抗议。杨廷和早早致仕,躲开一劫,而一片丹心的杨慎,却深陷

12、风暴旋涡。这年七月,嘉靖帝一意孤行,正式下诏称兴献帝为“恭穆皇帝”,朝臣抗争不从。杨慎据理而争:“国家养土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于是,229位大臣集体跪在左顺门,哭声直达内廷。嘉靖帝大怒,群臣陆续散去,却仍有过半在场,皇帝遂下令将尚在场的134人全部下狱,当场杖毙16人。过了几天,嘉靖帝仍然余怒未消,认为“杨慎、张原等欺瞒君上,震惊阙廷”,再命杖打那天撞门的人,将张原当场杖毙,对杨慎等没有当场杖毙的人要求“永远充军烟瘴”,其余的削籍为民。这场“皇权”和“相权”的角力相争历时四年,终于以“皇权”的绝对性胜利拉下帷幕。对这场争论,孰是孰非,当时及后世史家也莫衷一是。杨廷和、杨慎父子在“议大

13、礼”之争中的立场,纵有可议之处,却也难掩其拳拳之忠、铮铮之骨。充军永昌卫37岁的杨慎,成为了一个终身流放者。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冬天,杨慎带着满身杖伤,由夫人黄娥陪护从潞河买舟南下,经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来到湖北江陵,杨慎在此与妻子黄娥告别,只身一人前往云南永昌卫。临别之际,杨慎填写了一首临江仙戍云南江陵别内: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骏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何洲。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圆清影好,偏照别离愁。于是,一声长叹,杨慎朝云南永昌卫来了。杨慎摆脱了京都朝廷无休止的喧哗、纠葛与争斗,结束了尔虞我诈、新贵旧臣相互倾轧不休的政坛生活。从京都出来

14、的时候杨升庵既有悲也有喜,又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感涌上心头。他终于冲破封建腐朽势力的包围,从书斋走向了大自然,走向了边疆各族人民。此时,杨慎算是领悟清楚苏东坡感叹过的“儿时只道为官好,老来方知行路难”的道理了,离开京都也就无所谓悲痛了。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正月,杨慎历尽千万艰辛,走过迢迢戍途,终于来到了永昌卫,从此落籍永昌36年,直至在戍所去世。需要说明的是,杨慎落籍永昌卫36年,不是像坐牢一样困守永昌36年,只要经过向官方批准请假报备后亦可四处游历和返回蜀中。因为连续几任永昌知府和保山张志淳家族都欣赏他,关心他,因此他在云南四处游历。杨慎的四处游历,并非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游魂;他虽然被

15、逐出朝廷,充军边地,但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他不想闲度日月,成为“天地之蠹从踏上谪戍之途那一刻起,他就开始了创作与著述,之后在滇30多年,他读书著述始终不辍,“平居口不绝吟,手不释卷”,上探坟典,下逮史籍,稗官小说,百家九流,无不究心。众多文述也多是在这个时期完成,如云南山川志南诏野史六书博证等。而杨慎最让人敬佩之处却是他始终保住了自己的尊严,他从未把自己当作是有罪之人,尽管内心非常痛恨朱厚熄,但死也不敢公开指骂,只是说:“贬谪我根本不是英明君主的意愿”。他一直盼望能够被赦,他曾在诗中颇为自信地写道:“京华一朵千金价,肯信空山委路尘。”可后来六次大赦,均未惠及杨慎。杨慎虽然在翘首企盼中,没有能够等来朝廷的赦免,只能感叹一声:“江花江草每年同,君不见,憔悴已成翁J但是,在永昌的这36年中,他以一个充军老兵的身份奋笔疾书,描江山,述社稷,洋洋洒洒,淋淋漓漓,写成了上百种作品,终究成了明代著述第一。可以说,永昌虽是罪卒充军之地,却像一位胸怀博大的母亲,接纳了杨慎,成就了杨慎。消逝无声的岁月磨平了他的政治抱负,却成就了他的文学理想。在永昌,杨慎在逆境中完成了他的精神突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统计图表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